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瑞琴 李全民
在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中,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发生率虽不太高,但危害极大,病死率非常高,需要予以重视。
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病因素
1.慢性并发症和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乳酸过多:糖尿病患者存在糖代谢障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造成局部缺氧,致使丙酮酸氧化障碍及乳酸生成增加;如果患者有心、肺功能不良,肾脏疾病,都会造成组织器官缺氧,引起乳酸生成增加;急性休克时伴有末梢循环衰竭,组织缺血缺氧,使乳酸生成增加;酗酒引起急性乙醇中毒,酒精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乙酸进一步代谢使机体生成乳酸增多;一氧化碳中毒可直接抑制呼吸链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使动脉氧含量降低,產生低氧血症而造成乳酸中毒;儿茶酚胺能收缩骨骼肌及肝内血管,引起肝摄取乳酸功能下降,肌肉因组织缺氧而释放乳酸增加,造成血中乳酸增高;等。
2.乳酸清除不足: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如感染、酮症酸中毒等,可造成乳酸堆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肝肾功能障碍可影响乳酸的代谢、转化及排出;双胍类降糖药使用不当(剂量过大或选择不当),尤其苯乙双胍,其半衰期长,排泄缓慢,能抑制肝脏和肌肉等组织摄取乳酸,抑制线粒体内乳酸向葡萄糖转化,引起乳酸堆积。此外,临床上还有很多可引起乳酸升高的因素,如对乙酰氨基酸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暴发性肝坏死,使乳酸清除障碍。
乳酸性酸中毒临床表现
乳酸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与酮症酸中毒的症状有些类似,比如都会疲乏无力,出现不明原因的厌食、恶心、呕吐,呼吸大且深。主要见于服用双胍类药物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肺疾病或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一旦出现感染、脱水、血容量减少、饥饿等,极易发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起病较急,轻症可仅有疲乏无力、恶心、呕吐、食欲降低、腹痛、头昏、困倦、嗜睡、呼吸稍深快。中至重度可全身酸软、口唇发绀、深大呼吸(不伴酮臭味)、血压和体温下降、脉弱、心率快,可有脱水表现,及意识障碍、嗜睡、木僵、昏睡等症状。更重者可致昏迷。缺氧引起者有紫绀、休克及原发病表现。药物引起者常有服药史及相应中毒表现。但本病症状与体征可无特异性,轻症临床表现可不明显,易被原发或诱发疾病的症状所掩盖,应注意避免误诊或漏诊。
乳酸性酸中毒的危害
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可造成机体多个脏器损伤,需尽早纠正。乳酸性酸中毒病死率较高,并随着血乳酸水平的升高而增高。有文献报道,当血乳酸在1.4~4.4毫摩尔/升时,病死率20%;血乳酸4.5~8.9毫摩尔/升时,病死率增至74%;如果血乳酸达到9.0~13毫摩尔/升,病死率可达到90%以上;当血乳酸大于13毫摩尔/升时,病死率高达98%。
乳酸性酸中毒的急救及治疗措施
乳酸性酸中毒发展并达到目前通用的诊断标准后,即使通过治疗能使乳酸下降,也无法改善预后,死亡率很高。因此,对高乳酸血症患者(即无酸血症,但乳酸>2毫摩尔/升)需及时治疗各种潜在诱因,积极预防诱发因素,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及时抢救,并密切随访观察。
乳酸性酸中毒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对治疗反应不佳,因而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具体措施如下。
1.对需用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的病人,尽量选用比较安全的二甲双胍,不用苯乙双胍。严格遵循双胍类药物适应证、禁忌症,规范使用双胍类药物。
2.积极治疗各种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的疾病,控制各种诱发因素,并密切随访观察。
3.糖尿病患者应戒酒,并尽量不用可能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