毕学翠,郑晓鸿
(首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教研室,北京 100191)
2种递增负荷运动对赛艇优秀运动员耐力训练效果的对比实验研究——以陕西省赛艇优秀运动员为例
毕学翠,郑晓鸿
(首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教研室,北京100191)
为探讨不同递增负荷运动的训练效果差异,为教练员科学安排训练提供参考,根据训练实践的要求制订2个递增负荷运动方案,对17名高水平运动员进行对比测试,并全面监控每桨功率、心率的变化指标和血乳酸指标。研究结论: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运动强度要高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相同运动时间内,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心率较高,有显著性差异;做功量、心率、血乳酸等指标在相同时间内,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负荷强度大,但运动持续时间短,运动员运动至力竭后的各项指标没有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对机体的刺激效果好。
赛艇运动员;递增负荷;耐力训练;训练效果
测功仪递增负荷运动是赛艇常用有氧耐力测试手段和训练手段。在赛艇运动训练实践中,递增负荷运动的方案有很多种,不同的递增强度、持续时间、间歇时间等因素对运动员耐力训练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哪种递增负荷运动方式更有利于赛艇运动员的耐力提高一直是赛艇训练实践中存在争议的问题之一。本实验过程中,采用了赛艇训练中常用的3min递增法,即每3min增加45~60W,在递增过程中如果机体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动员适应增加的负荷刺激,能量系统就会动用无氧糖酵解供能,加快乳酸产生并堆积,在未达到吸氧量的最大值前还会因为肌肉过早疲劳而结束递增负荷运动,影响耐力训练效果。在此基础上,实验进一步选择了第2种递增负荷方案——1min递增法,减小递增幅度,每1min递增15~20W。目前,有关不同递增负荷运动对训练效果的影响多是在假设运动员在完全按照递增负荷的要求,每桨功率额定的情况下,分析血乳酸、心率及呼吸指标。本研究认为,在递增负荷中,运动员很难做到每桨功率的固定不变,然而每桨功率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相关指标的改变,鉴于此,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根据训练计划的安排,在测试周对17名优秀赛艇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中每桨功率、心率的变化指标和血乳酸指标进行全面监控和采集,找出2种递增负荷运动对训练效果存在的差异,为教练员更好地安排训练过程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
1.1研究对象 以2种递增负荷运动对赛艇优秀运动员耐力训练效果及对比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赛艇队17名赛艇优秀运动员,其中男子公开级运动员6名、女子公开级运动员6名、女子轻量级运动员5名为实验对象(表1),并且,所有运动员都参加过国内和国外大型比赛,运动等级均为运动健将,熟悉测试流程。
表1 测试对象信息统计
1.2方法 实验的测试安排在运动训练计划的测试周,运动员经过前期的训练和调整后,竞技状态良好。测试方案如下:
1)起始负荷。女子公开级和女子轻量级:120W;男子公开级:200W。
2)递增负荷。3min递增法:女子公开级、女子轻量级和男子公开级均为3min递增45~60W,每3min间歇30s,递增至力竭。1min递增法:女子公开级、女子轻量级和男子公开级均为1min递增15~20W,每3min间歇30s,递增至力竭。
3)测试指标:心率、血乳酸、每桨功率、桨频。
4)力竭判断标准:当达到一定强度后,运动员的心率到达峰值不再变化,运动员体力达到力竭,无法保持原有功率。
5)测试流程: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星期1上午女子公开级组,无准备活动,测试前采集运动员身高、体重、运动成绩、最大心率等基本信息,抽耳血测血乳酸值、记录运动前心率。1min递增负荷运动开始,120W开始,每1min递增15~20W,运动时全程记录运动员的每桨功率、心率,3min后间歇30s。采集每3min运动结束后即刻、力竭运动结束后即刻、力竭运动后休息5min的血乳酸值。测试完毕,无其他训练安排,积极调整恢复等待星期3方案2的测试。星期1下午女子轻量级组测试流程相同。星期2上午男子公开级组测试,起始负荷为200W,流程同上。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星期3上午女子公开级组,无准备活动,采集运动员安静状态下血乳酸、心率,3min递增负荷运动开始,120W开始,每3min递增45~60W,运动时全程记录运动员的每桨功率、心率,3min后间歇30s。采集3min运动后即刻、力竭运动后即刻和力竭运动后休息5min的血乳酸值。星期3下午女子轻量级组流程相同。星期4男子公开级组测试,起始负荷为200W,流程同上。
6)测试仪器:CONCEPT2测功仪、POLAR心率表、EKF台式血乳酸仪。
1.3统计学分析 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用SPSS中Descriptives计算各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x±s);用配对t检验方法对2种递增负荷运动方式下采集相关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P<0.05,差异显著。
2.12种递增负荷运动运动时间与做功量 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每1min递增15~20W时,男子公开级平均运动时间是935±64s,女子公开组平均运动时间是720.5±37s,女子轻量级平均运动时间是706±29s;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每3min递增45~60W时,3组运动员递增运动的时间都有了显著性变化,特别是男子公开级和女子公开级组,其中男子公开级组平均运动时间为1232±67s,女子公开级组平均运动时间为889±69s,女子轻量级组平均运动时间为867±81s(见表2)。
表2 运动员在2种递增负荷运动测试中运动时间比较 (s)
递增负荷运动中,运动员很难保证每桨的功率都能达到额定功率,本实验记录了运动员在测试过程中每桨功率值,计算出每3min运动的总功,对比发现在测试过程中运动员在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的运动中每个3min阶段做功数小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但做功时间长,男子公开级和女子公开级组的总功明显多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总功(表3)。
表3 运动员在2种递增负荷运动测试中做功比较 (W)
2.22种递增负荷运动心率 2种递增负荷运动运动后即刻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运动过程中,男子公开级组第2个3min、第3个3min和第4个3min有明显差异,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运动时的平均心率要低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时的平均心率。女子轻量级和女子公开级在第3个3min运动时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运动的平均心率要明显低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见表4)。
2.32种递增负荷运动血乳酸值 2种递增负荷运动方案均为3min间歇30s,在间歇时间采血每3min运动后即刻的血乳酸值、最后冲刺阶段和运动后5min的血乳酸值。3组血乳酸值数据显示,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的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5min的血乳酸值均高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数值,特别是男子公开级组2次递增有明显的差异性。3组运动员在第2个和第3个3min运动后即刻血乳酸值在2次递增负荷运动中也存在显著差异(见表5)。
3.12种递增负荷运动做功量变化分析 递增负荷运动是赛艇项目常用的训练手段和测试方法,训练和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受到递增负荷运动影响因素的影响,包括递增负荷运动基础负荷值、每级递增时间、递增强度、间歇时间和递增的次数的影响。本次实验所选的2种递增负荷方案,只有递增强度这一个变量,如果递增负荷的运动强度不足,会对运动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如果运动强度过大,运动员难以长时间地持续运动,对有氧耐力的训练效果不佳。
对比分析男子公开级前4个3min的递增运动总功可知,在同等时间下,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每级做功值都明显高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的做功值(P<0.01)。由此可见,在相同运动时间内,在前4级的递增运动中,男子公开级运动员在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运动强度明显高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的运动强度。对比分析女子公开级和女子轻量级运动员的递增负荷运动每级功率值的变化,在前3级的递增运动中,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总功大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的每级总功,与男子公开级组的数据相似,可见对于女子公开级组和女子轻量级组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负荷强度明显高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在运动训练中,运动负荷的负荷强度大,机体在运动时受到的刺激较深,心肺功能、肌肉运动能力能够持续工作的时间短,因此,在实验中2次递增运动的总时间和总功率结果显示,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总运动时间要短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所有运动员在第2个递增负荷方案平均都比第1个递增负荷方案多做1个3min递增运动。
表4 运动员在2种递增负荷运动测试中的心率比较 (次/分钟)
表5 运动员在2种递增负荷运动测试中血乳酸(mmol/L)值比较
3.22种递增负荷运动心率变化分析 心率是评价运动强度的常用指标,对于运动强度波动变化的活动项目,心率对运动刺激敏感,能较准确反映身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1]。实验数据显示,男子运动员在做第2、第3和第4级递增负荷时,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平均心率均高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的平均心率(P<0.05)。女子公开级运动员和女子轻量级运动员在第2个和第3个递增负荷时,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平均心率明显高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P<0.05)。由于2种递增运动负荷的共同做功时间内,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每3min级的总功大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的总功,运动强度大,在这段时间内,运动员的心率指标比较敏感,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心率值高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的心率值。
心率在2种运动方式的初始负荷和极限负荷时无显著性差异。小强度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刺激较小,心率无明显变化,在极限负荷时心率对负荷强度的反应不灵敏[2],由于受最大心率水平的限制,当负荷水平在最大强度以上时,心率就很难区分负荷强度的大小。
3.32种递增负荷血乳酸变化分析 血乳酸指标的变化可以监测运动中机体代谢能力和运动强度的变化,乳酸的生成量与运动肌纤维的类型和代谢速度密切相关[3]。本实验数据显示,所有的运动员在递增负荷运动中,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血乳酸值成递增的趋势,运动后5min血乳酸值达到峰值。血乳酸在训练负荷的监控中有延迟效应,这与现有的研究结果一致[4]。
对比分析2种递增负荷运动血乳酸值,男子公开级组在第3级、第4级递增负荷中血乳酸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血乳酸值明显高于递增负荷方案2的血乳酸值。女子公开级组和女子轻量级组在第2级和第3级递增负荷运动中,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血乳酸值明显高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的血乳酸值(P<0.05)。纵观2种递增负荷运动方式血乳酸值的变化,特别是运动后即刻与运动后5min的血乳酸值,男子公开级组的数据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女子2组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整体的数据是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的乳酸堆积高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乳酸产生和积累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2]。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的运动时间长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总做功量多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最终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的训练安排对运动员机体训练刺激较深,相对取得较好的耐力训练效果。
1)2种递增负荷运动在实际测试中,总功率有显著性差异,共同做功时间内的总功量差异性显著,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运动强度要高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
2)运动员在测试时,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心率,相较于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运动后即刻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相同运动时间内,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心率较高,有显著性差异。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5min的血乳酸值在男子公开级组2种递增运动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2个女子组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总体趋势相同,均为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中运动后血乳酸值较高,在相同运动时间内递增负荷方案1的血乳酸值上升较高。
3)做功量、心率、血乳酸等指标显示2种递增负荷方式在相同时间内,递增负荷运动方案1的负荷强度大,但运动持续时间短,运动员运动至力竭后的各项指标没有递增负荷运动方案2对机体的刺激效果好,教练员可以在训练实践中根据训练安排选择合适的递增负荷方案。
[1] 崔玉鹏,耿培新,马鸿涛.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运动负荷评价[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28(6):625-630.
[2] 徐国栋,陈思,刘方,等.肌氧含量的近红外无损监测及其在赛艇训练中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2):40-42.
[3] 冯连世,冯美云,冯炜权.机能评定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 沈友清,徐国栋.赛艇运动员肌氧含量的半恢复速率与血乳酸的消除速率的对比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5] Jacqueline Tran, Anthony J. Rice. Gastin Profiling the Training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of Elite Rower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ology and Performance, 2015(10):572-580.
[6] Plews DJ. Laursen PB. KildingAE, Buehheit M.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training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n elite rowers [M].lnt J Sports Physiol Perform. 2014,9(6):1026-1032.
[7] Tran J, Rice AJ. Main LC.Gastin P.Convergent validity of a novel method for quantifying rowing training loads[J].Sports Sci,2015,33(3):268——276.
Comparing the Efects of Two Diferent Incremental Load Exercise on Outstanding Rowers’ Endurance Training——Taking Outstanding Rowers in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BI Xue-cui, ZHENG Xiao-ho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Beijing 100191, 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of training effect of different incremental load movement exercise,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aches to arrange training scientifically, two incremental exercise plans a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raining practice. 17 high level athletes are compared and tested, and the power of each rowing, athletes’ heart rate changes and blood lactate are monitor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xercise intensity in the incremental exercise plan 1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incremental exercise plan 2, and the heart rate in the incremental exercise program 1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incremental exercise plan 2; the exercise power, heart rate and blood lactate in the same period, the load intensity in the incremental load exercise plan 1 is intensive, but the exercise duration is short, and after the exhausting movement, each index is worse than that in the incremental exercise plan 2.
rowing athlete; increasing load; endurance training; training effect
G808.1
A
1004 - 7662(2016 )05- 0077- 05
2016-03-01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项目成果“The Im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Caliber Talents Project of 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ions”(项目编号:CIT&TCD20140327)。
毕学翠,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