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研究综述

2016-11-28 01:49郑永利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师德高校

郑永利

摘 要:相较于受到多学科广泛关注的一般性师德研究,思政课教师特有的师德研究属于较新的课题。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内涵及规范;加强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水平和建设的影响因素;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特殊性研究较弱;缺乏一线调查;重复研究多等。

关键词:高校;思政理论教师;师德;研究综述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研究的总体概况

师德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关学科及研究领域成果颇多。2005年以前的师德研究主要是对高校教师师德的共性研究,并没有涉及某门具体课程教师特有的师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也不例外,对其教师的个性师德研究几乎没有。

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意见》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的高度肯定引发了国内学者对讲授这门课的教师师德的关注,2005年以后国内学者开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问题,但它仍是相对较新的研究课题。

由于师德和教师职业道德有时互用,所以在分析文章时二者皆加以考虑。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为篇名进行搜索,共搜索到相关论文9篇和15篇(剔除掉二者相互重合的部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早期文章的作者倾向于使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作为篇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大多开始采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作为篇名;以“职业道德”为篇名的文章无一来源于核心期刊,以“师德”为篇名的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加。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为篇名在博硕士论文库中进行搜索,仅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1篇硕士论文,截止笔者搜索时间,还没有出版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的学术专著。

从目前高校师德研究队伍来看,以高校和研究机构中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学者和学生为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特殊性的关注范围还有待扩大。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师德研究主要内容

现有高校思政理论课师德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师德内涵及规范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的内涵(规范),几乎所有的学者一致认为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一分子的思政课教师首先应该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又因为他们承担着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特殊责任,对他们还提出了更为特殊、更加严格的师德要求。在具体的要求上各位学者的观点各不相同。

大部分学者根据自己的认知,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特殊性做了具体规定。张雷声认为:“对师德的理解还必须进一步深入到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方面:首先是理想、事业。其次是人生态度。最后是行为准则、价值体系,要合乎道德要求,要有道德风范。”

顾晓静等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的特殊性表现在:“第一,坚定信仰,忠诚事业。第二,教书育人,培养新人。第三,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第四,终身学习,与时俱进。”

白立娟认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应该遵循一系列的师德规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诚实明理、严谨教学。”

有些学者并没有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具体规范,而是通过不同角度的逻辑划分阐释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特殊性。

张小秋等根据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规范内容的结构划分阐释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特殊性,他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内容是一个呈阶梯状的结构体系,由公民的基本道德、普通劳动者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特殊师德构成。”

曲澎通过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形成因素和客观结果的分析阐释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特殊性,并认为思政课教师,“确立师德的前提是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同;师德生成的过程——从职业到事业的升华;师德的根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师德的情感基础——用真情和真心对待学生;师德的客观效果——入情、入理、入脑、入心”。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已有的文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论述并不多。学者们论述其重要性的角度大致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

从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微观角度论述,高林认为其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白立娟认为:“要想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得到体现,思想政治教师的身教与言教同样重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很重要。”

从师德建设对教育质量影响的中观角度论述,田春园认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高校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

从师德建设对教师、学校乃至社会影响的宏观角度论述,董文认为,“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践行‘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之要求、实施‘以德治校之环节、提高办学水平之需要、教师全面发展之根本”。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德建设现状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现状,学者们普遍坚持思政课教师师德主流是好的这一立场,认为他们政治信仰坚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等,同时也承认部分教师存在着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师德建设现状的归纳主要从微观的教师师德自身及宏观教师自身、师德建设机制等一列因素来论述。

首先是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虽然学者们对教师师德存在问题的具体表述不同,但大体都是从教师思想信念、职业精神及师生关系三方面来论述的。孙登敏认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信仰信念不坚定,二是敬业精神不强,不热爱、不安心本职工作,三是师表意识淡薄,在学生面前不严格要求自己,行为不自尊,言语不检点,甚至牢骚满腹,忘记了教书育人的职责。”贾秀莲认为主要是“忽视理想信念,职业修养不够;敬业精神不足,忽视师表形象的塑造;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不能妥善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高林认为:“缺乏扎实的理论修养,思想政治意识淡薄;缺乏清晰的思想认识,对自己工作定位不准确;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功利思想严重;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不能做到为人师表;缺乏合作精神。”

董文的硕士学位论文除了考虑思政课教师师德失范这一现状层面外,还从师德建设机制、师德研究等更宏观的层面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他认为当前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困惑与行为失范现象突出,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的滞后与缺位,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制度脱离时代特点,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实效性缺乏”。

4.高校师德水平和建设的影响因素

对于影响师德水平和师德建设的原因,学者们主要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三个层面进行综合探究。顾晓静等从“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高校对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三方面分析了原因。庄文娟则认为原因是“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影响;高校对思政课教师激励约束和考核机制不健全;部分思政课教师的个人理论修养不足。”

吴昊等将其进一步归结为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两个层面,田春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提出师德建设的现状是因为教师“缺乏扎实的理论修养,缺乏清晰的思想认识,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不能做到为人师表,缺乏合作精神”。

5.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途径

为了改善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现状,学者们积极探讨解决师德问题的对策和途径。绝大多数学者的对策建议从社会环境、学校、教师自身这三方面提出,如董文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提出要“构建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建设、创新制度建设、强化自我教育建设”。

有学者从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两个方面寻求解决途径。如田春园认为要“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规范机制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律机制”。

还有的学者从教师个人角度论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途径,如孙登敏认为通过“坚定政治信念,爱岗敬业,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可加强师德建设。

除了学者们普遍认为的途径外,张雷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规范及其建设》一文中则特别强调了反教育腐败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并深入人心,有学者开始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关系,蔡娟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一文中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及具体的实现路径,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新视角。

三、研究现状的不足

目前,学术界对高校思政理论教师师德建设比较重视,研究成果逐渐增多,研究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这一点从近些年核心期刊来源文章数量逐年上升可以看出。上述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前期探索对解决目前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师德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针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这一群体的师德研究仍较为分散,专著甚少,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研究。本人认为其研究不足主要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特殊性研究较弱。已有文章中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内涵的定义很少是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性质和特点提出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内涵是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前提,对其定义的特殊性不明确,影响到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问题探讨的理论深度。

其次,缺乏一线调查。有效的解决路径来源于实践和对现状的清晰把握。由于师德问题属于非实体的意识领域,难以量化,使得目前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现状的研究大多来自作者对自身知识、经验体系的描述,缺乏深入一线的调查研究,而这种方式不够准确,容易造成以偏概全或夸大问题。

最后,重复性研究较多。在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有较为一致认识的基础上,学者们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对策和思路,但是这些研究成果重复性强且在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弱。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等组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张雷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规范及其建设[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3).

[3]顾晓静,马安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4]白立娟.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修养[J].改革与开放,2011(10).

[5]张晓秋, 王立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诠释[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

[6]曲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

[7]高林. 师生关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

[8]田春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1(15).

[9]董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10]孙登敏. 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7).

[11]贾秀莲. 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5(15).

[12]蔡娟.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师德高校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