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芳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 300000)
日语书面语及口语中的“话题提出”
王明芳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 300000)
话题是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中心。一个完整的句子包括提出话题和归纳话题的表达。本文先明晰话题的定义,并通过分析提出话题和归纳话题的表达方式,以了解他们的基本形式都有哪些,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在文章的那些位置,以此来明晰句子的语言构造和更好地理解日语表达。
话题;とりあげる;とりまとめる
引言
文章·谈话可以看做是语言交流的重要方式。而在文章·谈话中,总会出现各式各样的话题,对这些话题进行提出和总结,既能完整地表述发话人或书写者的想法和意图,又能使文章·谈话得以顺利进行。
日语中对“话题”的定义是:“話の材料。話の内容となる事柄。”也就是说,能够成为谈话内容的事项都可以称为话题。话题可以就一句话而言,也可以就一段话、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而言。在这里,话题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相互独立,或者相互包含的。本文既然对话题的提出和归纳进行分析,就有必要对一整段话中出现的话题和提出话题及归纳话题的助词、表达方式等进行整体解析。
人们的交流是复杂而多变的,尤其是随性引发的谈话,因参与者各自的身份、目的、想法的不同,谈话主题会发生很大的转折和变化。在新话题提出之际,很快对旧话题进行归纳并将之转化为新话题,这就能使话题源源不断地展开;或者在就某一大话题展开若干小话题后,对谈话中出现的话题进行归纳,总结出一个“主题”,这也能使谈话流畅清晰。以上都是会话展开的基本模式,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是十分常见的。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提出话题和汇总话题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提出和归纳话题的主要表达方式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一一进行分析。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文章·谈话是交流的一种载体。为了在文章·谈话中传达想要描述的内容,或想要传达的思想,人们会把要描述的事项当作话题提出。而就怎样的内容通过怎样的表达方式用语言表述出来,就构成了话题的提出。
三上章提出了“主语废止论”,认为在日语语法研究中,主题和解说的题述关系组成了日语的基本构造。那么,通过对提示话题的词或词组进行分析,就能很好地解析句子的基本构造,更好地理解日语表达。话题是句子信息的出发点,可以出现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在某一段书面文章或口头谈话中,都有可能出现单个或多个话题。下面我们就提出话题的表达及其运用进行分析。
“名词+ハ”是提出文章话题的最普遍的表达方式。
例1:彼は日本の方です。
“ハ”作为提示助词,有提示主题的功能。上句中的“ハ”指明了句子的主题是“は”前面出现的“彼”。也就是说,“彼”作为文章的话题被提起,整句话对此进行了叙述,“彼は”作为提出文章主题的表达,与后面的题述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
例2:日本人は、ヨーロッパ諸国の軍事力の圧力の前に到底匹敵しがたい自己を感じるとともに、ヨーロッパの科学技術文明の生み出す生産力におどろいたのである。(日本,在欧洲诸国的军事压力之下深感自己终究无法与之匹敌,同时,又对欧洲技术文明所产生的巨大生产力感到无比震惊。)①
在上述句子中,“のである”这一谓语部的表达有将前面提到的内容进行归纳的功能。“名词+ハ”这一表达形式,即“日本人は”兼备了“~を感じる”和“~におどろいた”这两个具有归纳性质的小话题,成为了提出例1整体话题的语言表达。其中,“ハ”作为提示话题的助词,与前面作为段落主要话题的“日本人”相结合,构成了“名词+ハ”这一提出文章话题的最普遍的表达方式。
“名词+ガ”
例3:こうみてくると、車輪というものは、われわれヒトのような大きな生き物が、山をけずり、谷をうめて、かたい平坦でまっすぐな幅広の舗装道路を造って初めて使い物になる、ということが分かると思う。(从这点看来,我想能够理解到车轮这种东西是我们人类这么大的生物通过开山、填谷修成坚固平坦笔直的道路之后才开始成为有用的东西。)②
在上句中,出现了“名词+ハ”和“名词+ガ”这样的提出话题的表达方式。“車輪というものは”作为段落的主要话题出现,与进行解说的题述“使い物になる”相呼应,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基本构造。“われわれヒトのような大きな生き物が”则作为一个小话题被提及,完成了“山をけずり、谷をうめて、かたい平坦でまっすぐな幅広の舗装道路を造って”这些动作。与前面作为话题出现的事项相比,这个小话题所完成的动作构成了大话题的主要内容,二者形成了一种话题上的联系。
在文章·谈话中可能会同时出现有范畴大小之别的不同话题,在对相对较小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将之作为“节话题”进行提出时,可以与使用“名词+ハ”的“段话题”进行区分,使用“名词+ガ”这一提出话题的表达方式。另外,在段落中与其他话题进行对比,提出新话题时,也可以使用“名词+ガ”这一表达方式来提出话题。
“名词+モ”也可以用来提出话题,而且多用于并列提及这样的话题:与“名詞+ハ”和“名詞+ガ”所提及的话题是同一内容,或者是相关联内容。
除上述例句中出现的“名词+ハ”和“名词+ガ”这样的提出话题的表达之外,“……とか”、“……というのは”,“……について”“……ですが”等语言形式,也能用于提出话题,下面简单举几个例子。
例4:このような遊びの問題について今後、この連載で他の論者によって論じられるであろうが、私は一言だけに言っておきたい。(关于这样的游玩问题,今后也许会在这个连载中被其他评论员所论及,对此我只想说几句话。)③
例5:梅雨という薄暗い季節をぬけて、その先に夏がある。(阴霾的梅雨季一旦放晴,眼前就是夏天。)④
例6:ストレス解消法ならゴルフに限る。(说到缓解精神紧张的方法,最好是打高尔夫。)
以上都是文章中出现的例句,下满我们截取几段对话,来分析提出话题的表达方式。
例7:南: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
瀬名: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
南:朝倉幸平、この部屋に住んでいる朝倉幸平。(朝倉幸平,我找朝倉幸平。)
瀬名:失禮ですけどどちら様すか?すみません、あのう朝倉さんだったら荷物まとめて出て行きましたけど。(很抱歉,不过您是?那个,朝倉是吧,他已经收拾行李走了。)
南:「出て行った」って、どこに?(走了?去哪儿?)⑤
例8:田中:A君、悪いんだけど、ちょっと手を貸してもらえる?(A君,那个,现在忙吗?)
後輩:先輩、何ですか?(怎么啦,前辈?)
田中:ちょっと、これをコピーしてもらえないか?(那个,你能帮我复印一下吗?)
後輩:急ぎですか?(急吗?)
田中:うん。大至急お願いしたいんだ。できたら、すぐ僕のところに持ってきて。(嗯,非常急,拜托你了。做完的话就马上拿给我吧。)
後輩:わかりました。(好的。)
田中:じゃ、よろしく。(那,拜托你了。)
例7是两个初次见面的人相互问好,并就一个共同认识的人展开话题的对话。借助“いる”这样的存在表达和“たら”这样的条件表达,提出了谈话的主要对象“朝倉幸平”。而对话中,濑名面对初次见面的人使用“……けど……か”“……けど”这样的接续助词,对对方的身份发出了疑问、并把朝倉已走的事实作为一个话题提出。
例8是前辈拜托后辈帮自己复印一份文件的对话,在日语中是十分常见的请求表达。对话中,前辈用“……だけど”这样的接续表达来引出下文要提出的话题。在下句中,前辈用“……か”提出了请求。在得到肯定的回复之后,用“できたら”这一“でき”+“たら”的表达方式,把复印完成作为一个事项提出,表明了自己的需求。
由此可见,无论是文章还是会话中,提出话题的表达方式都有很多,并不局限于提示助词“ハ”和“ガ”等。动词“アル”“イル”等存在表达,终助词“カ”“ノ”等疑问表达,“タラ”“バ”“ト”“ナラ”等条件表达,“ガ”“ケレドモ”“テ”“シ”等接续表达,都有着在文章和谈话中提出话题的功能。
在文章·谈话中,就作为话题的事项通过语言来说明归纳,以此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表达,这既能表明说话人或书写者的想法或判断,也能推动文章的发展。而对作为话题的事项的说明,就是话题的“归纳”表达。对文章话题进行归纳时,因为文章·谈话题材上的不同、交流情景和目的的差异等,相应的归纳话题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日语句子的种类主要是断定句、描写句、存在句、叙述句。而对文章话题的归纳,主要集中体现在一句话句末的谓语部分。下面我们来举例分析有关话题归纳的表达。
例9:現代の日本語で「的」のつくことば、とくに修飾語として形容動詞や副詞になることばは、「端的」とか「大々的」とかの少数例を除いて、ほとんどがまず日本製漢語であると考えてよい。(现代日本语中带有“的”的词语,尤其是作为修饰语的形容动词和副词,除了“端的”、“大大的”这样的少数例子外,大多数首先会被认为是日式汉语词。)⑥
上例中提出了“「的」のつくことば”“形容動詞や副詞になることば”这大、小两个话题,并以“日本製漢語であると考えてよい”这一判断性谓语句来对话题进行归纳,二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同时,通过这一谓语句的归纳功能,既总结了前文,又为下段提出“日本製漢語の「——的」”这一话题提供了基础。
例10:①今日、われらの周囲にある物質は、ほとんど自然のものではない。②われらが今日価値を置く物質、テレビ、電気製品、自動車、すべて、われらの意思が作り出し、われわれに奉仕する物質なのである。③ここでは、人為的なものが、自然なものより喜ばれる。(今天我们身边的物质几乎都不是自然的物质,我们认为有价值的物质,如电视机、电器产品、汽车,全都是根据我们的意志造出来的为我们服务的物质。在这里,人为的东西比自然的东西更受人欢迎。)⑦
上句①中,提出了“われらの周囲にある物質は”这一话题,并以“自然のものではない”这一判断谓语句来进行归纳。而②中提出了“われらが今日価値を置く物質”这一与①相比范围较小的小话题,并用“われらの意思が作り出し”“われわれに奉仕する”这两个谓语句对句中出现的小话题进行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另外,在句③中,用“喜ばれる”这一动词性谓语句对“ここでは”这一被限定的范围做了归纳,这一句话也成为了对本段话题进行归纳的中心句。
例11:十一月の北海道は暗い。寒々として、陰鬱である。(十一月的北海道阴沉沉的,凄凉而使人阴郁。)⑧
上例中“北海道”作为话题被提出,而“暗い”这一形容词性谓语句则起了对主题说明归纳的作用。下句中“北海道”以省略的形式作为话题出现,引出了“陰鬱”这一形容动词,构成了一句完整的表达。
对上述例句进行总结时我们可以看出,在句末的谓语部分,表达动作与变化,存在与知觉的动词、带有评价性质的名词和形容词等,都可以作为带有归纳性质的表达方式出现。可以这么总结:用言和助动词·终助词等各种各样的、多被用于文末的谓语部分的词,有着对文章话题进行归纳的作用。
话题是句子的中心。一个完整的句子构造中,既有提出话题的表达,也有对话题进行解释说明、归纳主旨的表达。二者正是“主题+题述”的关系,提出话题的表达和归纳话题的表达密切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语言表述。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日语语言的暧昧性,在很多的日常对话中,常常只需要向对方提出主题以使对方心灵神会,便可结束一句话。但无法否认的是,在这样的句子中,要么无需对主题进行解说,主题仅起提出话题的作用;要么对主题的题述已在不言中,谈话双方对此都有了解。因此,提出话题与归纳话题的表达往往互为一体,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构造。
注释:
① 「日常の思想〕梅原猛
② 「なぜ車輪動物がいないのか〕本川達雄
③ 同①
④ 「五月に出会う」谷川俊太郎
⑤ 「ロングバケーション」
⑥ 「的」の文化 鈴木修次
⑦ 同②
⑧ 「十一月の憂鬱」渡辺淳一
[1] 林彬 《日语提示助词研究》(J)2012
[2] 吴丕《汉语和日语句子话题显现形式对比研究》(J)2013
[3] 三上章『象は鼻が長い』(M)くろしお出版 2002
[4] 庵功雄『新日本语学入门』(M) 2012年1月版
[5] 山田孝雄 『日本文法学概論』(M)宝文館 1936
[6] 金水敏「工藤真由美」沼田善子『日本語の文法2 時「否定ととりたて』(M)岩波書店2002
[7] 佐久間まゆみ 杉戸清樹『文章談話の仕組み』(M)
[8] 寺村秀夫 佐久間まゆみ『日本語の文章·談話』(M)1990
[9] 工藤真由美 『アスペクト·テンス体系とテクスト』(M)ひつじ書房 1995
王明芳(1993-),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研究生,日语语言学硕士,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H365
A
1672-5832(2016)11-02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