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光华+尹学辉
对任何一个数学教师而言,研究《数学课程标准》,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方法,以使学生适应新教材,顺利完成数学学习,培养学生自学、探索和创新的能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原则和精神,已十分紧迫地摆在面前。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打破教材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还学生自由创新的空间。
一、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适当改变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例如,教学应用题时,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体验题里的生活情节或情境,利用已有知识或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认识和掌握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图画、表格、对话等形式的应用题,让学生利用问题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活生生的,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或者结合当地实际,用学生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索解决方法,使学生感到数学的存在。同样,计算教学和概念教学要重视创设现实情境,例如,“加、减法混合计算式题”可从“公共汽车上的人上下车”这个问题引入;百分数的意义可以通过出示一组含有百分数的现实生活中的数据或从比较两杯糖水的甜度引入。
二、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适当改变教材,使“静”知识“动”起来。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此,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材上的知识是“静”的,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可能。一般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教学内容都讲得十分详尽,学生往往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活动过程。换言之,当教材没有进入教学前,只处于知识储备状态,为知识传递提供了可能。具体每部分知识该怎样教,教材上并没有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只有当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教学法的再加工以后,教材才能变成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的信息。荷兰数学家弗赖登达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改变传统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内容和方法。教师应该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按照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即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法则的归纳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结论的综合过程,思路的分析过程等,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三、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适当改变教材,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发展。
课堂教学内容就是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灵活地驾驭教材是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的。当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于教材要求时,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可适当简化和变通。教学时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删去或从略处理过去已学过的旧知识或学生已经认识和了解的内容,尽量突出最主要、最本质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如果教材中有些素材不充分,不利于学生形成概念,教师则应及时补充新内容。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
例如教学“正反比例的量”时,可以把原来长篇讲解的内容改为只呈现几个成反比例关系的实例,让学生用学习“正比例的量”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自己找规律,进而得出结论。
《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部分文字虽然不多,但我认为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相互交织在一起,支撑起《数学新课程标准》,昭示中国数学教育的未来。教学中我们要以标准为依据,适当改变教材,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静”知识“动”起来、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发展、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数学自身的魅力,逐渐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