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2016-11-30 05:06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学体育渗透德育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李晓然

Li Xiaoran



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曾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在强化德育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特殊作用,从长远来看,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的良好开展不仅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方面,而且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体现。

1德育内涵与功能

1.1德育内涵

简单说来,德育是关于学生品德的教育,可以从有广义和狭义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上讲,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社会成员的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包括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社区德育等几个方面;狭义上讲,德育是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目的、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促使受教育者能有积极的认识,并努力体验与践行,可以让受教育者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德育包括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1.2德育功能

1.导向功能。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它的中心任务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学校体育不仅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使命,而且需要和德育紧密相连,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朝着积极方面发展,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由此可见,德育在体育教学中起着导向性的作用。

2.人际交往功能。德育教育有可以帮助学生在相互竞争的同时注重提高合作意识,彼此之间建立信任感和尊重感,还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健全人格功能。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德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教育。内容健康、形式多样丰富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利于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他们展现自我,从中会逐渐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进而努力完善自我。

4.社会性与生活性功能。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密切相关,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德育在古代体育项目中的体现

根植于伦理政治型文化背景下的古代体育,始终把道德礼仪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实践寓之德礼的“准体育”,影射和强化了深刻的伦理内涵,培养具有理想人格、文武兼备、身心俱德的君子。学习古代体育项目中的礼仪文化,对学生的德育发展极为必要。

2.1德育在射礼活动中的体现

射礼出现于西周时期,是由射箭活动发展而成的礼射活动,是具有独特人文精神的传统礼仪。后经儒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思想指导得以重新整理和诠释,进一步强化了道德礼仪的教化功能[1]。出自礼射的投壶活动,在战国时期发展迅速,并在唐朝发扬光大,当时的文人注重内心修养,而投壶正是一种从容安详、讲究礼节的活动,受到人们的喜爱。

2.2武术项目中的德育

中国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武术是蕴含着制止侵袭和消停战事的意义,它强调“德、仁、义、礼”。修武可以内止儒、外止暴,对于我们自身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个人修为。

3在体育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现实意义

通过接受学校教育,中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信念和自我意识,但是中学生情绪不稳定,尤其是在体育运动中更是容易出现躁动情绪,在体育教学中应尤其重视德育方面。

3.1体育和德育的密切联系

很多学者认为体育和德育有着密切联系。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体育蕴含着德育,德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人的创造性[2]。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育的全过程: 道德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可以以智育、体育、美育为载体寓德育于智、体、美、劳等教育活动之中,或通过它们表现出来[3]。

毛泽东在 《体育之研究》中指出:“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不难看出,这句话强调德智体需要全面发展,德育与体育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裴斯泰洛齐认为,体育是人的全部才能和潜能获得发展的基础,是人的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的手段与内容,它的任务就是要把所有天赋的生理上的力量全部发展起来,同时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其它方面的天赋,使人能够和谐发展,而且,体育对身体和道德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4]。

3.2德育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中的作用

在团体项目中,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团队合作意识必不可少。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积极上进地汲取同伴的长处,从而达到取长补短,提升自身能力的目的,正是德育注重的重要方面。总体来看,随着时间推移,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着德育,整个团队会更具向心力和凝聚力,团队成员也能自觉、有效率地共同合作。

3.3德育的人文精神

首先,德育的人文精神肯定并尊重人的个性发展需要,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德育的人文精神可以促进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实现两者结合;另外,它还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应和社会规范性统一起来。德育寓于体育教学,促使体育教学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能使学生拥有积极的理想信念,能够感受自我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

3.4德育彰显时代需求

如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学校正是最佳的场所,德育强调以德育人,符合时代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和谐、爱国、诚信、友善,能在德育中较好的实现,因此,德育在体育教学中一直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

3.5德育与体育教学的相互作用

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学生通过进行体育锻炼与其他同伴彼此交流,可见,体育教学有着较强的动态性、开放性、社会性等特点。竞争是生命的本性,更是体育的灵魂,正是这种极具竞争性的体育运动,能很好地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进取心,学生能以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体育教学不能仅仅依靠体育本身的特性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通过德育强调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作用于体育教学,更能规范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4体育教学中德育发展阻滞的因素

4.1德育目标不清晰,体育理论课重传授动作理论知识和技能,轻德育教化

一方面,中小学体育课的课时是有限的,当遇到恶劣天气不能外出活动,只能进行理论课教学,有的学校的体育课会被其他课程老师占用,很少会有体育补课的情形,而且体育外堂课大多都是按照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四个部分进行授课,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传授动作技能,很难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融入德育内容。另一方面德育教学方法有偏差。比如,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会采用批评处罚的方式,对于轻微违纪的学生,老师会当场指出其错误行为,言语犀利;对于没有认真听取老师教导的学生,体育教师会和学生进行肢体冲突,对违纪学生的心理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体育教师在学生自由练习技术动作时,没能及时表扬表现优异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有所降低。

4.2学校领导的执行力方面

目前,依旧存在着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现象,或者只是把体育课看作是单纯的体育活动,只要能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就无需将人力、物力和财力花费在体育教学方面,可见,领导的有效执行力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乃至影响德育工作的开展。学校领导自身不热爱体育,不能积极评价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作用,

4.3体育教师素养水平

体育教学中的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过程,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更多的是情感、态度和意见等方面,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各自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心理感受、体育态度和价值判断都会对对方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作用。

5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培养的方法

5.1丰富和完善体育活动中德育的内容

首先,体育教师容易忽略对学生在做人方面的教育,课堂上的违纪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学校体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教师着重教育学生先学会做人,爱自己,更要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其次,指导学生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可以通过集体项目的学习,进行集体游戏,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另外,教育学生顽强拼搏。在体育教学的理论课中,以专题的形式讲述一些优秀运动员或者身边的普通人顽强拼搏的事例,久而久之,学生自身会意识到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重要性。教师在实践课中,通过耐力跑、障碍跑等,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通过体育发展史、体育文化等理论知识的简单讲解,帮助学生树立基本的体育思想。学者曾晓玲认为,根据体育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课堂常规要求之中;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身体操练之中;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集体活动之中;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竞争交往中[5]。

5.2合理运用“明星”效应

5.2.1教师的效应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育人首先育己。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为人师表,穿着得体,给学生以严谨、认真的外在形象。更为重要的是,体育教师必须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等,严格要求自己,必须具备内在的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产生积极效应。

5.2.2体育名人效应

可以利用体育单项项目中的众所周知的名人事迹,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比如,在跨栏教学中,通过讲解优秀运动员刘翔的事迹,激励学生锻炼身体,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2015年,体坛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准备中应多方面关注相关新闻,下载相关视频,做好充足准备,当遇到恶劣天气不能进行外堂课的教学时,也可以进行内堂课的教学,体育教师完全可以借助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活动这个舞台,使体育的力量得以在学生中很好的传播,促使学生以体育明星为榜样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5.3注重提高体育物质文化层面

校园体育文化包括校物质层面的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和制度方面的文化,在这三者中,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是其他两者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基本保障,使得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学校领导应积极认识到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关系到学生能否以饱满的姿态参加体育运动并热爱体育,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方面,学校领导可以发挥其强有力的决策作用,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投入一定的经费,统筹协调各个部门,另外,学校领导应与体育教师相互沟通,认真听取体育教师的建议,尽可能地在实际操作方面达成共识,促使体育教师更有动力投入到工作中。

5.4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校园足球的开展来进行德育教育

足球运动需要团队合作和配合,在集体项目中,既能发挥自身的实力水平,又能与同伴相互协作,是实施德育的良好的载体。大力发展足球是让学校体育振兴的一个可行有效的突破口,当校园足球得到良好开展时,进而可以延伸到发展校园篮球和校园排球,紧接着羽毛球、乒乓球、体操、网球、武术、跆拳道、健美操等等,根据各地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还可以发展特色项目,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振兴足球提升至“国策”高度,2015年,国家发布了《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借助这个大环境,在已经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学校也应将着眼点放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一方面,加强足球课程建设,在体育教学的教材设置上,在保留原有的基本的足球技术动作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成长、发展,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另一方面,学者冯军政认为,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竞赛,各种体育竞赛中既有着激烈的竞争,也有着较强的德育教育的因素[6]。因此,积极开展校内的足球竞赛活动,在有可靠的人身安全的保障下,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足球比赛。

6结论与建议

从长远来看,体育教学和德育的结合,正是学校体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我们既要认识到清除认识到学校体育的需求和发展,更要依据时代发展丰富德育的内容,促进学校体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学者孙振武指出,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所代表的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和情怀是学校体育和德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创新之举[7]。开展高质、有效的体育教学,是我们今后需要为之努力的。

参考文献:

[1]龚坚,蒋至兰.论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1611-1613.

[2]陈立国.在体育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05,9:52-53.

[3]余静,李新卫,余涛.基于德育价值的高校校园体育活动体系的构建.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5):92.

[4]黄贵,苏永骏.裴斯泰洛奇体育思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1):35.

[5]曾小玲.论学校体育中的德育教育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1):128.

[6]冯军政.浅析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当代体育科技.2013,3(12):66-68.

[7]孙振武,孙晓燕.探索学校体育与德育教育结合的发展路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387.

Analysis on the Perme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P.E. Teaching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273165

李晓然

Li Xiaoran

摘要:学校体育在传授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和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在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具体到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更应重视立德树人,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渗透着德育。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简要论述了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功能与现实意义,指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德育实践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

Abstract:While imparting sports knowledge, skills and promoting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lso actively cultivates and develops students’ morality.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are the basic tasks of education. In practic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E. teaching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permeat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various aspects of teaching. With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paper giv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mor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P.E.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ways of practicing moral education in P.E. teaching.

Key words:middle school sports;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permeation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5.03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5-0068-3

作者简介:李晓然(1991-),女,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School of Sports Scienc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 Shandong, China.

猜你喜欢
中学体育渗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