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霞
(吕梁学院外语系,山西吕梁033001)
跨文化语境下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张晨霞
(吕梁学院外语系,山西吕梁033001)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成为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不同文化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相互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一门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的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也无处不在,尤其是在语言三大要素之一的词汇中,中西方文化差异会带来词汇文化内涵的不同,因此,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下将中西方文化差异引入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作者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当前现状,深入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中中西方文化在词汇层面的差异表现,从词义交汇词、词义空缺词、词义冲突词三种文化负载词列举了英汉词汇的不同文化涵义。鉴于此,针对不同类型的词汇提出了文化教学策略,以达到大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最终目的。
中西文化差异;大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文化教学策略
在人类的交流中,语言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是日常生活的组成成分。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下,人们的语言交流方式大相径庭。随着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的国家交流愈加频繁,人们面临着更复杂的跨文化交际语境。在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下,人们势必会产生交际冲突。而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直接决定着语言交际是否能正常进行。正如Wilkins[1]所说“如果没有语法,交际效率会下降,但是如果没有词汇,就不会产生交际。”Michael Mecarthy[2]曾经也指出了词汇对于语言的重要性:“语言教师要知道任何语言的基本因素是词汇。不管学生对语法有多么精通,如果缺少词汇,一切交际都是不存在意义的。”由此可见,词汇的地位在语言中是非其他要素可比的,尤其是在语言教学中,词汇教学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当然,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传递者。那么,在语言教学中,文化又充当着什么角色呢?根据Loew[3-5]等学者的观点,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探索到更多与语言文化相关的知识,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文化应当被置于中心环节。Loew还提出了以下观点:1)在跨文化语境中的词汇知识对于准确无误的交际来讲相当重要;2)掌握第二语言文化知识是在其文化语境中获得有效交流的必备能力;3)在理解第二语言文化过程中,所掌握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可以有效被学生所扩展和应用。
从以上观点,可以判断出词汇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语言和文化在词汇教学中的不可或缺性,因此,在当前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下,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文化因素是有研究意义的。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视角出发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进行分析也具有实践价值。
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法的地位无可撼动,根据语法对句子进行对字翻译是过去英语语言教学的最主要方法。学生对句子、段落和篇章的理解是建立在他们对语法结构是否完全掌握的基础之上的。而在最近几年中,笔者仍然发现了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在渐渐发生转变,呈现出新的面貌。与过去的英语教学目标(所谓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有所不同,大学英语教学开始呼吁学生具备语言交流的基本能力。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过程中,词汇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在六年的中学英语学习中,绝大部分教师还是沿用传统以语法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使得学生在接受了六年的中学英语教学后在大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英语学习思路,在大学英语学习中仍然根据语法规则和所掌握的词汇理解英语句子、段落和篇章。这种方法在小规模的词汇阅读中固然可行,但是,当学生被要求进行长篇阅读理解的精读训练时,他们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思维僵滞,以致难以理解阅读的内容。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理所当然地认同并且沿用中学英语学习模式。
然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并不仅仅是解释单词、短语和固定表达的字面意思,更多地会通过大量的实例在段落和篇章中演示词汇的多重灵活用法。显然,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更加侧重词汇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去学习词汇,发现词汇、篇章和文化之间的相关性。
虽然大部分学生还尚未从中学英语的固定学习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幸运的是,不少大学教师已经完全意识到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地调适词汇教学方法,甚至将词汇教学与英汉文化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中流利、连贯以及准确地应用英语这门语言。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会提供大量的英语社会和文化信息,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维方式、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地理环境、价值观念、政治体系等。因为中西方文化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在学习英语这门第二外语时,学生们很容易对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产生误解。那么,中西文化差异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在英语语言学习中,最能体现出文化信息的词汇是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words),因为它可以体现出语言中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文化色彩。文化负载词可分为五种类型:词义对等词、词义交汇词、词义半空缺词、词义空缺词和词义冲突词,而除了词义对等词外,其他四种类型的词汇均能体现出英语学习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现象,因此笔者基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案例,主要从文化负载词的三种类型(词义交汇词、词义空缺词、词义冲突词)出发,分析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成语、习语时所感受到的中西文化差异。
(一)词义交汇词
在中西两种文化中,也存在着部分共性,因此,英汉两种语言就必然存在可以相互交汇或者迭盖的词汇,被称为“词义交汇词”。词义交汇词包含两类:同义异形词和同形异义词。同义异形词,即是具有相同或者相似含义的单词和短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大学英语单词中,几乎大部分都属于这种类型,同时,也存在不少英语俗语和成语,与汉语词汇出现了同义异形的交汇现象。表1中所列举的例子就属于同义异形的英汉交汇词。
表1 大学英语词汇中常见的同义异形词
同时,同形异义词在大学英语单词和短语中也很常见。笔者从动植物、数字、颜色三个方面探讨在英语和汉语中具有不同文化涵义的相同词汇,也就是同形异义词。表2所列举的例子就属于同形异义的英汉交汇词。
表2 大学英语词汇中的同形异义词在英汉文化中的涵义对比
(二)词义空缺词
所谓词义空缺词,就是在一种语言中具有的特定文化涵义,在另外一种语言中表现为空缺,当在汉语中无法找到英语词汇所对应的意思时,称之为“词汇空缺现象”。中西方文化在生活环境、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世界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差异所引起的词汇空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是十分常见的现象。笔者将在英语词汇中出现的词义空缺词分为音译词、直译词和音译直译结合词等几类,这些词在汉语中可以被称为“外来词”,使用音译的翻译方法引入汉语词汇中。表3所列举的例子属于英语词汇在汉语文化中出现空缺涵义的几种类型:音译词汇、直译词汇、音译与直译结合词汇。
表3 英语词汇在汉语文化中出现空缺涵义的类型
(三)词义冲突词
词义冲突词指的是英语和汉语中词义完全相反或相互矛盾的词汇。由于英语中的很多词汇来源于圣经、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因此涉及到民族的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背景对词汇涵义的巨大影响,也出现了很多从字面意思上完全无法理解的英语成语、俗语和固定表达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要只顾字面的意思,而应该从文化语境的层面加以理解,这样才不会产生望文生义和理解大相径庭的结果。在大学英语听力入门的第三册中,课文World and Their Stories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Well,IguessI’llhaveto facethemusic.”从字面意思听来,好像是主人公不得不去听音乐会了,但是在西方文化中,face the music则表示“面对困难和惩罚”之意。因为music代表着演出台前所奏的音乐,演员面对着这样的音乐、舞台以及观众,上台前往往会出现紧张的情绪状态,因此,face the music就可以引申为“面对即将到来的困境”。而在汉语中,面对音乐,听者往往会感到轻松惬意,这一例子就属于英语短语在汉语文化中涵义相冲突的现象。
由以上分析可以了解,在中西方巨大差异的文化背景下,随处都可以见到英汉词汇涵义差异的现象,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如果不采取词汇教学策略,学生很难提高文化差异影响下的词汇学习效率,词汇教学也会举步维艰。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和总结,提出能够适应中西文化不同语境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从上文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无处不在,导致大学英语中所学的词汇具有与汉语不一致的文化涵义,因此,如果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不引入文化教学策略,学生很难将词汇应用到现实的语境中。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探索出了一些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对英语词汇理解效率的文化策略。
(一)诠释法
对于词义冲突词,学生无法通过直译、音译或者意译的方式完全捕捉到完整的英语词汇文化涵义,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直接地将这类词的文化涵义解释或诠释给学生。比如,上文提到的pudding一词起源于西方国家,是英语文化中所特有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中用英语解释 pudding为"Pudding is a kindoffoodthatcanbeeitheradessertorasavorydish, which is believed to come from the French,meaning" small sausage",referring to encased meats used in Medieval European puddings.In the United Kingdom, pudding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both sweet and savory dishes.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me parts of Canada, pudding characteristically denotes a sweet milk-based dessertsimilar in consistencytoegg-basedcustards,instant custards or a mousse.",学生也会深入地学习到此词的文化内涵,更加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
(二)比较法
对于英汉中的词义交汇词,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对英汉同义异形词和同形异义词进行比较,通过具体的解释和举例让学生了解到英汉文化中词汇的不同涵义和中西方文化在词汇方面的差异。比如,“like a duck to the water”在汉语中就是“如鱼得水”的意思,“as stupid as a goose”在汉语表达中就可以对应为“像蠢猪一样”。通过比较这些词义交汇词,学生们可以很快了解到在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的背景下,英语词汇还存在词义交汇的现象,因此对英语词汇的学习更有兴趣,也会从文化角度不断探索英语词汇的深入和内在涵义。
对于英汉中的词义空缺词,教师也能通过比较词汇表达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涵义差别让学生领悟到词汇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涵义。在大学英语泛读教程中有这样一篇课文“IHaveAlreadyReceivedAn InvitationfromGod”,其中有一句话是“youwouldsee the official when hell freezes over”。“the hell freezes over”字面意思为“地狱完全结冰了”,这一涵义在汉语文化中是完全找不到相对应的表达的,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地狱是最为酷热难忍的地方,到处都是熊熊烈火,用“完全结冰”在此句中,就可以意译为“你是不可能见到这个官员的。”这就像中国古诗句中的“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一样,都是一种极端假设和夸张的表达,用来加强句子的语气。
由此可见,在中西方两种文化语境中,词汇的文化涵义是多种多样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地让学生了解到跨文化语境下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不同词汇的文化内涵,这样,学生才能懂得文化层面的词汇语义,从而进行正常的英语学习和交际,以达到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
[1]Wilkins.D.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Edwar Arnold:MIT Press,1972.
[2]Mc Cathy.M.Vocabula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1990.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5]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魏登云)
The Enlighten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Vocabulary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in the Context of Crossculture
ZHANG Chen-xia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Lv Liang University,Lvliang 033001,China)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economy,globalization has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Underthe context,the exchanges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As a widely used language in the world,Englis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cultural differences are everywhere,especially in the vocabulary, one of the three elements of a language;and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make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therefore, how to introduce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into vocabulary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in the cross-cultural contex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r value.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makes a deep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vocabulary and lists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s from three kinds of culturally-loaded words,that is,intersecting semantic words,semantic gap words and conflicting semantic words.For that reason,different strategies of cultural teaching are raised as to different types of words,achieving the aim at making undergraduates learn English vocabulary.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college English class;vocabulary teaching;cultural teaching strategies
H313
A
1009-3583(2016)-0126-05
2016-06-16
张晨霞,女,山西吕梁人,河北大学文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汉英文化比较和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