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妍(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论电影《道士下山》的深层意义
赵妍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摘要:《道士下山》是导演陈凯歌继《无极》之后对奇幻电影的又一尝试。这部电影讲述了小道士何安下离开道观后在红尘凡间的各种经历,通过这些经历他最后悟到了许多关于人生的道理,看懂了人生,最后明白了罗隐师父让他下山的真正目的,只有经历了红尘中的善恶是非,才能领悟真正的大道真谛。《道士下山》这部历时三年制作的大电影,寄予了导演陈凯歌很多的精神和理想,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武侠精神以及现代社会的深层思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武侠精神;现代社会
一门之隔,两个世界,门内是道观道教,门外是繁华世界,何安下走进纷繁红尘中,感悟并体验着周围的人生,看到了人性中的贪念欲念恶念,如何使自己摆脱这些罪恶,从而得到道德上的升华?电影通过如松长老、周西宇等人物之口逐渐启迪观众,放下内心的邪恶,追求道德的完美。电影并不是运用一种浅显的说教来达到教育目的,而是通过中国传统文化道教和佛教的思想来表达电影的主题——摒弃恶念,学会宽容。
(一)道教。
道教是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信奉清静无为,见素抱朴的思想,老子和庄子是道教的重要代表。道教起源于春秋时期,之后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完善,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国民性格等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道德经》作为道教的经典文本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1.阴阳结合。
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种属性,“阳类”代表了积极,活泼,主动,“阴类”代表了消极,内敛,被动。为了保持事物的平衡稳定,阴阳两种属性总是在不断相互转化,互相牵制,而当这两种属性不再能互相牵制时,事物就会出现变化。
在电影中当彭七子与周西宇打架时出现过一次阴阳图,周西宇利用阴阳原理练成的武功制服了彭七子。第二次有关阴阳的出现是周西宇给何安下讲述猿击术的奥秘时,提到了阴阳理论,他说“这个世界很奇妙,有阴就有阳,有太阳,就有月亮,所有的植物都崇拜太阳,大树的年轮就是太阳的模样,花儿永远都朝太阳开放,而所有的动物,都在追随月亮,动物总是在夜间活动,月亮一圆,它们都高兴起来,人也是动物,身上唯一太阳的痕迹,就是眼睛,可惜我们只会用眼睛彼此仇视。”在人的身上,我们很自然的带有月亮阴性的属性,但我们的眼睛透过阳光能够发现阳性的特征,我们在夜间生长,但在白天彼此仇恨,因此猿击术这门武功就是要利用猿的优势来克服人类的缺陷,得到阳光的智慧和力量。我们的眼睛在阳光下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得到一种光明和启迪。
2.慈悲宽容。
体道法天,济度众生,表现了道教的慈悲为怀,何安下找周西宇拜师学艺时,周西宇故意洒落了很多桃花瓣让何安下去扫,但何安下去找周西宇说这么多花瓣是扫不完的,周西宇就说“地上的落叶就像世间的烦恼,是不是要天天扫,扫着扫着,你是不是就有了耐心,扫不完,慢慢扫,看到万物凋零,懂得了慈悲。”何安下下山后做过几件坏事,将玉珍和崔道融的船凿沉,到道观抢功德箱,和王香凝在一起,在他自己亲自经历过这些事之后,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渐渐就有了自己的认识,找到自己的心,宽容待人。
(二)佛教。
佛教起源于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意义在于寻求道德和心灵的净化,超越生死,把烦恼看淡,最后得到解脱,是一种超然于物外的生活态度,一切痛苦和磨难都不必放在心上,无欲无求,无私无畏。但佛教并不是一种消极避世的宗教,而是一种积极入世,给人希望的宗教,把烦恼抛开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1.心灵善恶。
其次,消费者在购物时除了关注商品品牌与品质,还应了解商品价格构成,清楚分析自己可以获得的收益,慎重选择商家和产品。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可知,消费者在不同标价方式下作出的不同策略选择会使自己获得不同的收益,在不包税价下选择购买单件或使订单总额小于2,000元,以及在包税价下选择购买套装,都会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收益。问卷调查结果虽显示,过半数的调查对象都会做出与模型结论完全相符或部分相符的选择,但仍有一部分调查对象无法做出最利于自己的购物策略选择。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并不知道或不关心自身收益的差别,这就给了线上零售商从关税方面赚取多余利润的机会。
小道士何安下第一次来到红尘凡间,感到这里的生活与在道观截然不同,他以前建构的道德伦理体系彻底坍塌,他下山后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他找不到了自己的心,也不知道把自己搁到哪儿。玉珍与崔道融偷情,崔道融杀死了他的亲生哥哥,而何安下也直接促成了玉珍和崔道融的死亡,何安下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错,但他却感到心慌,如松长老问他都是杀人,他不对,你就对了?你做的事是行善还是作恶?何安下开始困惑,究竟什么才是对的?难道不为师父报仇么?他和王香凝的事情,也让他开始思考帮助她是出于慈悲还是淫邪。他和彭七子吃了毒肉后,他找到了自己的一颗心,但这颗心里充满了恶念,这个恶念驱使他去偷功德箱,他在跪遍了天地万物后,仍然无法安定自己心中的恶念。心灵的善恶不是别人对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对于事情正确与否的判断。《道士下山》这部电影看似是何安下在红尘中行走,但真正的意义是何安下在行走心灵的江湖,他在寻找着他内心的善与恶,对与错。
2.生死轮回。
周西宇被彭七子开枪打死后,一直有一口气咽不下去,何安下带他找到如松师父以求解脱,如松师父说了一段话,周西宇才释怀,“命运就像瓢一样,触着即转,上天于我们就是那掷瓢的手,要是悟到生死轮回,无非花开花落,一切都不过是随缘而转。”何安下经历了两个师父的死亡,从中也悟到了很多关于生存的道理、体会到人心的复杂,社会不同于道观,总是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何安下的心灵将何去何从,他能否找到他内心道德的善 良,在正确的道路走下去,这既是何安下的选择也是影片给予我们的思考。
无论是武侠小说还是武侠电影,都是作者构建的一个虚拟的世界,各门派有自己的门规、家法,但都无一例外信奉侠义精神,惩恶扬善,扶贫济困,路见不平,行侠仗义,注重信义等,金庸先生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对于武侠精神的最高总结,也是武侠之所以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但在电影《道士下山》中,这些精神都被彻底颠覆,反映了武侠的没落,武林的解体和武学无处可逃的宿命。
1.道德的没落。
电影并没有塑造一个真正的武林英雄,也没有构建一个传统的武林世界,而是不断的展现每一个人物内心的黑暗与阴影。赵心川在和师父比武前就替师父买好了药酒,他是在想自己一定不会手下留情,师父一定会受伤,最后必然会输,之后在比武的过程中他不小心暴露了他偷学师父的武功九龙合璧,这种偷学的行为也是违背武林精神的。彭乾吾的行为更是为武林所不耻,先是从背后暗害徒弟,然后因为师父没有传给他猿击法而对周西宇一直记恨在心,多次想要杀害周西宇。而周西宇在师父传给他猿击法后,自恃自己武功高,自傲自大,认为得到秘籍理所当然,因此选择了离开,但多年的躲避终究逃不过宿命,他最后并没有躲开江湖,远离仇恨,结果还是死在了江湖上。这部电影的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一段江湖恩怨,但这段恩怨并不是门派之间的纷争,而是一场内乱,一场门派内部关于秘籍的争夺,原有的师徒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德伦理受到挑战,师兄弟之间互帮互助的亲密关系遭到破坏,所有这些都表现了武侠世界道德伦理的坍塌。
这部电影的背景是民国,民国时期社会混乱,各派军阀争先恐后的在政治的舞台上演一场场闹剧,中国也早已结束了冷兵器时代。随着枪炮进入中国,中国的功夫就不再起任何作用,这也是武侠功夫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周西宇的死亡正是武学衰败的最好证明。
2电影特技的使用。
《道士下山》不像《一代宗师》是真功夫的展示,而是电脑制作的结果,电脑制作一方面使电影更加充满一种视觉感,给观众带来一场真正的视听盛宴,但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展示了中国传统国粹的没落,中国的武侠电影只能依靠炫特技来吸引观众,维持其基本的发展,以港片真功夫为代表的武侠电影已经走向了它不可避免的终点。武学逐渐式微的趋势是在所难免。
(一)社会风气。
何安下下山后的整个经历是一场心灵的旅行,他逐渐放下自己内心的恶念欲念贪念,追求道德的完美,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是一个女孩在做双眼皮,何安下自然而又略带玩笑的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这句话看似说的很随意,但背后却隐喻着当代社会类似的社会现实,假的东西虽然可以一时遮蔽住人们的双眼,但却不能永远都蒙骗人们,纸里包不住火,假的东西总有露馅的一天。
王香凝到道观求子遇到何安下,何安下对她说求子应该到明光寺观音殿,王香凝却说“去了三年了,明天夜里还得去”,这句话说的虽然轻描淡写,但分量却很重,“明天夜里还得去”,为什么要晚上去寺院呢?寺院究竟是教化人的地方还是淫邪的所在?正如如松大师所说,“帮她是慈悲还是淫邪?”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影片开始崔道融为了一个戒指把祖辈留下的药店给卖了,他哥哥问他为什么要卖,他说“世界上哪儿有什么值得用心的事”,人活一辈子就为图个快乐。现代社会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为了一时的刺激和愉悦而丧失了自己,赌博吸毒在一开始可能只是为了好奇,但渐渐上瘾就一发不可收拾。所有的事情用心去做就能得到好的结果,可能结果不足以令人满意,但自己在做的过程中会领悟到很多道理。
(二)爱情婚姻。
影片中王香凝的出场虽然仅仅只有几分钟,但这个人物在电影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为了求子可谓是费劲心血,到观音殿去了三年,又到道观抽签,最后求助于何安下,她娘家的十几口人都靠着她丈夫家的供养,因此她生不出孩子在家中非常的没有地位。电影中的这个情节隐喻着当下社会中很多女孩儿妄想嫁入豪门的现象,她们以为嫁入豪门就解决了一切问题,不用发愁自己的吃穿用度,但这种依靠别人,不独立自主的生活终究会给自己带来不安定和不确定。婚姻关系应该是两个人经济相对平等的一种关系,依附和从属最后都会因为不平衡而导致破裂。因此女性在婚姻中一定要时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三)寻找自我。
在当前这个社会道德有些滑坡的时期,我们的心应该如何安放。何安下这个名字中就有着导演对于人类现实生存的深刻思考,自己的心在哪儿?到何处放下自己的心?如松大师说自己的心要自己去找。社会是复杂的,个人在社会中究竟如何生存和立身这是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处理,如何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仍旧保持最初的善良。影片最后说人生本就是上山下山,进入环境、适应环境,可能的话改变环境,但最重要的还是坚持自己,心定,心安。
(四)生存哲学。
在周西宇和彭乾吾比武时,彭乾吾说“防人之心不可无,”“无故加之而不怒”,何安下偷功德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向周西宇道歉,周西宇说“知错就好”,还有许多禅语都意在教育观众什么是善恶,“不图名,不图利,不抱怨”“不离不弃,不嗔不恨”“坏人猖獗,是因为好人沉默,而沉默也是一种作恶”,导演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俯视芸芸众生,运用旁白这一电影手法规劝观众,但自己该怎样在欲望利益充盈的社会生存,是自己的选择,电影只是提出一个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的方法,但真正解决问题的只有自己。
(一)影片风格。
陈凯歌曾经说:“电影导演最重要的是通过电影表现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真切感受和对时代特征的敏锐把握。”这是他从事电影的初心,也是电影的真正意义。现代的电影已无可避免的走入纯娱乐化的道路,在这个娱乐当道的时代,怎样制作中国的大片,怎样使电影既有意义又能娱乐观众,这是现代电影人应该做的重要功课。《道士下山》的拍摄历时三年,主创团队首次启用全国际化的合作团队,可谓是陈凯歌呕心沥血之作,虽然陈凯歌上一部电影《无极》遭人诟病,但陈凯歌仍旧努力不流于俗套,形成自己的风格。这部电影表现了一个现实的主题,但却采用了很多非现实的手法,比如荒诞的手法,何安下和彭七子吃了毒药后,脸部的变形和行为的失常;还有采用了动画的效果,周西宇在讲述猿击术时出现的动画,这些手法的运用使电影主题更加鲜明,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
(二)影片意义。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非常大,传统的主旋律电影、教育电影已不再能够吸引观众的视野,因此电影娱乐化,使观众轻松观影,在观影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已成为当今电影的主流。但电影在娱乐化的同时,也逐渐媚俗化,影片中充斥着肉欲的诱惑,无趣的搞笑、同性恋三角恋更是堆砌荧屏。陈凯歌作为中国的大导演力避这种低俗的形式和内容,使电影在娱乐观众的同时,将审美性、教育性、人文观念作为因素加入电影中,因此观众看完《道士下山》后,不是仅仅只觉得搞笑而已,而是能深刻体会到电影背后的深刻内涵。普希金说:“高尚的喜剧往往是接近于悲剧的”,好的电影是使我们在笑的同时,得到心灵的震撼和启迪。《道士下山》正是这样的电影。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武学精神、社会现实的角度对这部影片进行分析,表现了电影《道士下山》潜藏在娱乐夸张背后的真正文化意蕴,给予观众深刻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余莉.《道士下山》一部伪武侠电影[J].电影批评,2015,(5).
[2]列孚.不在激情的去江湖化[J].电影艺术,2010,(6).
[3]陈凯歌.我们最重视的是什么[J].电影评介,1988,(3).
[4]陈墨.少年的诗章——对陈凯歌电影的一种解读[J].当代电影,2006,(1).
[5]朗杰.浅析陈凯歌《道士下山》中的隐喻和象征[J].视听解读,2015,(10).
中图分类号:DF5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15-02
作者简介:赵妍(1991—),女,汉族,山西晋中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