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016-11-26 04:11王际朝
关键词:培养途径创新创业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理科大学生应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出众的实践能力、敏锐的创新创业思维和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格。为切实增强理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应从优化培养方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深化科技竞赛、固化创新基金平台等方面对理科大学生进行引领和培养。

关键词:创新创业;理科大学生;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6)05010604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对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新期望和新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也是高等教育应对全球化的必然选择。理科大学生对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他们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增强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家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

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末,为了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及应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中国相继颁布了面向高等学校含有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政策《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标志着中国开始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

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更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进行了更大范围的实践。2002年教育部高教司发布《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纪要》,希望通过不同方式引导试点学校,对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进行探索。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具体规划了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009年成立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交流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随后,教育部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又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例如,2010年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2年颁布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等。这些政策文件更加具体、明确,显示出国家对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尤其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高校开展和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从最初的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回应到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而提倡创新创业,再到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而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发展演变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并且政策内涵不断丰富、政策内容逐渐具体化。[1]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

国家颁布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创业教育课程开发、创业教育教学活动、高校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基本上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另外,国家还出台了与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中小企业政策优惠,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为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理科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理科大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严密的逻辑思维、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已被社会所认同。但理科大学生亦具有某些不足,特别是缺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严重制约了其发展。近几年,国家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本科专业就业统计数据显示,数学、物理学、化学等理科专业就业率排在倒数几位。对于这些理科专业而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培养理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高校理科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方式,是解决当代教育与经济社会脱节的必要途径,也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2]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理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加严峻。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激发理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更多有创业倾向的理科大学生投身创业,这样不仅能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而且还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而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所引入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创新创业教育是将创业教育、创新教育以及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它追求的是“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及人格的高素质新型人才”。[3]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10月第32卷第5期王际朝:论理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就理科大学生来说,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其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即坚实的专业基础、出众的实践能力、敏锐的创新创业思维和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格。

坚实的专业基础是指理科大学生应具有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具有从事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基本知识和逻辑思维方法。它是理科大学生最一般、最本质的特征。坚实的专业基础是创新创业的基础、源泉、先导和后盾。[4]

出众的实践能力是指理科大学生应具有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专业理论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具有独立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新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理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拓展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客观需求,是创新创业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

敏锐的创新创业思维是指理科大学生应具有以创新创业为荣的创新创业意识,敢于质疑、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自我实现、追求成功的创业精神。只有在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和创新精神、创业精神的激励下,理科大学生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与创业的动机。创新创业思维贯穿创新创业活动的始终,是理科大学生应具有的重要素质,是创新创业的前提和动力,是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关键和灵魂。

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格是指理科大学生在接受长期的创新创业教育和自我训练后所形成的稳定而持久的创新创业个性特征,包括较强的社交能力和管理能力、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强烈的好奇心、自信、严谨、诚实、较强的心理抗挫能力和竞争意识等。创新创业人格是创新创业活动得以成功的主观保障,培养具有优秀创新创业人格的大学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

三、培养理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1. 优化培养方案,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在2015年6月2日举行的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表示:“要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要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

根据这一精神,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组织一批有经验的创业者帮助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准确把握理科专业需要的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培养方案不能一成不变,要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不断优化方案,从而更有利于学生获得发展的主动权,有利于新的教育理念的落实。[5]

在优化培养方案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要培养理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理科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2)要加固专业基础课程,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土壤。没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就无从谈起。基础课程应该作为重中之重,虽然课时紧张,但是这些基础课程的课时不应消减。[6] (3)要找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结合点,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养料。这里的结合点除了包括开设适合理科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外,重点是要稳、准、狠地寻求适合创新创业、适合专业特点的前沿领域。

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理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保驾护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依托专业教育和相关基础理论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操作性强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施好这个工程,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核心所在,也是根本保障。[7]教师是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者与实施者,是理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必须建设一支既有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又有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应引导全体教师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层面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对于不少理科专业的专任教师来说仍需要转变观念。理科专业可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创新创业交流研讨,加大教育理念的宣传力度,营造理科专业教师关心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之间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实践上的相互借鉴。

高校应立足校内,遴选、组建专职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素养、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较为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高校应以此为标准选拔一批教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长期的、稳定的师资,不断提升教师的实战指导能力与创新创业素养,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奠定基础。

高校应在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过程中,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队伍。高校应该积极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校企双方应有意识打造专兼职教学团队,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3. 强化实践教学,在专业技能训练中提升理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有效抓手,理科专业更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理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拓宽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结合的渠道,把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和灵活的实践方法结合起来。实践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理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要采用验证性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等一整套递进式实践训练模式。要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融入实践教学,在整个基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每年要进行集中实践训练,采用综合性实验循序渐进地提升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大学本科阶段,前三年要采用不同的专业综合性实验进行不同复杂度的集中实训,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创业热情。对于一些较为成熟、含金量较高的项目,鼓励理科大学生依托项目撰写创业计划书,模拟创业,甚至进行实际创业。

要充分利用毕业设计环节,巩固和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对于比较成型的项目可在本阶段中加固、提升,教师可与学生一起了解市场,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和创业意识。

强化实践教学,必须重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培养信念执着、吃苦耐劳的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载体。

为了给理科大学生创造更多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机会,在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可以联合电子商务企业,共同开发能深度反映校企融合的、以网络为中心的线上创新实践平台。理科大学生可以以这些创新实践平台作为虚拟的实训基地,借助网络的力量,在教师的指导、辅助下完成相应的项目,提升创新能力,锻炼创业思维。

4. 深化科技竞赛,培养理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理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意识。各类科技竞赛为理科大学生提供了展现知识、发挥能力的舞台,同时也逐渐成为培养理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载体之一。

科技竞赛能激发理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为其提供自主学习的动力。科技竞赛的题目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待解决的问题,理科大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需要利用自己具备的专业知识并加以分析运用,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性活动。

科技竞赛能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素质。它能充分考验大学生的洞察、创造、文字表达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组织协调能力、诚信意识和自律精神。科技竞赛日益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科技竞赛能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组织科技竞赛,可以激发教师、学生的创业热情,渲染鼓励创新、支持创业、褒扬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8]通过竞赛中典型人物的示范带头作用,用实例感染“不善言谈”的理科大学生,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其创新创业意识。

要不断深化理科大学生科技竞赛的相关工作,为理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做好服务保障。要充分利用现有师资组建竞赛指导组,负责教学、培训和竞赛指导工作。对每年的参赛情况认真总结,并对参赛学生进行后期跟踪,认真研究通过竞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规律和策略。

5. 固化创新基金平台,培育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先后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建设项目,以促进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高校要充分利用创新基金项目活动的开展,固化各种大学生创新基金平台,让激励机制具有延续性,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创新基金平台能以科技创新为载体,用实际内容和具体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来选题,这样导师在完成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通过解决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亦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固化大学生创新基金平台要不断完善创新基金的运作体系。要建立适合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组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创新基金实施方案,建立完善的创新基金项目的评审制度,不断更新创新基金项目的实践内容。[9]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基金支持的项目也要进行合理的细分,以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高扬,付冬娟,邵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历史演变、合理性分析及建议[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1822.

[2] 张大良.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促进高等理科教育内涵发展[J].高等理科教育,2015(5):17.

[3] 孙克辉,曾旭日,盛利元,等.理科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4(1):5759.

[4] 万代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措施[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5(8):31.

[5] 裴国凤,何冬兰,陈维.民族院校理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5(2):6364.

[6] 何明昌.信息与计算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4):4041.

[7] 蒋德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3436.

[8] 蒋丽君,顾鸣镝.以竞赛为载体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0):7175.

[9] 裴国凤,何冬兰.大学生创新基金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创新创业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论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