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育中寻求跑步的发展空间

2016-11-28 12:25陈立华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长跑跑步运动

陈立华

(大连民族大学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600)

体育教育学

在体育教育中寻求跑步的发展空间

陈立华

(大连民族大学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600)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实证法对跑步多元文化内涵进行研究,以期在体育教育中寻求竞技、学校、娱乐性跑步以及促进国民健康跑步的发展,对支持跑步运动、推广跑步文化、推动中国跑步运动的蓬勃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推动全民积极参与跑步运动、发展体育教育事业、提高国民身体和心理素质、实现体育强国梦以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跑步;发展;学校体育;体育教育

走、跑、跳跃和投掷是人类最基本的运动技能。而跑步作为人类最简单、最方便的运动形式,具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等价值,一度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有效锻炼方式之一。跑步还是一项社会事业,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的载体功能,如国际性马拉松长跑、大型赛事之前的火炬接力跑、纪念一二·九运动的长跑,还有世人瞩目的奥运会百米飞人大赛等,可提高体育事业的影响力和国家的综合国力。每年4月20日是国际长跑节,各国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长跑纪念活动,可见跑步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着特殊作用。

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的升学压力与日俱增,在快乐体育和健康体育的指导下,跑步却越来与越远离学校体育,更是远离学生们的日常活动,造成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超重和肥胖人数逐年递增、竞技跑步成绩逐年下滑等现状,有的学生已经不会做小步跑、加速跑和后蹬跑的专门性练习,甚至在一些省市和校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已经取消3 000m、5 000m和10 000m耐力性项目的设置,跑步的开展状况令人担忧。对此,要加强跑步的教育研究,通过寻找跑步的发展空间来重新审视跑步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对发展体育教育事业,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特别是青年学生的身体机能都有重要的意义,让全民都积极行动参与到跑步中来,从而实现体育强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跑步的多元文化内涵

1.1 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跑步的运动技能原始人类在与动物的搏斗中,需要具备超越动物奔跑或与动物抗衡的能力,最简单的跑步便应运而生,并得以时时应用和不断发展,使跑步成为远古时代人们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为了获取食物,他们时常要追逐野兽、跋山涉水,练就了疾跑、善跑、长距离跑的技能。中国远古神话中的夸父逐日就是讲述一个与太阳赛跑的长跑英雄的故事,人们崇拜他,并把他作为心中的英雄学习他。跑步是在快走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运动技能,它需要跑步者具备跑的身体素质,并经常去锻炼,才能提高跑步速度,胜任生活的需要,因而跑步也成为人类生存的本领之一。

1.2 跑步成为人类谋生的职业,延续人类的生存需求

体育运动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紧密相连,在一定条件下,体育运动发展与社会的文明程度呈正比例关系。纵观体育发展史,一个国家或一个朝代的强大必然推动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跑步作为一项竞赛项目,具有田径运动的属性,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古代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成为人们谋生的手段,延续着人类的生存需求。

汉代社会需要具有与马车赛跑能力的人来胜任“伍佰”的职位。汉代的官吏乘车外出,车前要有开道的步卒,称谓“伍佰”。社会上需要具备与马车赛跑能力的人越来越多了,为了适应需要,谋求“伍佰”职位,练习跑步是必要的途径[1]。只有那些具有奔跑能力的人才能胜任“伍佰”职位,因而生活的需求促使跑步运动逐渐开展起来。

在元代社会需要具有奔跑能力和体力的急递铺的铺卒。元朝,在忽必烈即位不久,就加强交通建设,开辟和建立多条驿路。为快速在大都和上都之间传递军情和朝廷奏章,在驿路上遍设驿站。这就要求铺卒具备奔跑的能力和体力。因而在元朝初期,练习长跑便成为训练铺卒和士兵的常规内容,蒙古族的长跑训练在军队中广泛开展,既促进了跑步运动的发展,也成就了十三世纪强大的蒙古帝国。所以说,具备优秀的长跑素质也能成为职业身份转变的一个重要筹码。

1.3 跑步成为训练士兵的重要手段,满足社会的需要

古代,各部落为夺取政权时常发生侵略地界、掠夺财物等战事纷争,就需要有掌握高超技能的特殊人员去胜任战争的需要。“健壮勇武”成为人们追求的价值取向,因而就产生了部分适应战争环境的特殊人才。战争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因而就有训练士兵的方法和相对较完整的训练内容,跑步则成为训练士兵的重要手段。

公众参与应用到环境法等法学领域时,必须区分公众与公民的概念。公众中使用“公民”这一概念是有缺陷的。公民是具有政治意义的法律概念,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受该国法律约束和保护的自然人。它显然不包括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而公众并不一定是一国的公民,居住在一国的另一国公民也可能成为公众。将环境参与权仅限于本国公民,其范围显然过于狭窄,既限制或剥夺了在中国境内工作或生活的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的环境居住权,也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因此,环境参与权的享有人应是无任何限制条件的自然人。

党项族的“步跋子”是西夏步兵,由横山等山间部落的丁壮组成。他们在河西走廊的平原山间训练,非常擅长山区作战,他们在速跑中还要具备爬越高山、跨越溪涧的能力。正如《宋史》载:“‘步跋子’者,上下山坡,出入溪涧,最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即是说他们能跑、能跳,运动能力较强,全面发展[2]。因西夏建国后实行全民皆兵制度,规定凡年60岁以下、15岁以上的人都有服兵役的义务。经过刻苦训练的“步跋子”,在作战中时常与“铁鹞子”联合突击敌军,使西夏发展成为该区域的军事强国。

“贵由”是蒙古族“跑”的核心词,它与代表侍者的“赤”合称构成“贵由赤”,是“奔跑着、赛跑运动员”的称谓。它起源于元代戍卫部队长跑技能训练,定型于1287年,从这一年开始成为官方举办、皇帝嘉奖、卫戍军人参加的一项正式的长跑比赛。元代的“贵由赤”创造了人类迄今为止最长时间、最长距离(67.6km)的田径比赛,开创了人类古代体育长跑的新纪元[3]。“贵由赤”参加比赛,也从弘扬精神文化的角度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民族在古代物质条件贫乏的条件下努力挑战自身极限、不畏艰辛、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也使跑步运动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2 在体育教育中寻求跑步运动的发展空间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民族体质复兴,尤以国民强健的体魄为复兴基石。要通过体育教育影响国民、改变国民,使其参与进来,进而能受益。伟大的民族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主张“夫欲图国家之坚强,必先求国民体力之发达”,契合了他的题词“强国强种”。为更好地实现国民体质复兴,必须多途径、多载体、多渠道形成国民合力,力求拓宽跑步的发展空间,促进跑步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为满足不同人群的跑步需求,依据跑步运动的目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体育教学的经验,将跑步分为竞技跑步、学校跑步、娱乐跑步和国民健康跑步4类。目前,发展跑步运动最方便、快捷的办法是通过体育教育来实现。

2.1 在体育教育中寻求竞技跑步运动的发展跑步属于田径项目中的径赛项目,是以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包括单一跑步计算成绩的项目,如短跑、中长跑和长跑;利用其他器械完成计算成绩的项目,如跨栏跑、障碍跑和接力跑等;结合跑步作为助跑才能完成的田赛项目,如跳高、跳远、三级跳远及标枪等项目。所以说跑步在竞技体育项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竞技体育中,跑步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竞技体育成绩的高低,所以说发展竞技体育,跑步尤其重要。

田径项目在我国竞技体育项目中属于弱势项目,与世界还有一定的水平差距。这就更需要体育教育发挥基础作用,从小加强跑步教育,培养跑步强身的健身意识,逐步形成跑步技能。可以借鉴美国跑步教育的方法,他们把跑步技术教学主要安排在小学和初中体育课中进行,从高中开始跑步则被安排在各项自选课程之中[5],另外教学中还使用游戏或球类中的移动跑步作为重要手段,广泛开展跑步教学活动,促进了跑步教学发展的延续性。

体育竞赛是检验竞技水平高低的尺度。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既能检验其跑步竞赛水平的高低,又能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如中国大学生马拉松联赛,作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领导下的首个百校规模的校园马拉松赛事,首届赛事从2015年12月持续到2016年6月,参加的高校有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对推广校园体育,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运动中来,也对促进学生体质发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树立当代大学生勇于拼搏、勇于奉献的体育精神都有一定成效。如今,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长跑训练基地,先后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长跑人才。连续几届“贵由赤杯长跑比赛”也成为“中国·元上都文化旅游节”的常规活动内容。国际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各国长跑爱好者参赛,通过这些赛事,既可检验我国长跑训练水平,又能促进各国间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2.2 在体育教育中寻求学校跑步运动的发展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广泛开展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和竞赛活动,让拼搏和超越的体育精神成为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

跑步本应是中小学体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体育课的跑步只在准备活动中出现,其距离也越来越短。据统计经常练习长跑的学生只有2.3%,在素有田径之乡的辽宁省,中学的田径开课率只有8.8%[4]。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跑步这一教学项目出现问题,教育没给田径基础项目的发展创造条件,也让一些有天分的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失去跑步锻炼的机会,从而也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跑步的发展空间。

对此,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和韩国的体育教育经验,他们非常重视体操、田径和民族拳击(包括日本的柔道、韩国的手足道等)的教学内容。他们在体育课教学中安排跑步教学时间也相当多,初中跑步教学时间占体育课教学总时间的33.3%,高中教学时间稍微少一点,大概为体育教学总时间的28.5%[5]。而我们平时在课堂上进行专门性跑步的授课时间不多,对跑步教育的认识也不足,大多数学生只把跑步看做是比赛、达标手段,没有和锻炼身体联系起来。教育部于2004年在全国大学生中实施“青春健身教育”,发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倡导,把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振兴紧密相连,这是现代社会大学体育教育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为响应健康教育,结合民族教育特色,大连民族大学提出要大力开展以有氧锻炼为主的各种形式的健身跑步活动,营造一种“人人参与跑步,每日练习跑步”的校园氛围,使跑步成为校园的第一运动。

2.3 在体育教育中寻求娱乐跑步运动的发展2000多年前,古希腊奥运会上设立最早的一项竞赛项目就是跑步,在希腊还流传关于跑步的口号“你想变得健康吗?你就跑步吧”[4],这是人们对跑步认识重要性的体现。世界各地采取跑步为主要锻炼形式,具有人数众多、锻炼持续时间长、涵盖区域广等特点,可以说跑步无处不在。在现今社会跑步还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如奥运会举办国都要举行大型火炬接力跑活动,火炬手来自于社会的各界人士,火炬接力路线遍及多个主要城市的多条主干线,参加火炬接力的人被视为一种荣耀,一种成绩的肯定,一种激励拼搏、超越体育精神的象征载体。

北京国际长跑节是北京的重要传统品牌赛事,是具有永久的历史和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体育品牌赛事,迄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由春季长跑比赛演变而来,具有广泛群众性、参与性和娱乐性。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都踊跃参加长跑,积极锻炼,契合奥林匹克的运动宗旨,重要的在于参与运动、体验运动以及享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为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以跑步为基本运动形式,衍生出以娱乐为主的多种跑步锻炼形式,来陶冶情操,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以“我参与,我快乐”的活动方式愉悦身心,共享运动之快乐。这一类跑步项目多见于各种趣味运动会中,如火车头赛跑、运球跑、托球跑、钓瓶、男女异程接力、各种障碍跑等项目,考虑参赛者年龄和身体运动状况的特点,设置规则相对简单的体育娱乐项目,让参与者充分享受参与比赛的乐趣,让观众享受比赛带来的愉悦。

双飞舞跑经过技术创新发展成娱乐性竞赛项目。清朝满洲人擅长滑冰,视冰嬉为国俗,也把滑冰技能作为训练士兵手段被传承。如花样滑冰中有一种双飞舞动作,即二人并肩,相并的两腿不能分离,靠协调配合滑冰前行,动作很像三足赛跑。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一年中春夏秋是无冰季节,八旗兵就会在陆地上进行双飞舞跑练习,一度成为军事操练科目。清朝末年,在北洋水师学堂设置的体育课内容中就有双飞舞跑。以后逐渐流传到民间,经过普及和完善,现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各级运动会的表演项目和竞赛项目。

继我国的二人三足娱乐项目的开展之后,日本经过改良并设立了“30人31条腿竞赛”项目,充分体现了团结、合作、和谐、共荣的文化价值观念。近几年,日本发明的“30人31条腿竞赛”受到了全世界广泛关注和喜爱,每个洲都有国家派队参加了该项比赛。

2.4 在体育教育中寻求促进国民健康跑步运动的发展据“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动态分析—基于2000—2014年四次国民体质健康监测数据”[6]一文,总结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表现为肥胖患者多、近视增多、素质耐力持续下降。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与柔韧性等机能能力。它是人们劳动、生活的物质基础,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前提条件。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必须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作为支撑,良好身体素质的保持与长期的锻炼密不可分。

国民为取得锻炼身体的实效,无论参加什么项目锻炼,都必须有适宜的运动练习强度、运动密度、运动持续时间和练习数量作保证。体育锻炼不足不仅是指锻炼时间不足,也体现在“量”上不足。跑步不是国民唯一的锻炼方式,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它却是最方便、最经济、最有实效性的最佳锻炼方式。

要提高国民健康,跑步应成为首选的锻炼形式。健身性跑步提倡的是一种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或走跑交替进行的锻炼形式。现在社会中采用跑步锻炼的人群主要集中在20~69岁年龄段,且随年龄增大经常锻炼人数的比例有逐步上升趋势。如何调动人们锻炼的自觉性,抑制青少年肥胖率增长等便是社会的一个难题。先要在家庭中发挥孩子的重要作用,以孩子引导家长,以孩子来监督家长,以孩子来带动家长进行全家锻炼,从而发挥学校体育“小手牵大手”的新功能,并形成“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带动一个社区”的辅射效应,进而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联动体育网络。让体育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精神元素和一种价值诉求,其内涵也在课内与课外无限丰富和延伸[7]。通过健身跑步,增加了体育锻炼人口,提高了国民身体素质。

3 结 论

运动不分国界,跑步无处不在,让体育教育担当重任,寻求在竞技跑步、学校跑步、娱乐跑步和促进国民健康跑步等空间的发展,野蛮其体魄,强健其体格,让国民能积极行动并参与到跑步中来,推广跑步文化,推动中国跑步运动的蓬勃发展,从而实现体育强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王骏,蔡玉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活动[J].体育文化导刊,2011(2):123-124.

[2] 黄聪.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上)[J].体育科学,2008(8):13-15.

[3] 郝延省.蒙古族贵由赤运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5):93-95.

[4] 迟化,贡娟,方秀宠,等.我国学生耐久力下降与跑步教育缺失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6):92-93.

[5] 杜文严.越南中学耐久跑教学方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6] 张洋,何玲.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动态分析——基于2000—2014年四次国民体质健康监测数据[J].中国青年研究,2016(6):7-14.

[7] 沈建华.操场风雨历程60年—上海学校体育回顾与展望[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Seeking the Development Space of Run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CHEN Li-hua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 116600, Liaoning China)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s, empirical study such as field study to investigate multipl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running so to seek competitiveness, schools and recreational running in sports educ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running, which will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supporting the running, promoting the running culture and enhanc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running in China. Moreover, it has important meaning in making people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running, developing the sports education programs and improving national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realizing dreams and sports pow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well-of society.

running; development; school sports; physical education

G807

A

1004 - 7662(2016 )06- 0025- 04

2016-06-05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15BTY002);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教学研究——以满族为例”成果(项目编号:JG15DB07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满族体育文化论(项目编号:20150814)。

陈立华,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长跑跑步运动
做到七点跑步不伤膝
热天跑步防中暑
长跑
不正经运动范
十一年长跑的爱情:此生只爱你
长跑囧事
“分秒速递”创始人——陈汝刚 创业是一次长跑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