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2016-12-01 01:08王小运
关键词:大学生

王小运

(1. 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2.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9)



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王小运1,2

(1. 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2.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9)

网络欺负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欺负形式,它与传统的欺负形式一样,都属于侵犯性行为。本研究选取武汉、北京、重庆等地四所高校进行取样研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现状,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形成的原因,进而从“绿色网络”建设、行为主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网络道德建设和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网络欺负;现状;成因;对策

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网络正在不断突破传统媒体的局限,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下,作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场域,网络空间日益成为与家庭、学校、社会等现实环境并列的“第四成长环境”。“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1],网络也不例外,它在为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娱乐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困扰和挑战——欺负行为实现了从现实世界到网络空间的延伸,形成了网络欺负,对大学生造成的危害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欺负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欺负形式,它与传统的欺负形式一样,都属于侵犯性行为。具体而言,它指个人或群体使用信息传播技术如电子邮件、手机、即时短信、个人网站和网上个人投票网站有意、重复地实施旨在伤害他人的恶意行为[2]。因此,对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促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适应水平有效提高,人格进一步健全发展,既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民主、文明、和谐和安全校园的价值诉求所在。

一、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现状分析

网络欺负在青少年和成人身上都有发生,但目前对网络欺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一方面,青少年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发生网络欺负行为;另一方面,青少年的网络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需要对青少年的网络欺负行为进行有效干预[2]。在本次调查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选取武汉、北京、重庆等地四所高校进行取样,主要采取发放问卷和网上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收集到有效问卷642份。调查对象中,男生423人,女生219人;平均年龄20.45岁,平均网龄5.83年,平均每天上网时长3.03小时。

(一)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发生现状分析

1.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形式多样化

欺负者借助网络空间中丰富的载体,主要采取网络交往或网络游戏中恶意的言语攻击、在网络日志或帖子后面恶意跟帖和评论、对某人的私人信息(如:姓名或其他个人特征)进行恶意处理并传播、通过电子通信方式(如:即时通信工具、电子邮件、移动电话等)进行恶意的骚扰(如:发送垃圾邮件、短信)、未经允许故意在网络中泄露某人私密性信息(如:电话、通信地址、私人照片或视频材料等)、盗用网络账号并冒充被盗号者发布不良信息以及通过网络途径恶意传播病毒文件等方式实施欺负行为。这些欺负行为基本是采取欺骗、骚扰、网络恐吓、污蔑、诽谤、伪装、泄密等多样化的方式,通过文本、图片、图像视频、电子邮件以及手机通话等形式进行的。

2.不同网络欺负行为中发生频率存在差异

在网络日志或帖子后面恶意跟帖、评论这一网络欺负行为中,欺负者的发生率为12.6%,而受害者的发生率仅为8.5%,这表明,这一欺负行为中欺负者比受害者的人数多。通常,当某一网络热帖出现时,众多欺负者会积极自主地通过跟帖、评论等形式表达自身的观点,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从而让单一的受害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感到孤立无援,产生比较严重的消极影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通过网络途径恶意传播病毒文件这一欺负行为中,欺负者的发生率为6.5%,而受害者的发生率为31.8%。在此行为发生时,欺负者虽然在人数上并不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其往往可以凭借自身在网络技术上占有的绝对优势,对受害者进行恶意攻击。

(二)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性别差异分析

1.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成为欺负者

从欺负者的角度出发,在某人发布的网络日志或帖子后面恶意跟帖评论这一网络欺负行为中,男生平均得分为1.35,女生平均得分为1.04,可以看出,男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与此同时,在网络交往或网络游戏中对某人进行恶意的言语攻击这一网络欺负行为方面,男生平均分为1.65,女生平均分为1.08,经差异检验t=4.58,sig=0.000,男生的发生率同样明显高于女生。这两组数据表明,在上述两种网络欺负行为中,与女生相比,男生更容易成为欺负者。

2.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成为网络受害者

男生和女生在下面几种网络欺负行为中也存在显著差异。调查数据显示,在被人恶意跟帖、评论、收到恶意传播的病毒文件、遭受他人恶意的言语攻击、被恶意骚扰(如:发送垃圾邮件、短信)以及私人信息被恶意处理并加以传播等欺负行为中,男生的平均得分均超过女生的平均得分。这表明,在上述几种行为中,男生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造成上述性别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男生和女生应对方式不同,在遇到自身难以应付的事情时,女生一般会及时和闺蜜、老师进行交流,表达心中的想法,而部分男生会选择一个人承受,从而一定程度上更加依靠网络去发泄自身情绪;第二,男生多选择理工科专业,容易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面临网络使用的几率更高,更可能成为欺负者。但是,欺负者与受害者往往是相互转换的,当男生在网络上对他人实施欺负行为后,自己也将成为下一个被欺负的对象。

(三)大学生应对网络欺负趋向朋辈互助

57.3%的大学生选择向朋友求助。大学生在面对一些与交往有关的压力时,其社会支持主要来自朋友。这是由于作为朋友的同龄人更容易理解受害者的处境与感受,更有可能去帮助他们缓解因网络欺负产生的负面情绪。17.25%的大学生对网络欺负采取其他(如不理睬)的应对方式。13.3%的大学生选择直接或间接报复,这样,网络欺负行为中的被欺负者就会转换为欺负者,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网络欺负行为的蔓延。7.48%的大学生选择独自一个人承受,如果长期采取这种应对方式,将会对其个人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选择向老师求助的学生只有4.67%。

二、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成因分析

研究发现,当前网络欺负不仅存在而且日益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出现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欺负行为出现的环境基础

1.社交模式的改变为网络欺负行为的出现奠定了环境基础

青少年网民属于年轻、富有活力、思想活跃、勇于尝新、渴望群体归属感的一个群体。这些特征的一个重要表现即是网络交友火爆。青少年网民使用即时通信和交友网站的比例均高于网民总体平均水平[3]。可见,当前的社交模式发生了转变,通过微信、短信、QQ、博客、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等进行交流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这种社会交往模式的改变,促使大学生更加依赖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和社交平台,从而在客观上为网络欺负行为的出现奠定了环境基础。

2.网络的独特性加剧了网络欺负行为的发生

与传统欺负相比,网络具有虚拟性、匿名性和跳脱性,欺负者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与个人数据,导致网络欺负者自身误认为可以不必为自己的网络行为承担责任,被抓和被惩罚的恐惧感也随之减少,反常规行为出现的概率随之大大提高,因此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揭露与自我再现欲。与此同时,网络欺负的后果反馈不及时,促使欺负者看不到自身行为的后果,难以体会到被欺负者的痛苦,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欺负者的责任感。同时,网络的无限边界性和无限受众性,也使网络欺负者更加肆无忌惮,让网络欺负的行为更加反复,后果更加严重。

(二)主体的行为动机——网络欺负行为形成的主观根源

每一个行为发生和完成都离不开行为主体动机的内在驱动。网络欺负者的行为动机是其实施网络行为的主观根源。由于个体生活和成长环境的差异,网络欺负行为形成的动机也不尽相同。

1.为缓解心理压力而进行情绪发泄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大学生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工作竞争,这必然给其带来心理压力。有压力就需要宣泄出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宣泄方式。有的大学生就通过网络欺负的形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以缓解压力,从而实现自我心理调适。

2.借助网络的虚拟性来实现自我炫耀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成就得到他人的关注和好评,一些大学生通过网络欺负来满足自己的成就动机。在部分大学生看来,无论是在网络世界中还是在现实世界中,能够“欺负”别人都被认为是“强者”的表现,是值得炫耀的事,在此过程中自身的成就感能够得到满足。但是这些人在群体中往往是被欺负的对象,他们渴望获得认同和尊重,借助于网络的虚拟性,他们在网络世界中以“强者”的姿态实施网络欺负行为。这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截然相反,是一种典型的“自我炫耀”。

3.通过网络打击报复而获得心理平衡

为了打击报复他人,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一部分大学生成为了网络欺负者。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因被他人得罪或冒犯而感到恼怒,但不想引起直接的、正面的冲突,就在网络上采取恶意散播他人谣言等方式来实施报复。网络匿名性的特征致使欺负者难以暴露自身的真实身份,而网络的可复制性又能够使对方的不良信息被许多人知晓,对被害者造成心理困扰,既可以达到自己报复的目的,又可以不被他人知晓,同时免受道德规范和舆论谴责。因而,实施打击报复也成为网络欺负者的动机之一。

4.为满足自身的好奇心而追求刺激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中,容易被外界所诱惑,从而去寻求刺激。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欺负者参与网络欺负行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觉得好玩,想去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沉默的螺旋”效应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得到认同和尊重,他们通常只是将网络欺负视为一种娱乐方式。但是,他们却无法预知网络欺负的严重后果以及对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社会管理的缺位——网络欺负行为蔓延的外部因素

社会管理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从外部为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蔓延提供了条件。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缺乏科学网络监管机制以及网络道德规范与法律建设相对滞后。

1.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

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已经普遍地存在于大学校园中,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危害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着校园和谐文化的建设。但是,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尚未引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首先,由于网络欺负行为发生在网络空间中,具有一定的隐匿性、虚拟性,而学校和家庭的观念基本仍旧停留于传统的欺负行为,对网络欺负行为认识不足,因此,造成学校的教师难以引导学生对网络欺负行为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也难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发生。

2.缺乏科学网络监管机制

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越来越自由。网络信息传播门槛越来越低、方式越来越灵活,这就从客观上促使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情绪化、主观性和随意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大学生不良行为的主观控制,从而增大了网络欺负行为发生的概率和频率。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无法获得欺负者的真正身份,无法对他们进行惩罚,才会让他们更加有恃无恐。当前对此种行为的监管难度大,难以准确确定行为的性质以及判定的标准,缺乏科学的监管机制,从而使大学生的网络欺负行为呈现蔓延之势。

3.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建设相对滞后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电脑和网络比较熟悉,会利用自己的网络技术设计病毒或者在一些特定网络区域恶意散发一些对他人有伤害性的言论,以此获得自我的成就感。对于上述行为,当前既缺少网络道德的引导和规范,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制约和惩戒;网络道德的舆论监督作用因受到网络自由性和开放性限制而被弱化,而法律法规的建设又具有相对滞后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从隐形的角度“默认”了大学生潜在欺负行为的发生,被欺负者面对这样的问题也只好忍受,不容易查清网络欺负的源头,导致了网络欺负的继续蔓延。

三、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对策与建议

尽管网络欺负行为带来了许多问题,但我们既不能因网络欺负给大学生带来困扰而拒绝使用网络,也不能因为网络欺负行为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而对此置之不理。正如马克思所言,“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接踵而来的便是土地的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4]。立足于上述对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现状及其成因分析,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需要从“绿色网络”建设、行为主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道德建设和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着手进行。

(一)打造“绿色网络”,建立网络实名制度

首先,应积极打造“绿色网络”,加强网络监管力度,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采取限制、过滤、屏蔽等手段有效限制欺负行为。其次,“应针对现阶段网络传播的特点,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界定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权等行为的区别,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和制裁恶性的网络欺凌事件”[5]。最后,积极推行网络实名制度,树立大学生作为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减少网络欺负行为的发生,

(二)提升主体素质,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面对网络欺负,大学生要激发自身的主体意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身素质,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首先,要做到自律。要求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欺负行为给自身以及他人带来的危害,不做网络欺负行为的实施者,要学会理性控制自身的情感和欲望,规范自身在网络中的行为;也不做网络欺负行为的受害者,学会自我保护,譬如,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自身在网络中免受这种行为的危害。此外,大学生还要在网络中积极监督同伴的行为,从而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其次,大学生要主动接受他律。第一,大学生要主动接受和践行网络道德对自身言语及行为的规范和引导;第二,大学生要主动接受网络法制法规对自身行为的监督和限制;第三,大学生要主动接受网络中其他行为主体的监督,调节自身的言行,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进而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

(三)优化家庭教育,引导大学生科学上网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面对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中不足的现状,家长需要不断优化家庭教育,加强对子女的关注、关心和关怀,多了解他们的校园生活状态,加强和孩子的交流和沟通,多留意子女情绪、言语行为等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家长也需要丰富自己的网络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找出网络欺负的方式和工具,过滤掉那些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的软件,规范孩子的上网行为,既避免他们成为受害者,也避免他们成为欺负者。此外,家长还应该掌握一些有用的干预策略,积极引导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如教给孩子不要随意公布隐私信息,指导孩子正确利用互联网等,当孩子遭受网络欺负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己的孩子。

(四)规范学校教育,正确预防和干预欺负行为

学校作为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机构,应当自觉承担起预防和干预网络欺负行为的责任。首先,学校应当意识到网络欺负行为已经相当普遍,应该积极主动采取多种手段和多样方法去了解网络欺负的现状及其带给大学生的危害;其次,学校应把网络欺负这一道德失范现象纳入学生网络德育工作中去,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发现网络欺负问题,从而避免遭受网络欺负的危害,为预防网络欺负行为的发生做好准备。此外,学校也要对网络欺负实施干预。比如制定一整套反欺负措施,修订学生守则,明确规定:网络欺负行为与传统的校园欺负行为一样会受到处分,对于造成重大伤害的网络欺负行为需要接受法律的制裁。最后,学校也应为遭遇网络欺负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有的同学遭受网络欺负后,心理压力很大,严重的甚至有抑郁、自杀的倾向。我们不但要鼓励学生自己积极找老师进行心理辅导,而且提醒学生一旦发现身边的同学有不良情绪应及时沟通或者向老师寻求帮助。

(五)道德和法制建设并举,保障网络环境清朗

网络的自由性和虚拟性以及网络道德和法律建设的相对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强化了网络欺负者的侥幸心理。欺负者可以肆意实施欺负行为,祸害网络,对行为的承受者造成伤害。因此,要在保护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言行自由的前提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为重要途径,不断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法制建设,保障网络环境清朗。加强网络道德建设,需要网络使用者、网络管理者以及网络媒体共同发力,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正确认识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完善道德体系。但仅仅靠道德约束大学生的网络欺负行为是不够的,还需要将其纳入法律规制的范围内。进一步加强网络立法建设,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互联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营造环境清朗的信息网络。

[1]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39.

[2] 孟月海,朱莉琪.网络欺负及传统欺负(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11):880-884.

[3] 李醒东,郝艳霞.网络欺负:青少年群体面临的新困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2):60.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7.

[5] 陈钢.网络欺凌:青少年网民的新困境[J].青少年保护,2011(7):46.

(编辑:刘仲秋)

Research on the Status,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Bullying

WANG Xiaoyun1,2

(1.SchoolofMarxism,Chongq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400065,China;2.KeyLaboratoryofNetworkPsychologyandBehavioroftheMinistryofEducation,Wuhan430079,China)

Network bullying is a new form of bullying, which app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It is the same as the traditional forms of bullying. This study selects four universities as examples in different districts of Wuhan, Beijing, Chongqing and others, analyzes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objective and the subjective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cyber bullying, discusses college students’ cyber bullying behavior formation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green network” construction, the subjective agent,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and network moral construction and legal regulations construction.

network bullying; current situation; causes; countermeasure.

2015- 09-21

2016- 03- 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14XKS038)、交互自媒体价值观传播机制及其导向策略研究(14XKS045);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青少年群体中的网络欺负:影响因素及发生机制(2012B09);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介环境下重庆市大学生阅读行为研究(2013YBCB062)

王小运(1983-),男,湖北黄冈人,讲师,主要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0.3969/j.issn.1673- 8268.2016.06.015

G641

A

1673- 8268(2016)06- 0089- 05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国际大学生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