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探析

2016-11-28 01:49程晓荣赵惠兰袁和金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计算机专业

程晓荣?赵惠兰?袁和金

摘 要:本文从核心课程建设、专业综合建设、教学改革方法与手段、创新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研讨。对计算机不同专业的教学工作进行了科学的规划,总结并凝练了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措施,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以及教学质量评价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华北电力大学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核心课程建设;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一、引言

现如今,不断涌现的计算机新兴热门应用领域,迫切需要既懂专业基础知识,又懂专业前沿技术的复合型计算机高级人才。因此有必要针对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进行改革,与时俱进,从而使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够很好地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加强对系统设计和应用能力培养的整体考虑,以形成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知识体系及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系统设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系全体教师按照学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精神开展了研究,明确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内涵及意义,转变了教师的思想观念,振奋了精神,增强了紧迫感和危机意识,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突破口,从核心课程建设、专业综合建设、教学改革方法与手段、创新实践、创新创业、创新竞赛、学生社团、俱乐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深入研讨,围绕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计算机不同专业的教学工作进行了科学的规划,总结、凝练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措施,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以及教学质量评价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分层次实施面向普适性和面向拔尖性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划。

二、夯实课程与教学建设

1.系统地重构和整合课程教学体系。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系结合2013版培养方案系统地整合和重构了课程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创新理念,强调内涵建设,科学划分实践课程模块。融入当前计算机领域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强化电力行业特色课程的配置,研究并重新编写了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新增了实验教学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2.加强课程群和教师团队建设。根据教师的兴趣、特长和专业优化教师配备模式,对教师团队和课程配置进行合理的规划。按照课程特点和课程群,对核心课程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团队进行重新规划,优化实践教师队伍的课程群配置,以专业负责人、教授为课程建设的牵头人。成立仿真机器人、物联网、移动终端创新实践指导小组,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创新大赛,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形成科研、教学、育人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普适性创新人才培养。

3.开展研究性教学。开展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工作,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满足普适性人才培养需求。通过课堂教学理念和创新思想的交流和探讨,可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学生创新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1.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平台。自2008年开始,在教育部修购基金项目和大学重大教改项目等资金的大力支持下,计算机系实验中心分别进行了《计算机系新专业实验室建设一期、二期》《软件工程实践平台》《信息安全综合实验与实训平台建设》《网络综合实验室建设》《计算机系创新实验基地》等实验室建设和创新实践平台建设,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环境和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建成了在国内高校处于领先水平的创新型、工程化的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实训和网络综合实践等四大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并与IBM(中国)合作开拓新路,以一种“工程化”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人才的培养模式,与IBM(中国)公司建立了课程认证和培训的长期合作计划,已经形成常态化的机制,开拓了一条与企业和国际接轨的新渠道。并借助网络综合平台和联邦实验室开展互联网关系平台,与教育部多所985院校共享网络资源,将实践能力培养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看齐,为创新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门课程在这些高水平平台上开设相应的综合性实验、实训等项目,超过90%的学生通过课程项目拿到了IBM公司颁发的课程认证证书,实现了对所有学生的普适性人才创新培养,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

2.发挥指导创新创业项目、科技创新竞赛优势。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成为集体项目及一种风尚。通过承办校计算机应用大赛及参与指导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实现对拔尖性人才及前30%的优秀人才的创新培养。在指导教师团队建设上注重稳定队伍、合力集中、逐年增力,参与教师涉及面广,研究形成稳定的指导队伍。

3.师生协同创新形成一种常态机制。师生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将教学规律与行业特点相结合,人才培养强调以课堂理论为基础,以课外真实项目实践为引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激发青年学生的自主创新热情。指导老师结合行业特点及每位同学的个体差异为其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学生提前了解并适应行业的各种层次需求,探索出高级创新人才培养手段。人才培养过程中鼓励学生参加我校教师指导的竞赛和项目实践,学生可参加老师的多项科研项目,成立学生工作组,使师生协同创新形成一种常态机制。以我校为例:优秀的学生工作组成员,毕业后多方面发展迅速,有的进入微软、Intel、Illumina、百度、腾讯、阿里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有的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业能力并有所成就,他们的成功也为后来的同学起到了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实现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4.引企业进校园创造创新创业平台。积极探索与企业联合进行创新培养的模式,能真正实现创新创业培养。以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系为例,2014年计算机系和相关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书,成立了学生实体——飞龙俱乐部,部分老师主研的项目已经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并为学生提供创业资金资助,俱乐部已经入住保定中关村软件园,将项目合作等落实到实处,践行了国家对学生创业的指导精神。

三、总结

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建设,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实现了对普适性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创新培养。今后将以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及电力行业发展要求为立足点,以系统性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突出“大电力”行业特色,凝练专业方向,优化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育资源配置,创建高层次创新型工程师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完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使学生具备系统分析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彰显特色方向和优势,提高办学质量,构建卓越的培养体系及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

参考文献:

[1]高林.《关于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解读[J].计算机教育,2013(20):58-64.

[2]孔宪君.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使命与计算机教育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1):12-16.

[3]张荣国,李富萍,等.高校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9):64-67.

[4] 袁开榜.创新是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基石[J].计算机教育,2012(11):130-135.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计算机专业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基于专业方向课程群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CDIO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