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思考

2016-12-01 12:10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谢洁华李成青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不良贷款信贷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 谢洁华 李成青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思考

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 谢洁华 李成青

银行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核心,供给侧改革离不开银行的支持,是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银行有必要充分了解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将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逐项细化到银行自身信贷结构调整当中,在实现银行自身结构调整优化的同时,充分发挥银行业支持供给侧改革的积极作用。

供给侧改革对于金融行业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金融行业或者金融市场本身的供给侧改革;二是在以产业部门为对象的供给侧改革中,金融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对改革的支持。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充分发挥金融资源投向的引导作用,银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实现信贷资源由低效行业向高效行业转移,以迅速匹配目前的改革需求,并通过有效地管控好风险,最终完成银行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银行经营转型。

一、当前经营环境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

总体上,目前我国工业低速增长但总体平稳,部分新兴产业则呈现高增长。投资情况增速下滑,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速太低,市场对未来的盈利前景较为悲观。加上外贸不确定性较高,国际组织数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测,我国外贸增速明显低于预期,出口可能继续面临下行压力,整体上我国宏观经济形势面临下行压力。

图1 2012年以来我国逐季GDP增长情况

图2 近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长速度情况

(一)银行经营情况

在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脱媒加速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增长,而盈利增长持续放缓,银行业高速发展和高盈利的时代基本结束。银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208.6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80.5万亿元,占比38.6%,同比增长8.5%;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38.6万亿元,占比18.5%,同比增长18. 9%;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921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17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季末上升0.07个百分点,银行整体不良贷款有所增加。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4716亿元,同比增长6.32%。整体表现为:一是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企业经营面临成本上升、库存增加、利润下降、现金流紧张等诸多困难,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明显反弹。二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速,存款存在明显理财化趋势,资金成本持续攀升,银行利差逐步收窄,商业银行存款的持续增长也面临严峻挑战。三是信贷资产增长放缓,无法有效满足资产规模增长和客户融资的需求,商业银行通过扩张分支机构拓展资产业务的增长模式将受到抑制。四是资本约束压力日益加强。商业银行前期扩张较快,对资本消耗较大,加上新资本协议提高对商业银行的资本要求,银行在维系客户、稳定资产和提升盈利等方面都面临着较大压力。

(二)面临的经营困境

当前经济形势使企业经营困难,加上利率市场化加快、互联网金融影响扩大,信用风险仍在持续暴露和缓释中,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和盈利能力造成冲击。

1.利润增长速度下降。利率市场化缩小银行利差,银行利润增长整体下降,2015年10月,我国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相关政策已基本出台,加上央行多次降息后,银行存贷款利差大幅收窄,使依靠息差收入为重要来源的商业银行利润大幅减少,2016年1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继续下降至2.35%,比上年同期降低18个基点。2016年1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4716亿元,同比增长6.32%;1季度国内16家A股上市银行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约2.7%,虽然高于2015年全年1.8%的增速,但较去年同期放缓近0.6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速降至0.96%,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利增速降至7.38%。大型商业银行负债中零售客户较多,利率成本较为刚性,贷款客户中大型客户占比较高,溢价能力较弱,降息后息差收窄较明显。

2.不良贷款逐步增长。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连续11个季度上升,2016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921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177亿元;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季末上升0.07个百分点。同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也存在局部差异,如浙江、山东、云南等地银行业不良率都已超过2%,分别为2.39%、2. 15%、2.62%;从分布区域看,西部地区的补量增长最显著,中部地区次之;不良贷款也较为集中地出现在个别领域及行业,如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和仓储业仍是风险较集中的行业。

由于不良贷款的增加,使商业银行拨备增加,加上不良贷款核销或处置侵蚀银行利润,也使银行拨备覆盖率显著下滑,如工行、中行1季度的拨备覆盖率已低于150%监管红线,交行、建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逼近红线。随着不良贷款的持续增加,以及拨备的计提,利润增速将持续下降并可能出现负增长,银行内源性的资本补充能力将出现问题,并影响银行的健康经营。

3.英国脱欧影响。英国脱欧在中长期对中国出口和经济带来偏负面影响,进而影响银行利润及信贷资产质量。2015年我国对英国和其他欧盟地区出口分别为596亿美元和2963亿美元,分别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6%和13.7%,脱欧后英国贸易受损、劳动力流出,经济增速放缓将无可避免,而英国的示范效应将可能引起其他欧盟国家面临类似的选择,欧盟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强,经济复苏难度加大,进而通过贸易渠道影响到我国出口和经济增长,为此英国脱欧事件将对我国外贸型主导企业经营造成较大的压力,以英国欧盟为主的出口企业信贷资产质量可能进一步受到影响。同时我国银行业短期承受汇兑损失,从而影响银行整体的盈利。

二、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思考

主动进行信贷结构调整是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实施有效的信贷结构调整是商业银行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保障信贷业务稳健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带动全社会落实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任务,从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健康发展。

(一)树立科学的信贷经营及风险管理观念

前期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银行“赚钱容易”,导致商业银行经营方式较为粗放,尚未建立成熟的信贷经营模式,缺乏信贷结构调整的意识,特别是信贷退出意识,随着新的经济环境及市场变化,商业银行须适应变化,转变经营理念,树立风险防范的信贷结构调整意识,并将信贷风险管理意识融入到整体信贷经营过程,才能发挥经济发展主动脉作用,更好为供给侧改革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二)加速进入高效信贷市场,促进经济优化结构,补短板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拓展市场,有策略性科学地积极主动进入新兴行业和新兴企业及做好优质客户储备。一是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等的信贷支持,促进培育发展新动能。二是积极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供多元化融资,可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鼓励行业内企业以并购贷款、可转换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开展兼并重组,支持改造传统产能。三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的支持,并积极探路产业基金及PPP等创新融资产品,运用多层次的资源提供信贷服务。四是设立并参与发起产业创投基金、先进制造业投资基金等,支持成长中小企业、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促进地方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代偿补偿等业务。五是加大消费信贷方面的经营力度,加大对新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并在资源配置方向有所倾斜,通过加强贷款利率风险定价,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三)重视信贷流量管理,加快促进经济去产能、去库存

加强信贷资源流量管理,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一是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或政策不达标及落后产能,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支持化解过剩产能。二是集中精力加快不良资产清收处置,通过贷款重组、以物抵债、还款免息、打包处置、呆账核销等手段加快处置不良贷款。三是严格控制潜在风险客户,对于具有潜在风险特征的客户,要逐户制定化解预案,逐步压缩退出,化解整体风险。四是稳步发展资产证券化,通过盘活存量信贷资产,加快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快探索不良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实践,实现不良资产的流量管理。

(四)加快创新,满足市场多元化发展需求及风险管理要求

一是探索股权投资与债权融资相结合的“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弥补对科技、创新创业的支持短板,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二是加快信贷产品创新,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能效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强化对高新企业及项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投入力度;加快自贸区、一带一路等金融产品创新,增加信贷利润增加点。三是组建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积极运作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发挥银行及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手段。四是运用大数据创新,将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转变为“数据驱动”为主,推动银行发挥海量交易数据的价值,通过大数据解析、归集、拼合,构建高效的客户需求分析与信用风险评价机制。

(五)利用英国脱欧契机,为我国走出去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从中长期来看,英国脱欧后,将进一步削弱欧元和英镑地位,并在有利于美元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中国有望成为国际资本逃离英国和欧元区后第二目的地,中国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加大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引导国际资本进入一带一路经济带,同时银行可以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融资支持,创新金融区域合作模式,充分挖掘经济增长潜力。

猜你喜欢
不良贷款信贷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不良率农行最高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