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为视角*

2016-12-01 01:08李大棚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李大棚

(1.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2.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为视角*

李大棚1,2

(1.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2.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从日常生活视角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开展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路径,既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又有明确的现实诉求。从学理层面分析,马恩的日常生活理论,奠定了日常生活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从现实角度审视,大学生主体的价值观认知问题和高校价值观教育问题,构成了日常生活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诉求。围绕着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路向,从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目标、内容和机制上着手,探索建构一套从日常生活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教育体系,即完善发展大学生日常生活需要的教育目标、深化吸收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思想教育内容、创新符合大学生网络话语表达的教育形式和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教育机制。

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我们党从价值观治理高度,全面要求社会各阶层民众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国家主流价值形态,来“源于日常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体现,是基于日常生活所做的理论凝结”[1],内在地契合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凝聚和引领功能,必然要以日常生活为场域,积极融入到日常生活实践中,夺取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习近平总书记从日常角度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3]同理而言,高校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只有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衔接、契合于大学生的现实诉求、情感需要、认知图式和话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得到认同、内化和践行。本文试图以“问题”为导向,从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出发,积极拓展大学生日常生活化的价值观教育新路径。

一、从日常生活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从学理层面看,自20世纪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形而上学解体之后,当代哲学经历了一场整体性、历史性转型,即由传统超验性的、形而上学的实体抽象论向感性的、历史的现实生活世界转变。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将研究视野投向日常生活领域,其中,马恩经典作家在科学创建唯物史观过程中,充分肯定了日常生活的基础性地位。在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本体追问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上,马恩经典作家深入阐述了日常生活对社会意识形态(内含核心价值观)的决定作用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对日常生活的反作用等观点。这些都构成了我们从日常生活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奠定了从日常生活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具体来说,这些立论观点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居所。日常生活是人类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抽象理论活动得以立足的基础。马克思在分析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首次发现并提出,人类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的日常生活,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前提,要使“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4]236。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在历来被纷繁芜杂的各种意识形态所遮蔽的人类历史发展深处,科学揭示出一个基本事实,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5]。日常生活作为基本的物质生产活动,相对于一切意识形态生产等精神活动来说,是处于第一位、起决定性作用的。亦如马恩经典作家在后来总结道:“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6]72上述观点表明,意识形态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解释意识形态的产生不应以思辨为出发点,而应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去寻找。“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6]81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观念,其产生的依据也要根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

其二,日常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性质。根据唯物史观的理解,整个人类生活结构是由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要素构成,其中,物质生活是基础和前提,对其他一切社会生活发挥决定性影响。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其发展水平情况从根本上既决定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层次,又决定了社会精神、文化创造生产的发展水平。对于阶级社会来说,哪个阶级掌握着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哪个阶级也将掌握着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6]98。质而言之,物质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精神生产的性质,而要使这种精神生产的性质“从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产生:第一,一定的社会结构;第二,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人们的国家制度和人们的精神方式由这两者决定,因而,人们的精神生产的性质也由这两者决定”[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成果,其内在性质也应由物质生产方式的性质所决定。

其三,“创造自由幸福的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指向。意识形态根源于日常生活,其存在向度是以建构更好的生活为终极旨归,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调节、改造、纠偏、提升和引领,实现日常生活的正向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门指导无产阶级实现彻底解放的科学体系,除了本身具有的革命性和实践性特质外,其根本主张还在于“鼓励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创造新的自由幸福的生活”[8]。 马恩经典作家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描绘出这样的一幅自由生活的图景,即在未来的自由人联合体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界限将不存在,人们可以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4]537,这反映出马恩所倡导和构建的未来新人类社会,实际上就是一种在共产主义社会下实现人们过上自由幸福生活的新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其价值指向也必然体现在实现“人类自由幸福的生活”方面。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的是对“建设什么样的好国家”目标的价值概括;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的是对“塑造什么样的好社会”目标的价值概括;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的是对“培养什么样的好公民”目标的价值概括。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创造,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9]。

总之,日常生活领域是人类社会从事一切物质和精神活动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时刻离不开日常生活场域,只有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影响大学生日常思想和行为的日用常行,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引领和育人功能。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诉求

从现实层面讲,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局限性所致,这反映出当前价值观培育的日常化缺失以及大学生个体自觉意识的欠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高校开展的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反思和解决。

(一)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问题

一般说来,大学生从事的日常生活活动主要有学习活动、消费活动(衣食住行等)、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实习等)、交往活动(与周围同学、亲人、朋友、社会人员的交往等)和观念活动(相关的思维活动)。这些活动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塑造提供了重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对价值观的总体认知状态。由于受到日常生活中互联网、交往、利益、观念等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认知情况也各不相同、层次不一。根据笔者2014年对全国20余所高校大学生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情况调查,在1 200余份的抽样问卷调查中,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注点互有交叉、各有侧重,整体认同度高,但也存在一定的认知局限。

1.国家价值层面:关注社会和谐与文明,但个体自觉意识欠缺

应该看到,当代90后大学生在政治上是可靠的,他们心系祖国,怀有强烈的爱国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他们通过微博、微信、论坛、QQ等新媒介,及时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普遍对其保持基本认同态度。在对国家的一些突发事件、重大热点事件上,往往表现出冷静的态度和理性的行为;在对一些国家的重大活动上,他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勇于承担青年的社会责任。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社会稳定”和“国民素质”的关注度很高,分别达到87.4%和91.7%。这里的“社会稳定”和“国民素质”可以理解为“和谐”与“文明”。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全体人民的真切期盼与价值追求。调查中,大学生普遍能理解个人的价值实现是与国家的稳定、和谐密切相关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对于国民素质与国家文明程度的关注上,近年来社会上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国人旅游不文明、扶老人被讹等问题,也引发了大学生对国民道德和素质问题的持续关注与担忧。但这种关注和担忧更多地只是表现在对社会的价值判断、情绪宣泄和对他人的谴责上,很少关注个体的自觉反省意识和行为表现。

2.社会价值层面:认同社会公平与正义,但对问题的根源探究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公平”与“正义”的关注度要高于“自由”与“法治”,占比分别达到76.4%和79.8%。当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手机的广泛应用和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在方便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助推大学生成为信息的掌握者、传播者,打破了权威垄断信息资源的格局。通过对近年来社会上引发关注的一系列重大热点事件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事件的背后或多或少涉及到社会的公平、正义等问题。大学生在对这些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的态度、分析和判断上,大多表现出一定的理智认知与思考,较高程度支持和认同社会上提倡的公平与正义价值,尤其对涉及到大学生群体自身利益的热点事件关注度颇高,例如近年来发生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大学生拼爹”现象、“大学生就业遭歧视”现象以及“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等。但是,大学生在对这些社会事件、现象的原因追问上还缺乏深度思考,更多地只是聚焦于事情本身、过程及其结果,没有对问题产生的制度、机制及其深层原因做出进一步分析。

3.个人价值层面:推崇个人独立与成功,但关照他律的主动性不强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结构更趋弹性和自由化,利益主体、文化思想以及信息的多元化特征更加明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往往更加追求自由、独立,崇尚成功、卓越,认同诚信、友善,更加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对他人的主动劝诫帮助较少。调查发现,在“敬业”方面,大学生对“成功”价值的推崇度高,占到89.5%。在“诚信”方面,大学生对社会欺诈事件、学术造假、学历造假事件关注度较高。在学习、交往的诚信行为准则中,大学生的自律要求高,但对他律的要求低。调查中,对于考试作弊行为的态度与看法,有89.2%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种不诚信行为,表示“自己不会作弊,但也不管别人作弊”。另外,在“友善”方面,大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习惯和行为能力,对日常交往的对象,有82.7%的大学生表示会尊重每个个体的独立性。在对“好朋友因恋爱问题影响到学业”的看法时,有49.5%的大学生出于对好朋友私生活的尊重,会选择默默关怀的方式,但也有38.7%的同学会选择主动关心的方式。总之,大学生身上表现的“友善”基本上淡化了感性盲目色彩,更多地体现出独立的个性和理性的选择。

(二)高校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化需要之间的矛盾问题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各高校充分重视,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与目标要求,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但就实际效果来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实践,并未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仍停留在“记忆背诵、口号宣传”的层面。反思其中的问题症结不难发现,这与当前高校开展的价值观教育没有完全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有关。

1.教育目标的宏伟性与大学生的个人生活化目标之间的差距

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学说,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国家、社会公权力存在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一体的价值观凝结,为全社会各阶层树立了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也集中体现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导向。高校进行价值观教育也是以培养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导向的,这里涉及到培养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文明意识、政治民主、爱国思想、法治思维、社会公德、行为准则等价值观内容。然而高校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导向时,也应深入分析、合理包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根据笔者调研,近年来,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于强调国家、社会价值的培育,忽视了对大学生个体发展价值的塑造。相对于民族共同理想目标而言,大学生个人发展目标是微观的、具体的、生活化的,主要以实现自我价值和成功择业为主要目标。据调查显示,有56.4%的学生认为目前的理想目标是能找一份志趣相投、专业符合的稳定工作。也有47.2%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倡导的民族共同理想目标太过宏大、抽象,与自己个人的生活化目标相距甚远。但无论怎样,不可否认,民族理想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不是彼此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包容、协同共进的价值统一体。

2.教育内容抽象性与大学生的日常关注点之间的疏离

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是随着党的指导思想、思想文化发展、经济社会建设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党的十八大之前,高校价值观教育更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重在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共同理想、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之后,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各种具体意识形成的包含政治思想、道德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教育、艺术、伦理、宗教、哲学等构成的有机思想体系”[10]。我们党把如此多的内容概括凝练为24字方针,足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十八大之后,高校尽管围绕着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进行了教育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全方位、多层次地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主题宣讲会等渠道开展教育宣传,但调查结果显示,仍有48.6%的学生不怎么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其中原因很复杂,既有大学生自身努力不够、易受环境的影响等因素,也有教育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但价值观内容的高度抽象性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关注点的疏远、分离,也是一大主因。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日常关注点主要涉及就业、出国、恋爱、交往、社团、社会热点等方面。如何实现上述两者之间的结合与统一,将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严峻课题。

3.教育方式形式化与大学生的话语表达之间的矛盾

从当前高校开展的价值观教育方式看,除了重点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塑造培育大学生“三观”中的主渠道之外,还开辟了诸如专题讲座、热点解读、先进事迹报告、主题班会、社会调查实践、志愿服务等多样化活动。通过对这些活动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发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推动大学生了解、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路线的主要教育方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三观”产生重大影响的依次是先进事迹报告会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对推进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的教育活动依次是专题讲座和热点解读。可见,上述的教育活动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有一定影响的。但调查结果也表明,有近42.5%的学生对以上活动不甚满意。他们认为虽然当前的教育方式从表面上看丰富多彩,成果数量喜人,但教育的模式、话语表达方式等仍然比较陈旧、僵化和单一,缺乏现代性的教育思维、创新性的时代语言和网络化的文化表达。

4.教育主体单一化与大学生多元信任主体之间的冲突

目前,信息网络化发展使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更为便捷,途径也更为丰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喜爱和推崇的学习平台从高到低依次为:智能手机,微信、微博,门户网站,课堂教学,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社会实践活动等。由于网络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门槛的降低,进一步推动了信息传播和信息源头的多样化发展,在其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主体也由一元走向了多元,从根本上打破了大学生在价值观教育中以教师为单一信任主体的格局。在传统的高校价值观教育中,教师是大学生唯一信赖的对象。然而,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信任主体却呈现出多样化态势,既有老师、朋辈、家长等显性主体,也有网络“大V”、意见领袖等隐性主体。根据对“大学生心目中最信任的主体”进行调查,有43.1%的学生选择“朋辈(朋友和同学)”,30.4%的学生选择“意见领袖”,选择教师的比例偏低,仅占26.5%。有鉴于此,改变传统教育主体的单一化模式,引进并建立多元教育主体协同配合的新机制,对于高校来说十分有必要且意义重大。

三、从日常生活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赖路径

列斐伏尔说:“日常生活一开始就是作为人的基本的生长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的生长(生命活动)而被定义的。因此,日常生活先天地就是对人的最基本的教育。”[11]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从大学生最密切、最依赖的日常生活领域着手,有效探寻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相融点和切入点,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持续健康引领。具体来说,探索建构的切入点主要包括:教育目标上探寻日常生活发展所需的切合点,教育内容上丰富日常生活活动的关注点,教育形式上创新贴近日常生活话语的亲近点,教育机制上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教育的着力点。

(一)完善发展大学生日常生活需要的教育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密切联系大众的日常生活,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依附性和融合性,决定了“价值观教育必须处于与日常生活世界超而不离的位置”[12]。长期以来,高校在价值观教育目标上,主要从宏观上强调把握大学生的“三观”培养,对于大学生个体的生活发展目标却重视不够、关心不够。这必然导致学校宏观教育目标与大学生微观发展目标之间的距离拉大、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认知和接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和接受力。因此,高校应改变传统的思路和观念,积极面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建构全面包容式的育人目标[13]。这样的教育目标应坚持两大基本原则:一要关照满足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发展需要。需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内因。满足需要是受教育者心理接受的首要条件。价值观教育首先应从大学生的需要入手,在遵循日常生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化所需。二要体现教育理念的积极导向性。高校过去那套传统的“消极纠错式”的教育理念在现代生活背景下已不合时宜,应调整转向为“积极发展式”的现代教育理念,这既是跟进、引领价值观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主动适应大学生日常生活世界的现实要求。总之,建构适应大学生日常需要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统领下,以总结、提炼大学生各类日常生活活动的目标为基础,以调动、激发大学生的自觉作用为目的,确定有利于实现大学生日常发展需要、提升大学生生存质量的教育理念”[14]。

(二)深化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思想教育内容

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结构、特点的分析,中央高度凝练形成的24字价值观,仅是对社会各阶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提出的核心要求,既有超越一定日常生活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又有远离大众的高瞻远瞩性和理论抽象性。因此,在进行价值观教育时,还需要结合教育主客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内容上的细化与探究。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蕴含着各类思想、情感、价值和需要,反映了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价值追求和利益关切。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培育路径,需要在坚持“兼容并蓄、分类细化”的原则基础上,深化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思想内容,以契合和满足大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一要善于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精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深受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影响,因此,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纳入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范畴中,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开展分析对比教育。二要探索吸收大学生日常虚拟生活中的各类积极思想内容。随着大学校园网络化的推进与发展,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逐渐分化为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两个领域。对待网络虚拟生活,一些教育者总是持有一种片面、消极的态度,认为大学生在虚拟网络空间受到的都是一些不良思想文化的毒害,甚至把那些上网的学生统统贴上“不良青年”的标签。其实,辩证地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其好的和坏的一面,大学生推崇喜爱的虚拟网络生活,尽管充斥着一些不良思想、噪音和杂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判断与选择,但其中也有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思想、语言、价值,影响激励着年轻一代大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乐观进取奋斗。面对势不可挡的互联网潮流,价值观教育不能采用“封、堵、杀”策略,而是要主动地融入大学生的虚拟生活世界,不断探索吸收那些充满正面作用的思想、语言、价值,以充实我们的价值观教育内容。三要深化各类优质教育平台的思想内容。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深化体现国家执政理念、大政方针政策、社会发展目标的国家层面价值观内容;对于专业课、专题讲座课,要融入反映具体价值领域问题的学术内容;对于实践课、主题教育课,要强化对社会现实问题以及价值观应对方面的分析与引导。

(三)创新符合大学生网络话语表达的教育形式

近年来,学界、教育界围绕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展开了持续思考与深入研究,逐步兴起和带动了诸如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精品课、智慧校园、微课、校园网络文化工作室等一大批多样化的网络教育新形式。但是,这些教育形式除了在教育载体和场域上表现为教育的载体由纸质书本变为电子信息、教育的场域由传统教室变为网上课堂之外,其话语体系、表达方式还是传统的一套。这种“形式简单、内容老套”的新形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许多花巨资打造的网络教育资源陷入“无人光顾”的萧条境地。有鉴于此,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不仅要在教育载体、形式上创新,也要在媒介内涵、话语表达上创新。具体而言,一要创新价值观教育的网络话语表达方式。针对网络新媒体广泛深入地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这一事实,价值观教育的话语表达也要积极迎合大学生网络生活化趋势,改变过去纯理论化的、单一的表达方式,升华为当代大学生喜爱的、接地气的、轻松的网络话语表达方式。二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新媒体的育人功能,打造高效优质的价值观教育平台。当前,西方开设的Moocs(又称“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深受中国大学生的喜爱。价值观教育可以吸收借鉴西方开发Moocs的好经验、好做法,打造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教育平台。三要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的优秀影视作品。鉴于90后大学生对美剧、韩剧、微电影的推崇、喜爱,我国文艺工作者也应从文化育人的目的着手,积极借鉴西方影视作品中弘扬西方价值观的惯常做法,创作出一批高质量的、满足大学生审美需求的、弘扬中国精神的优秀影视作品。

(四)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教育机制

根据对教育主体结构理论的分析,目前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体因子有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个方面。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培育方式,从高校教育系统的功能和教育体制的原则上说,就是要形成各类主体协同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教育合力。具体来说,第一,高校主体要强化价值观教育的主平台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实施渠道,应进一步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兴趣、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开展理论化的系统专业分析和日常化热点问题的深度解读。通过对相关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开展,引导大学生进行制度性、根源性的问题思考,增强大学生对价值观的理性认知能力。高校专业课作为价值观教育的辅助课程,应进一步挖掘专业知识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找到专业内容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衔接点。第二,社会与家庭主体要增强价值观教育的责任意识。有效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社会、家庭的滋养与支持。高校作为重要一方,可疏通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渠道,齐心协力营造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培养氛围,消解金钱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娱乐主义等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第三,大学生主体要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高校应在尊重大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决策的同时,因势利导,加强构建有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规范、互助互诫的教育机制。

[1] 中华战略文化论坛丛书编委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战略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87.

[2]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

[3] 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 02-26(1).[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1.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6.

[8] 张东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6.[9] 吴潜涛,张新桥.“四个全面”论域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5(6):3.[10] 吴翠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困境与消解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4(1):39.

[11] 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280.

[12] 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74.

[13] 沈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74.

[14] 鲁静.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4(5):11.

(编辑:蔡秀娟)

The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Daily Life Theory

LI Dapeng1,2

(1.SchoolofMaxism,DalianOceanUniversity,Dalian116023,China;2.GraduateSchool,PartySchooloftheCentralCommitteeofCPC,Beijing100091,China)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daily lif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velop the value education in colleges currently, which has the full theoretical basis as well as the clear realistic demand. From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one hand, the Marxist daily life theory lay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daily life; from the realistic point of view,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value cognition and college value education problem provide the realistic demand for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daily life. In order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education system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the goal, the content, the way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values-fostering education. In detail, this educational system should include perfecting the educational objectives of college students’ daily development, deepening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content of college students’ daily life, innovating the educational form of corresponding with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discourse, and constructing the educational mechanism of the coopera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Marxist daily life theory;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2015-11- 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转型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研究(14CKS02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创新研究(16YJC710008);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L14CSZ052)

李大棚(1980-),男,安徽蚌埠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

10.3969/j.issn.1673- 8268.2016.06.005

A81

A

1673- 8268(2016)06- 0025- 07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