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1)
公安院校普通专业擒拿格斗课程教学模式研究①
刘洋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1)
擒拿格斗课程教学是公安院校普通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难度较高的一个课程,该文通过对公安院校普通专业擒拿格斗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确定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进行教学质量以及教学难度的改进。
公安院校 普通专业擒拿格斗课程 教学模式研究
公安院校对于普通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能有较高的要求,主要原因就是普通专业学生所选择的职业特性就是社会治安的维系,在此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险情况,擒拿格斗的有效灵活应用能够较为从容地应对各种危险。而现今公安院校普通专业擒拿格斗课程教学的进展较为缓慢,为实际改变这一状况,使得未来社会稳定的维系进展更为顺利,就需要对公安院校普通专业擒拿格斗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探究分析。
擒拿格斗就是一套利用各种身法包括踢、拿、擒、避等来进行灵活防攻的综合实战技术。擒拿格斗对于动作的限制较少,对于动作的连贯性要求以及随机应变性要求较高,主要原因就是擒拿格斗是公安人员在工作进行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危险情况进行的对敌格斗,对敌的对象不同所应对的身法以及所应对的水平高低就各不相同。因此,其在讲求灵活性的同时也讲求力量和连贯性随机应变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实际做到击败对方的同时保护自我,进而达到出色完成任务的目标。公安人员接受较为系统较为全面的擒拿格斗课程教学是在公安院校内,擒拿格斗课程教学讲求的就是教学的严格性以及教学的目标明确性,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的主要方向就是实战能力及训练的程度,在此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创新的能力以及机敏的反应能力和变通性。擒拿格斗课程教学步骤以及内容的逐渐成型是建立在专业训练人员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于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都有较为明确的分析规定。主要阶段分为理论学习、基础擒拿格斗训练讲解练习、反复训练、战术讲解及具体操作讲解训练难度加深,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对擒拿格斗有一个概念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训练,能够使得训练的效果更为明显以及训练的科学性逐渐体现出来。擒拿格斗课程教学是公安院校的基础性课程之一,也是公安院校近几年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公安院校普通专业在擒拿格斗学习过程中需要全面地掌握擒拿格斗中的核心技术以及擒拿格斗的精髓,对于公安院校普通专业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要求也相对较高。公安院校普通专业擒拿格斗课程教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擒拿格斗对于学生的速度、力量、反应能力以及动作连贯性要求较高,因此擒拿格斗教学需要与其他训练相结合,学生擒拿格斗能力的提高能够进一步促进其他训练效率质量的提高,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擒拿格斗教学课程的研究能够使得学生在训练学习过程中有更多自我发挥、自我创新的空间,在此环境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思维变通性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对于其在实战中以及实际危险情况的应对中思路清晰、思考全面、沉着冷静,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使得任务完成得更为完美,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属性以及工作内容步调;学生擒拿格斗能力的提高,能够实际地为社会将来的秩序维护奠定相应的基础,使得社会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得到切实的控制,对于我国进一步稳定发展有实际的正面促进作用[1]。
公安院校普通专业擒拿格斗课程教学研究的时间较为漫长,研究的进展速度越来越慢,课程教学逐渐固定化,难以进一步改进,而同时出现的问题就是擒拿格斗教学的质量越来越低以及擒拿格斗教学的效率无法提高,学生擒拿格斗应用的能力较低以及擒拿格斗逐渐成为一套固定的动作,对于将来的实战应用以及实际的应对危险情况较为不利,不仅会对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会无法保证其他公民的人身安全。对于公安类型工作者提升自我形象较为不利,进一步使得公安工作进展较为不顺利。
3.1 理论教学模式占据的部分偏多
公安院校普通专业擒拿格斗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理论教学模式占据的比重较多,具体体现就是在擒拿格斗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部分的教学以及重视讲解式教学,对于擒拿格斗的基础性知识,以及擒拿格斗的应用方向、擒拿格斗的重要性进行全方位的讲解教学,对于擒拿格斗的基础性动作进行分解解说,主要目的是想让学生在对此了解全面的基础上进行实际的训练,达到训练的最佳效果,尽量缩短训练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但是这一情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擒拿格斗的力量、速度基础较为不稳固,实际的战斗过程中漏洞百出,实际的战斗过程中无法适应多变性动作以及杂乱性动作,无法对具体的情况进行理智分析以及进行时机的判断,造成学生的实战能力极弱,对于公安工作质量的提升较为不利。
3.2 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较为固定单一
公安院校普通专业擒拿格斗课程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就是其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步骤以及教学的方式较为固定,变通性缺乏以及较为单一,具体体现就是教学内容为一套较为固定的擒拿格斗术,学生根据分解出来的各个动作进行训练,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以及教师的示范进行重复练习,教学步骤的限定就是理论、动作解析、示范、训练重复进行,教学的方式就是教师主体式的教学,由于公安院校的严格教学原则以及性质,学生无法提出建议以及学生无法进行质疑,学生必须服从命令以及教学。这些情况导致的问题就是教师以及学校无法实际地把握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方向,改进研究方向也较为模糊,无法进行实际有效的改进。
3.3 教学教师对于教学规划较为不合理
教师在公安院校普通专业擒拿格斗课程教学中起着推动教学进展的作用,在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师对于教学的安排以及教学的规划较为不合理。其具体体现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进展计划过程中没有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没有在对擒拿格斗特性的理解之上开展,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对于教师安排的课程接受较为困难,学生不能在持续无法进步的前提下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对于学生擒拿格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极为不利。
4.1 训练强度较大,训练结合性提高
公安院校普通专业擒拿格斗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方向就是进行训练强度的加大,即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战训练,在实战训练中渗透理论教学,使得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同时需要与其他训练项目结合训练,主要就是与力量训练、反应能力训练以及速度训练相结合,主要就是通过在其他项目训练过程中提高这些能力,进而在擒拿格斗训练过程进展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擒拿格斗的训练效果成倍增加,进而使得擒拿格斗的训练质量得到实际的提高,进而促进其他训练项目的进展较为顺利[2]。
4.2 课程模式改进,课程变通性提高
对于课程教学中的内容、步骤、方法进行改进是公安院校普通专业擒拿格斗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另一个方向,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减少动作上的限制,加大对于动作的规范教学。在此过程中需要灵活地应用多媒体手段以及个别指导和整体指导的变换,进而减少教学过程中沉闷的氛围出现,以及加深学生对此的正确认识以及对此的兴趣产生,在规范动作的带领下自我进行连贯性动作的实际变化探究,达到较好的效果,使得学生对此的兴趣增加。
4.3 教师概念改进,课程实际性体现
教师概念的改进主要方向就是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擒拿格斗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就是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在此基础上使得教师主动了解学生,在具体信息指导下使得教师得出较为系统性的训练方式,并且能够根据该种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改进磨合,进而得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公安院校普通专业擒拿格斗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公安人员的格斗能力以及应对危险能力。
[1]李德祥,马洪.公安院校普通专业擒拿格斗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2(4):109-113.
[2]尹双双.试论公安院校擒拿格斗教学中的讲解与示范[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3):89-92.
G80-32
A
2095-2813(2016)03(b)-007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8.072
刘洋(1979—),男,汉,辽宁沈阳人,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培训部,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警务实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