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朦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音乐教学能够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中,音乐教学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贯彻我国素质教育方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针对遇到的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解决问题。
关键词:音乐教育;基础教育;学生审美
我国音乐教育在中小学基础教学过程中,有着鲜明独特的手法、方式,其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 成为其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学科。贯穿于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会给学生的情操予以陶冶,带给他们美的启迪和善的引导。音乐教育可使美再慢慢地渗透到学生内心, 对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起着重要作用。
一、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尽管教师已开始注意到基础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忘记了音乐教育的真正内涵。这造成的结果是音乐课根本就得不到重视(我国基础教育音乐课为必修课,但与欧洲的“大八门”之一的音乐教育课不能比。在中国的许多地区,音乐教育课的开课并不能真正落实),把基础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当成专业音乐教育,进行狂热地追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是“是个什么都不像”。基于这样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好好想一下音乐这门课程的真正教法。欧洲曾在2009年音乐教育年会上对音乐教育的目的进行详细而深入的讨论,参会者全都认为音乐是走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大门的必经之路,虽然音乐本身和这些领域无关。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应先使自身明确教育的目的,深刻地理解欧洲音乐教育年会上提出的“音乐开启心灵的”一语的含义。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专业,它首先是人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讲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学生们的内心思想、世界以及社会生活等,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比较大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愉悦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初步鉴赏、创造能力等,教会学生如何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达到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的目的。
二、学生审美认识
在艺术各个专业中,旋律性是第一的,它主要就是让学生用耳朵去听辨、用内心去感知音乐的主要旋律,能够达到对音乐有较好的认识和掌握,品味、发现、感受、运用美的能力也会得到较大的提高。认知在基础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学生的世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的审美情趣能被有效地激发出来,使学生对社会生活态度能有充分的认识,在音乐中能够认知自我价值。
1.审美意识的形成。从美学角度来分析,只有审美、趣味不会被左右,在品味过程中能体验美的生命力,长此以往,孩子才会有能力去感知美。在认知审美评价的引导下,我们要将主旋律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2.更高的音乐审美意识特征。更高的音乐审美意识是向上和充实的,感知能力的提高将我们的内心体验和内在动机都有一个充分的展现。一个孩子内心对音乐旋律所建立的认识,与孩子大脑的强化认知和对问题的感知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对基础教学的传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用优美的音符把孩子带进主旋律的意境之中,能够使孩子在无意识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培养更高雅的音乐情趣,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美育教育的特点
在音乐教学进行时,聆听音乐的主旋律和旋律性教学被视作基础教学中,培养孩子音乐辨知美的有效方法。聆听音乐主旋律能更有效、更便捷地辨知美,这是最好的过程。辩知美是以体验主旋律与认知美的角度为主要过程展开的。艺术作品无论是从作品的技法以及作者的内心世界来说,都和文学素材有一定的关系。那么丰富多彩且优秀的音乐作品对于理解音乐有着更为直接的作用。文化艺术修养对于音乐理解的作用非常重要,其中也涵盖着无主题音乐旋律。在中小学生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感知主旋律的作用是体验美的关键所在,学生加强生活体验,非常有益于深入理解音乐作品,利于深刻领悟音乐作品中的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 王治.背景音乐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中),2013(3).
[2] 李宁宁,贾德梅,李洪玉.背景音乐对学习的影响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6(5).
[3] 吴爱兰.背景音乐在英语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医学教育,1998(3).
[4] 汤超颖,范一好.构建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理论的新体系——评《儿童创造教育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3).
[5] 杨荔.音乐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评《音乐教育与教学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