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凯里 556000)
职业导向视角下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探究①
刘斌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凯里 556000)
摘 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促使教育行业不断开拓进取,优化改革,这对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置疑,时代的进步要求高职院校培养更多迎合社会发展需求,既有良好身体素质,又有较高职业水准的实用型、高素质体育类人才。鉴于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以职业为导向开展高职公共体育教学,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应有之力。但是纵观当下高职公共体育教学现状,体育教师的职业教学意识薄弱,不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提升学生素质,该现状亟待改善。
关键词:职业导向 高职 公共体育 教学模式 构建
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整个高职教育水平,故至关重要。体育教学模式优化创新是目前高职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但很多高职体育教师不善于以学生“职业素质提升”为切入视角进行教学模式优化,这使得优化后的教学模式依然难以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需求。因此,高职公共体育教学应克服以往教学模式构建的弊端,在职业导向视角下完善与优化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模式。
1.1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空白的现象
高职院校与中专和本科院校有所不同,故其体育教学模式也应有所区别。但是,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时受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影响,依然效仿中专或者本科体育教学模式,未能创建出适合本院校特色的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模式。从该层面讲,高职公共体育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空白”现象。毋庸置疑,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级技能型、实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府,在体育教学模式上探究与构建上理应结合社会需求以及职业特点,但当下很多高职院校未能意识到该点,不注重向职业方面倾斜。
1.2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手段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凸显“职业”“就业”特色,但从当下高职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可知,体育教学在教学目标、内容、手段等方面均存在瑕疵。在教学目标上,过分关注“强身健体”教学目标的实现,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职业健康保健能力、心理素质、社会适应力等)的提升。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做到职业与教学、实践与理论的融合,即教学内容中关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内容很少,且在实践训练中缺少职业训练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手段上,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注重理论与运动技巧传授,不善于运用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升学生职业运动能力的教学手段。
1.3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未凸显职业性与实用性
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未能凸显职业性与实用性。也就是说,体育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实用性体育以及职业体育的内涵,将高职体育等同于一般类型体育开展教学。很多高职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能依据学生所学在专业特点、市场岗位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这就意味着,教师无法基于职业导向将学生培养成为职业体能强、心理素质强、综合技能高的优秀人才,这无疑成为当下高职共同体育教学中亟待克服的难题。
2.1优化教学观念,制定科学实用的教学目标
要想在职业导向视角下构建科学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观念,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基础与前提。首先,要优化教学观念。高职体育教师应树立基于就业导向的教学思想,并以该思想统领课堂教学。简单来说,高职体育教师应树立特色体育观、人文价值观以及就业观等。这要求,教师既要探索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又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磨砺其意志、培养其竞争挑战、团队合作、乐于吃苦等各种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未来的职业能力,充分体现体育教育的人文价值与职业价值。其次,要制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目标。科学的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应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培养目标、身心健康目标、职业发展目标(职业心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故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应全面体现以上几点。
2.2完善课程设置,凸显高职体育的“职业性”
当下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设计方面存在着内容与结构的不合理,未能完全凸显高职体育的“职业性”特征,为改善此状况,高职体育教育应不断完善课程设置。首先,可从课程内容上优化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要尽可能与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相一致,并将教学重点逐渐向职业需要方面倾斜;还可以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专业发展和专业技能提升的一些连续性体育课程。例如,可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羽毛球、健美操等课程,这些课程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颈椎和腰椎,对于日后久坐电脑旁的工作人员能起到“放松心情,环节疲劳”的作用。其次,可从课程开设时间和课型上优化设置。例如,高职院校第一二学期可开设必修课,三四学期开展选修课,必修课内容主要集中在运动锻炼、健康教育、职业训练等方面;选修课内容要尽可能宽泛,满足学生的各项需求。当然,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都应给予职业教育更多的内容与课时。
2.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优化体育教学内容
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内容能极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广泛参与。因此,在职业导向视角下,高职体育教师要善于采用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应充分凸显高职课程的技术性、职业性与实用性特点,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应转变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用能突出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的教学模式、手段,对以往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升级,增强内容的趣味性与实践性,构建科学、高效的高职公共体育课堂教学。另外,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与方式时,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秉承因材施教原则,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教学,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改善体育教学效果。最后,教学模式的选择要能灵巧地实现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提升,迎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4在职业导向视角下优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在职业导向视角下,高职院校应基于未来学生就业不断完善与优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应做到以下两点:(1)优化高职公共体育教学的评价主体与内容。教学评价要克服传统教学评价唯学生“体育成绩”是从的不科学评价方式,构建“用人单位评价机制”,将评价的主体由教师一方拓展为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共存,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在评价内容上,教师应将学生的运动成绩、学习态度、意志力以及职业能力等纳入评价范围之中,全面而系统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实施评价。(2)优化与完善评价方式。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与鼓舞作用,故教师应基于就业导向完善高职公共体育评价方式。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学生自评,当然,还可以是网上投票评价。例如,对于某一场体育竞赛中某学生选手的表现,可以让全体师生通过登录校园网进行评价,使评价更加开放、科学。
综上所述,在职业导向视角下,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繁琐复杂、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包括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在内的高职院校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当下,高职公共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手段等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高职体育教师只有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克服难题、突破困境,才能实现高职体育教学的长远、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职业能力更强、综合素质更高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季宵磊.基于职业导向视角的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新校园:上旬,2015(11):96.
[2]王颖.西安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内容优化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3.
[3]雷亚军.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立“走班”教学模式探析[J].科技视界,2013(22):104.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5(c)-0005-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5.005
作者简介:①刘斌(1984,5—),苗族,四川井研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职业院校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