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芝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小学,河北 保定 072150)
随心所“语”对写作水平的影响
梁建芝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小学,河北 保定 072150)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涵盖了语文教学体系中的“听说读写”各项技能,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要让学生达到随心所欲的利用词汇、典故、修辞等方式,达到随心所“语”的境界,并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就需要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做好相应地语言积累和技巧掌握。本文以下针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地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写作水平;语言积累;语文教学;写作能力
如何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写作能力不仅影响着学习活动中的考试考核,更影响到学生日后在工作学习中的表达。同样一件事情的描述,如何才能更加出彩?一方面需要落实培养学生累计语言材料,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表达。写作的水平高低和语言材料积累的多寡是有密切关系的。
能够随心所“语”是一种很高的表达境界,表达作者可以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具有非常熟练的语言表达技巧。将这一理念进行转化,事实上包括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写作技巧的掌握。
(一)写作素材的积累。言之有物,言之不尽,是写作的基础状态。写作和建筑一样,都需要一定的材料堆砌,否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脑海中一片空白,想要表达言之无物,那么写作的过程就如同是挤牙膏一样,无论怎么去搜肠刮肚,最终也难免是凑字之嫌。而且写出的东西也往往较为苍白无力,缺乏生动性。
(二)写作技巧的掌握。写作技巧就如同是建筑的技术,同样的材料准备,在不同人的手中,所形成的内容也不一样。例如一些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同样的材料写作形式,可以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写出的文章行云流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相反,如果写作能力较差,就算给在完善的资料和写作提纲,做出来的东西也索然无味。
写作能力的提升,本质上就是学生在写作素材、写作技巧方面的综合掌控能力,是一种潜在的心理训练。最高的境界就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表达力驾驭能力,从而实现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掌握课本词汇,注重日常积累。词汇是语言表达的主要材料。通过积累词汇,丰富学生的语言,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所谓“胸藏万汇凭吞吐。”通过掌握课本词汇积累语言,让学生“胸藏万汇”,把大量的词汇识记在心,吞吐自由。语文词汇,因其感情色彩、使用限制和词语搭配关系的特殊性,必须学会运用,才能说掌握了该词汇。在具体教学中,笔者经常让学生做连词成一段话的训练,利用词语的特殊连贯性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积累运用词汇,并从中发现错误,集中加以纠正,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在作文和讲话中经常使用学过的词汇,对这样的学生及时表扬,让学生觉得课本上的词语是听得见、用得着、易理解、能运用的,从而加深词语印象,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其掌握词汇的信心和兴趣。
(二)强化诵读教育,积累语言应用。加强熟读和背诵,是积累语言、提高作文水平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学生如果能对语言文字做成千上万次的重复,那么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就能在头脑中固定下来,就能在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学生使用起来就能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其次,课内外的名家名篇,语言规范、用词准确、文句优美、行文畅达、通过背诵,可以培养语感。而熟读、背诵的东西多了,脑海中贮存了丰富的字词、句式、行文气势等知识,在有表达需要时,就会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相反,学生对精词妙语、佳段名篇等不加积累,写作时,脑子里就会一片空白,表达时就会语言干瘪,言不由衷;因此,加强熟读和背诵是语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
学生正处于记忆能力飞速发展时期,如果能在脑子里牢牢储存二、三百篇古今美文,那么在平时的写作中,就会少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了。因此,经常举办诗歌朗诵比赛以促进课内外诗歌的教学,激发学生熟读和背诵的热情。
(三) 扩大课外阅读,扩展学生视野。从书本或教师处获得的资源毕竟有限,而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语言积累途径。宋代教育家朱熹曾在《观书有感》一诗中写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的观点就是,只有不断地补充,才能保障水渠的质量——清如许;而通过不断地补充,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扩展自身的视野。阅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师应该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地给学生开列阅读书目。
(四)强化写作训练,强调学以致用。“光说不练假把式”,写作也是一样的,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实现丰富语言的应用。有的学生积累语言量多,但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素材的记忆时间并不是永久性的。加上语言信息理解不充分,并且运用机会少。而大量的写作可以在头脑中建立起多方面的语言信息联系,并进一步加强对库存语言的理解、记忆与运用,就像把“无数的点构成线一样”。久而久之,自然会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把收进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大量的练笔,还可以促使学生大脑内的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从而加大语言周转的密度,促使学生的写作语言由量变到质变。
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语言锻炼,在开展的过程中,除了注意日常的积累和灵活的运用之外,同样也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考量,不能过分要求或强调某一类形式,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这样进一步地开阔学生的思维,激活本身所沉淀的语言魅力。
参考文献:
[1]耿红卫,张丽娟.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理性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2:113-115.
[2]姚林群.中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要素、水平及指标[J].课程·教材·教法,2013,03:69-75.
[3]王淑兰.妙笔生花 灵动生动写作——再探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4,21:121.
[4]王静.对初中语文写作训练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2:19-20.
[5]董蓓菲.“全语文”教学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5,07:53-56+17.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