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学纪
摘 要:新课程对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需要彻底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自己当成知识的引导者。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氛围,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程;导课方式;问题情境;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对学生的语言形成、素质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接收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勤于思考、善于发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从三个方面阐述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一、通过不同的导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平台,因此,我们要把握好课堂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进行有趣的课堂导入,这样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焦点集中到讲台上,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长城的故事”这一单元,在上课之前,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有关长城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影片的介绍对长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进行课文的讲解。再比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一单元,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成长愿望,谈谈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不管学生的答案如何,教师都需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延展并对他们加以鼓励。由于小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教师在夸奖学生的时候,他们会获得一种满足感,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会为了再次获得老师的肯定而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课文的讲解了,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不妨多联系生活,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假如自己遇到同样的事情该怎么办。比如:《病房里的故事》这节课,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有谁可以描述一下现在窗外的景物呢?吉姆通过窗户看到了什么?大卫看到了什么?分别在什么地方?如果你是大卫,你听了吉姆的描述,你会怎么想呢?现在假如你在病床上,你从窗户向外看能看到什么呢?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学生找答案、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就得到了锻炼,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加强。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挑选出几个学生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在一旁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揣摩吉姆和大卫的心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三、合作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新鲜,进而引起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我们不妨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正如上文提到的例子,我们也可以把这些问题交给小组,让小组讨论问题的答案,然后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人回答问题。另外,教师也可以把小组学习当成一个学习单位,在每次考试过后或者讲解课后习题的时候,都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让同组内的学生给学生进行讲解,最后对于小组内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进行讲解,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为了增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我们可以采用小组答题的方式进行复习。在一个单元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拼音或者词组,让学生写出正确的字,然后统计小组中写对的人数,写对人数多的小组可以积分,题目可以设置成十道题或者更多,最后统计每个小组写对字数的总量并进行比较。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让小组内的学生互相监督、互相督促。并且,以活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复习、检验,学生乐于参加,这样做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课堂教学不但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和生命力。我们相信,只有改变教学观念,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就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参考文献:
[1]九木草.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6).
[2]殷丰勤.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三部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5).
[3]刘兆宗.如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构建和谐的小学语文课堂: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学生及教学资源间关系的变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