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渊,汪银峰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与小学史的构建
张 渊,汪银峰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胡奇光先生的《中国小学史》作为一部从历时层面研究小学史的专题著作,在中国语言文字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书详细阐述了“小学”涵义的演变、小学传统的特点及小学历史的具体分期问题,极大地弥补了小学研究分支不全面的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胡奇光《中国小学史》对小学史的探索和构建,重新评估《中国小学史》在中国语言文字研究领域的价值和贡献。
《中国小学史》;小学史;构建
胡奇光《中国小学史》是一部研究和论说中国小学史的专题著作,全书详细阐述了“小学”涵义的演变、小学传统的特点及小学历史的具体分期问题,分章论说了自周秦至清末时期,小学的发端、创立、发展、转折及终结的历史;对小学的基本内容——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进行了讲解,并对在小学发展史上卓有成就和影响的学者做了介绍;对小学研究的成果,做了有益的借鉴和吸收。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胡奇光《中国小学史》对小学史的探索和构建。
胡奇光先生的《中国小学史》作为《中国文化史丛书》的一本,可谓中国小学史研究的楷模。从纵向上看,此书跨越年代之久,时代切分之精细,让人赞叹;从横向上看,小学所包含的三大方面——文字、音韵、训诂,都有涉及,且分析精辟。事实上,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正是章太炎先生所提出的语言文字之学。小学研究的每个方面历来研究专著都不少,而且可以说每个方面都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小学史》将这三个方面都包含在内,足以看出胡先生所做的工作之细和所付出的心血之多。但正如胡先生自己所说:“虽然力不从心,可是只要方向对头,何不知难而进。”[1]3胡先生在分章描述小学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时,无不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而且每个时期所涉及的专著,大家都凿凿可据。
《中国小学史》的编纂有一个明显的原则,就是“从小学与名学、经学、文学、考据学等学科的关系里,展示我国小学的发展历程”[1]5。我们可以将此看成是《中国小学史》的一个明显脉络。在一些章节的设置中,这一特点尤其明显。在论及两汉时期训诂方面的专著《尔雅》时,书中有一部分是“《尔雅》论亲属称谓”,对《尔雅》中的亲属称谓词做了重点介绍;在论及扬雄《方言》时,胡先生介绍了“《方言》与汉代社会文化面貌”,与一般著作中强调《方言》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地位及价值不同,此书重点介绍了《方言》在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论及许慎《说文解字》时,又着重介绍了“《说文》中反映家族关系的专名”及“反映等级制度的专名”等,这些专题的设置突破了以往各家对《说文解字》的剖析,从一个新的角度为读者介绍了《说文解字》。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在秉承介绍小学史基本原则的同时,将文化研究作为另一条脉络,贯穿全书。即使是介绍一些语言学专著,胡先生都一直遵循着文化的主线,并未单说语言而不谈其他。相比之一般的语言学专著,将语言学与文化相结合的这一特点还是十分显著的。
关于胡先生提到的“《尔雅》论亲属称谓”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尔雅·释亲》入手来加以探讨。《尔雅·释亲》是我国最早研究亲属称谓的专著,它比较系统地记录了我国古代亲属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社会的婚姻制度及家庭形态。《尔雅·释亲》中所收亲属间称谓二百有余,分宗族、母党、妻党、婚姻四大类。亲属称谓不仅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血亲婚姻关系,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文化的载体是语言,而称谓语所传承的汉文化信息无疑应该予以极大的重视。如《尔雅·释亲》中记载了五代亲属的称谓:“父为考,母为妣。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
由此可知,直系亲属以男性祖先为主,女性为辅,体现了男尊女卑的观念,是当时封建社会家庭情况的一个缩影。《尔雅·释亲》作为我国研究亲属称谓的开始,比较全面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人际亲属关系,系统地记录了先秦时期的亲属称谓制度。据此,我们可以窥见这种上古婚姻制度的演变轨迹及与之相应的婚姻家庭形态。
胡先生在论及《方言》时还提到“《方言》的价值不仅在于示人以训诂之途径,而且还在于为研究汉代社会文化面貌提供语言上的证据”[2]。确实如此,扬雄的《方言》作为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记载了众多汉代各地方言词汇,其所收集词语多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通过整理发现,《方言》一书囊括了有关汉代饮食文化、服饰装扮、病理之学、亲属称谓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为我们研究汉代社会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新的视角。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3]
《方言》一书中也有不少关于汉代亲属关系的记载,这些都是了解汉代社会关系的有力资料。如《方言》卷六有:“南楚瀑洭之间,母谓之蝗,谓妇妣曰母妣,称妇考曰父姼。”
《尔雅》中“父为考”,而上例中称父由原本更倾向于指母的“姼”来构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汉初还保留的部分以母系计算亲属世系的残存观念的体现。而除此之外,《方言》中还记载了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的饮食文化、服饰装扮、病理之学等诸多方面。这些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史料,不仅是汉代社会生产水平的体现,还是整个大汉王朝封建化进程的综合展示。
胡先生在介绍《说文解字》时,称这是一部古代名物训诂全书,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词汇宝库。《中国小学史》从家族关系、等级制度、货币贸易、宗教意识等方面展示了《说文》中的文化脉络。事实上,《说文》与中国古代民俗文化有密切的联系,透过《说文》的字义体系,可以探究中国古代的众多风俗礼仪以及当时的社会风貌等。如《说文·夫部》有:“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夫”古今文字均为“大”字头上加一横,“大”象人形,“一”象簪形。古代男子二十算成年,届时要举行冠礼。而冠礼在古代社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仪式。文字既是社会历史的结晶,也是民俗文化的载体。通过许慎《说文》字义体系词义的训释,我们可以管窥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从而认识华夏古代先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
总之,胡先生以文化史的角度叙述中国语言学史,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为以后的语言学史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此书以文化为切入点,对材料庞杂且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小学”进行“史”之构建,为我们提供了小学研究的新动力和巨大便利。
大多专著在论及小学时,仅限于对它的内容、产生时代、特点等进行叙述,如王力的《古代汉语》、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之类,都只是对小学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叙述和描写,并未进行如此系统地讲述。研究小学的学者们,大部分是从文字、音韵、训诂进行考量,且以某一方面的论述及分析见长。像《中国小学史》一样以时代为线索,将小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放在一起进行叙述的专著并不多见。
在学习思考胡先生《中国小学史》的分期问题时,选择从训诂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因为训诂是运用文字和音韵知识的最好体现,如就扬雄《方言》来看,此书除了是一部重要的方言学专著,也是汉代训诂学的一部著作[5]。多年来,不少学者论及方言学在训诂研究中的价值和作用也是对此的最好证明和佐证。因此,我们可以从训诂的角度入手,来探索小学的发展脉络。而在参考众家训诂学专著中所提及的分期问题后,不难发现大部分专著中所采取的分期观点都与胡奇光先生《中国小学史》中的分期基本一致,且大部分的历史阶段都相同。只是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这段时期,个别学者有不一样的见解。胡先生在书中将这段时间归纳为六朝隋唐时代,即小学的发展。换句话说,胡先生在书中的观点是,这一阶段的小学发展基本一致,并无哪个朝代有特别之处。而张永言先生则将唐代独立出来,认为唐代的发展更为突出一些。许威汉、路广正等人都与胡先生的分期一致。具体分期可参考下文所附表格。综上,我们其实可以发现,中国小学的分期其实与训诂学的分期是一致的。这也可以表明,从训诂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小学史的发展问题是有理有据的。
表1 各书目具体分期
研究学习《中国小学史》,必然应该搜集有关小学研究的专著,进行比较研究。然而,关于小学的研究专著极少,以小学命名的专著更少。陈独秀先生的《小学识字教本》和谢启昆的《小学考》虽以小学命名,但并不是从小学的内容或者小学史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前者我们可以认为是一本字典式的工具书,而后者或许可以认为是一本语言文字的专科目录书。这进一步表明《中国小学史》是一部突破藩篱、大胆创新的重要著作。此书,不仅引导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从文化史的角度去考察、探索小学史的发展,而且可以使读者能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尤其是中国文化在中国语言文字方面的展现[6]。
此书在通史和断代史等方面的研究,起着其他专著和研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此书是对小学史的研究,关注点理应放在史的脉络分析上,所以著作在论及具体的语言文字方面并没有面面俱到、深入精微。但是作者在此书中确实做到了旁征博引,能够在以往大家的文献典籍、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小学史做出清晰地划分,且脉络分明、史料详实。作者治学之严谨于细微之处更为显然,如作者单就小学创始者的问题,就在注解中,提出了三种主要的说法,且每种说法的出处都清晰注明,凿凿可据[1]2。
关于此书的不足之处,以往也有学者做过研究和探讨,如徐时仪就对《中国小学史》中所提及的一些专著和作者等进行了研究,并且指出了其中的问题所在。徐时仪指出此书中所提及的《字汇》作者有误,并非梅鼎祚,而是梅膺祚[4]。且《运笔》等项是在《字汇》卷首的附录中,而非卷末。
除此细小的出入之外,此书的体例安排及内容分布上也有一些问题,虽然突破了以往小学研究以内容为分类标准进行探讨的惯例,但是将文字、音韵、训诂放在一起进行讲述,不免有些杂乱。若在小学发展各个分期的研究之外,能辅之以内容分类,框架及脉络或许更为清晰。
就此书的分期问题而言,虽然作者将历史阶段与小学发展特点一一对应起来,但是关于每个阶段特点的讲述似乎不够清楚。关于作者对小学发展每个阶段的定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如作者将宋元明时期划分为小学的转折期,但是对于这一阶段的讲述,让人对转折这一特点还是有迷惑不清之处。转折后既是小学的终结,那么在此处所提及的转折应当是小学的衰落,但是作者在描述小学的转折,表现小学的转折阶段的时候大幅提到了小学在这一时期的新发展和进步。文中这样描述这一时期:“宋元以降,理学盛行,小学与前代相比,稍为逊色,因而处于转折的关头:是停滞不前,还是另找新路,这两者兼而有之。在小学的园地上,呈现种种矛盾交错的现象,如宋代,一方面是训诂学的中衰,一方面又是文字学的中兴,徐铉兄弟校注《说文》,郑樵、戴侗倡导‘六书’之学,吕大临等开辟古文字研究,均为清代小学鼎盛,作好了准备……明代小学衰颓,连一本‘始一终亥’的《说文》都没有刻过。直到明末,陈第、方以智、顾炎武等人,才一扫明代空疏的学风,给有清一代指出朴学的道路。那中心课题,便是处理小学与考据学的关系,由音韵文字以通经子百家。”[1]12
从文中这段简短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于这一时期的观点也是兼而有之。说其既是“中衰”,亦有“中兴”之时,一个时期内小学的发展并不能给之明确的定论,所以此书中对于这一时期的界定似乎有待斟酌再三。
总之,《中国小学史》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小学的发展脉络,其价值不仅仅是一部研究小学的入门著作,而且是小学史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此书作为一部从史的方面研究小学的专题著作,其价值和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虽然此书在编撰及细节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瑕不掩瑜、大醇小疵,其在小学研究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1]胡奇光.中国小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谢启昆.小学考[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13.
[3]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1.
[4]徐时仪.《中国小学史》小误[J].读书,1990(2):4.
[5]徐胜利.历史、文化、学术背景下的《中国小学史》——以训诂学史为中心来谈[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2):3.
[6]庄红梅.语言偏见和语言平等——从爱德华.撒皮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看语言的优劣观[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8(2):2.Hu Qiguang′s “Chinese Primary School Hist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School History
(责任编辑 伯 灵 校对 伊人凤)
ZHANG Yuan,WANG Yin-chua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6,China)
Hu Qiguang′s China Primary School History as a monograph from the diachronic study of primary school history,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ina language research field.The book describes the connotation evolution of the “primary school”,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imary school specific historical stage,and greatly makes up for the incomplete problem of the primary school research branch.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to illustrates the exploring and constructive roles of Hu Qiguang′s China Primary School History and reevaluates the value and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Primary School History to Chinese language research field.
“ Chinese Primary School History ”;primary school history;the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school history
2016-06-19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YY113);2016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6lslktziwx-15)
张 渊(1996-),女,山西晋城人,硕士研究生。
汪银峰(1978-),男(蒙古族),吉林白山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文字学研究。
10.13888/j.cnki.jsie(ss).2016.04.003
I206.2
A
1672-9617(2016)04-04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