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①

2016-11-28 13:15马奕南昌大学附属中学江西南昌330047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体育教师现状

马奕(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江西南昌 330047)



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①

马奕
(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江西南昌 330047)

摘 要:体育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着体育教学成果的好坏。所以,应提高对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视程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容忽视。该文以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以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体育教师进步与完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旨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体育教师 专业发展 现状 对策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体育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学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重要的突破口及重点工作。体育教师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任务,关乎我国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我党教育方针实现的关键。但是,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正面临许多的问题,因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体育教学的开展非常必要。

1 我国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1 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站在历史的角度分析,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5000年的漫漫历史,但是,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落后的体育观念,坚持传统的“重文轻武”的观念,致使人们对体育教学普遍存在一定的轻视感,影响我国的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并使得体育教师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存在一定的自卑感。

其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教兴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口号。所以,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之下,学校、家长以及学生普遍重视文化教学,忽视了体育教学,将体育教学处于一个边缘的位置,对体育教学的态度十分地不端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此外,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学生普遍将体育课程作为自我娱乐的课程,严重阻碍我国体育教学的顺利发展。

1.2 学校缺乏对体育教学认识

体育教学开展的重要场所是学校。作为体育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学校也逐渐地成为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出发点。但是,大多数学校并没有为体育教师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没有制定相应的体育教学专业发展的制度,同时没有创造出促进我国体育教学专业发展的条件及环境,此外,由于受到中高考升学制度的影响,学校、教师及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在文化学习中,甚至出现利用体育教学课堂来开展补课的现象,严重打击了体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并没有为体育教师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的氛围。此外,体育课主要是在室外进行,并需要借助大量的教学器材,但是,我国的中小学并没有全面地配置相应的教学器材,不能够发挥出体育教师所具有的能力,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1.3 体育教师缺乏职业认同

强烈的职业认同感能够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但是,现阶段的体育教学将体育教学仅仅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体育教师自身便认为自己的职业地位与其他的职业相比较低。所以,大多数的体育教师没有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并且严重忽视了对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由于缺乏对体育教学的热爱,在体育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师往往处于比较消极被动的状态。

1.4 体育教师个人素质较低

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增长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个人素质直接关系着体育教学的质量。但是,现阶段的体育教师忽视对自身专业的发展,认为自身的学历要求已经达到体育教学的要求,对体育教学存在较大的认知错误,缺乏提升自我专业素质的动力,没有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的改革与研究中去。

其次,部分体育教师将体育教育的功能进行简单化,将体育课程教学片面地认为是将运动技能教学进行重复,忽视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此外,某些体育教师将体育职业仅仅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没有从思想、情感方面提高对体育教学的职业的认同,在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功利性,此外,某些体育教师将体育教师职业作为未来职业规划的跳板,所以,会忽视对自身体育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其次,由于受到我国教学制度的影响,体育教学在学校处于比较边缘的位置,体育教师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过低的社会地位,大大降低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更无从谈起对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

1.5 体育教师的专业意识淡薄

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缺乏自主意识与动机,存在较大的被动性。体育教师在中高考制度的压力之下,大部分的教师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达标率与优秀率,往往重视学生中考的体育成绩,却严重忽视了培养自身的专业能力,致使体育教师的文化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缺乏进修与继续教育的意识,长此以往,导致体育教师的文化专业知识的结构过于单一,业务水平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并且体育教师严重缺乏攥写体育教学论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 推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2.1 提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体育教学的专业发展需要体育教师自身提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重视体育教学的作用,成为体育教师不断地进行专业发展的源泉,此外,相关的国家部门应制定相应的促进体育教师教学的发展规划,从而提升体育教师为适应素质教育的目标而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

2.2 加大学校的支持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相应地支持,首先,学校应为体育教学专业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体育教师的发展创造充分的物质环境,并为其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前沿的教学理论书籍,并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培养创造良好的学习与研究的环境;其次,学校应完善体育教学的设施,并为体育教师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料,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学校应在全校范围内弘扬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改进体育教学的观念,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为体育教学创造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最后,学校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体育教师教学提供相应的奖励,增强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养的积极性,此外,学校应聘请省市的体育教学专家,亲临学校开设讲座,并订阅相应的专业期刊,为体育教学的学习提供较好条件,此外,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培养提供充足的经费与时间,提升体育教师进行科研的热情,从而全面地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水平。

2.3 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

体育教师的待遇与地位提高能够有效地提升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养的积极性,所以,学校领导及其他学科的教师应多多理解与支持体育教师的工作,为体育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的提高。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师职业所具有的专业性,不断地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完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工作时,应提高体育教师相应的待遇。此外,体育教师应积极地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加强与其他同事之间的沟通,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充分地发挥出体育教师的作用,从而获得他人的尊重,并提升自身的地位与待遇。

2.4 提升专业培养的主动性

体育教师本身应树立起自我专业发展的强烈意识,提升对自己专业的自觉性,将自我的专业发展状态与其他各科的教师的专业发展状态进行比较,从而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此外,体育教师应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提升自我专业技能,促进自我的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地适应发展变化的课程改革要求,提升体育教师的全面素质与专业能力。

2.5 提升科研能力

随着我国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体育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我的理论知识,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具有专业的知识基础,更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眼界,拓展体育教师的科研领域,为学校的体育教师提供更好的服务。

2.6 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

终身学习是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体育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不断地进行学习以提升自我的专业素质。此外,学校应弘扬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体育教师进行再教育,促使体育教师充分地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升自我专业素质。

3 结语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综合发展。所以,加强体育教学工作,应首先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丰富体育教师的知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输送大量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镜然.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7):11,27.

[2]周幼惠.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0(5):47-49.

[3]张丽丽,马志和,董宏伟,等.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5):44-46,66.

[4]施家瑜,李哲.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4):94-97.

[5]郭敏刚,王健.我国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现状、问题及转变策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85-90.

作者简介:①马奕(1984,9—),女,汉,江西抚州人,本科,中级二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师发展现状。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2.053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1(b)-0053-02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体育教师现状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