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中的冷暴力现象及对策探究

2016-11-26 17:22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冷暴力施暴者性格

蒋 欢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400000)

大学校园中的冷暴力现象及对策探究

蒋 欢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400000)

比起那些大家看得见的校园暴力 ,另一种暴力形式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冷暴力。冷暴力是指通过言语攻击、疏远等行为导致他人心理和精神遭受伤害的行为。冷暴力对于个体心理健康一定的危害性,在生活中冷暴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显然更为深远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究冷暴力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危害及对避免冷暴力的方法,旨在引起大家对冷暴力的认识及重视,不要让冷暴力成为潜伏在校园中的“冷面杀手“。

冷暴力;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幸福感

当代大学生自杀现象频繁发生,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我国,自杀是我国人口的第五大死因,当代大学生中,自杀更是最大死因。是什么原因让如此多的年轻生命选择死亡?有如此多的校园悲剧,在我们感叹当今大学生心理素质低下的同时,我认为另一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校园冷暴力。比起那些大家看得见的校园暴力,比如打架与言语辱骂等,在生活中冷暴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显然更为深远,不管是施暴者还是被施暴者,校园冷暴力所带来的冲击力都是巨大的。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日益增长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校园冷暴力频繁发生。

1 大学生群体中的“冷暴力”现象

所谓冷暴力,其实质是对他人的一种精神虐待。冷暴力也是一种暴力行为,但与言语辱骂,殴打等行为暴力不同,它具体表现为对他人言语上的冷嘲热讽,故意忽视,疏远和漠不关心他人等,导致他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在家庭生活遇到过中父母“冷战”,这可以说就是家庭冷暴力。家庭冷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有矛盾,但彼此不采用积极的态度、正面的方式沟通,而是通过冷战达到相互伤害对方的情况。与此相似。校园冷暴力就是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个体或群体因某种原因排斥同学,用非暴力的方式刺激其,致使一方或多方心灵受到严重伤害的行为。

学校的冷暴力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老师与学生,二是同学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冷暴力主要表现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教学交往过程中,部分老师所表现出来的对某些学生,特别是对调皮的、学习成绩较差的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非暴力手段的隐性的惩罚,比如言语讽刺、差别对待等方法对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某种程度上也可称作心理惩罚。同学之间的冷暴力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些不涉及身体伤害非行为暴力的,但是却更直接伤害到内心的那种歧视或者刻意疏远,冷淡对待。比如在学校里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情况,班级中的大多数同学集体排挤忽视某个学生或者用难听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某个同学。

本文主要研究第二种,大学校园中同学间的冷暴力现象。2003 年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49.2%的同学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3%的同学承认曾遭受过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其中大部分来自辱骂及威胁强迫。冷暴力相对于行为暴力即对身体上的伤害而言其表现形式更为隐蔽,多为心理上的伤害,更能为社会所宽容,明确的社会道德规范或者法律条文对它的约束力也较弱,因此其造成伤害后更不易,导致造成了许多的社会悲剧。

在校园中,经常出现冷暴力现象的场景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班级中的冷暴力,其次是社会团体中的冷暴力,最后是学生宿舍中的冷暴力。在这三种场景中冷暴力行为可以有这样几种情况,两人之间的冷战;一人与群体之间的冷战;群体间多个小团体间的冷战。

冷暴力的表现形式:冷漠型。是指忽视别人的存在的存在,对某位同学表现出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或者轻视等行为。比如,在群体活动中,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唯独对某位同学视而不见。

教训型。是指在学生群体中常常存在一些非正式群体,所谓非正式群体就是指那些根据某些共同特点自发产生并自愿结合而成的小团体,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常常表现出对非群体人员的集体排斥。在班级、社团、寝室内往往都存在这样的群体。非正式群体中存在这一个核心人物,他既是凝聚这个群体的关键,同时也是领导群体的权威人物。在非正式群体中,“权威人物 “在发号施令过程中,故意针对某一同学,使同学感到似乎一无是处,交流往往变成了教训。

控制型。 是指非正式群体通常是通过情感因素联系起来的,在群体中要求大家都遵守一定的群体规范,即群体所确立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这些行为标准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总之形成了群体内部一种“压力“。群体内成员自觉遵守着”规则“,同时也约束着对方的行为,使成员一举一动的绝对服从群体规范,否则会被其他成员排斥或孤立。

嘲讽型。 是指对长相平平、某方面有缺陷、成绩不好的、经常违纪的、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的、给班级量化评比带来负面影响的同学取绰号、叫同学的小名、或针对此同学的某些特点进行冷嘲热讽。

孤立型。是指对看不惯的学生进行不公正的孤立,如一些活动 故意不告知,不让他参加,让社团组织不接受他,在寝室生活中孤立他。

2 冷暴力的危害

冷暴力如同物理学中的“力“一样,有作用力也会产生反作用力,无论是对施暴者还是被施暴者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2.1 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想沟通、物质交换等方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人际交往的结果是形成人与人的心理联系,即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的状态一般表现为三种类型:和谐型、冷淡型和对立型。在冷暴力情况下,人际关系一般变现为冷淡型和对立型。在杜景丽的人际冲突研究显示大学生冲突中98%为隐性冲突,说明大学绝大多数冲突表现为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对抗、不相容。在隐性冲突中,57%的同学选择了冷眼相待、互不理睬、交流减少,而这些行为表现无益于解决冲突,反而容易导致冲突的升级。在同学间共同生活的区域如班级、宿舍、社团等,这些是同学冲突产生的主要场合,多数同学不可避免受到冷暴力的影响。冷暴力导致消极的人际关系,二者产生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

2.2 对学生造成极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校园生活中几乎无时无刻需要和同学打交道,然而,当发生冷暴力时,受排挤一方会感受到冷落和忽视产生不安全感,对校园生活产生恐惧和消极情绪。尤其是当群体集体排斥或冷战一人时,会使受孤立的同学感觉犹如生在荒岛,没有归属感,这给他们心理造成严重的精神和心理压力,甚至会导致某些极端行为的出现,如自杀。

2.3 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大学生正处于工作和学习的旺盛期,该阶段的身心发展直接影响其学习和生活的状态。在却困在冷暴力的怪圈中,直接影响其工作和学习的状态。与同学关系紧张会造成身心疲惫,对生活和学习产生消极态度,导致一些同学的逃避心理,使其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逃课,甚至辍学。

2.4 危害身体健康。冷暴力对人情绪的影响是巨大的,情绪又直接影响为身体的状况。低落的情绪会导致心烦气躁,食欲下降,失眠,头疼,疲倦等。冷暴力开战双方都处于消极状态,双方身体健康都会受损。同时,精神与心理的压力和身体的不适相互影响,造成恶性循环。

3 探寻校园冷暴力出现的缘由

造成大学校园冷暴力现象,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大学生品格的培养的缺失与对心理素质教育的忽视。学校对学生品格的忽视。学校教育的宗旨是教书更是育人。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强调的是个人成绩,忽视了学生作为“人“,发展其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对健全人格的需求,忽略和淡化了对学生品格的培养与增强心理素质的教育。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极端利己主义。同时,学生个体自我完善与自我提高意识淡漠。大学生作为具有高学历与高智商的一个群体,其具备自我教育与自我提高的能力。但是,当代大学生往往忽略了对自己品格和素质的培养,对自己的要求太低。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而是宽于待己、严于待人。那么,这就导致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3.2 群体的力量。为校园冷暴力推波助澜的一个重要力量就是群体,可以说,群体孤立也是一种欺凌。在一个群体中大多数同学对某个同学忽视就是一种群体孤立行为。通常,在群体中存在从众行为。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某些事情中,因为不愿意被看起来特立独行而选择跟随大多数人的脚步,既是你心理不愿意。这就可以用从众行为来解释,从众行为是指由于情境中的压力,使得我们的行为符合规范,这些规范指导了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众有着强大且普遍的影响力——因为我们倾向按别人的期望行事。在群体中,大多数人,尤其是群体中的权威人物,表现出对某人的排斥,冷漠、厌恶时,及时你对被排斥的人没有偏见,也会选择加入大多数之中,间接充当施暴者,因为迫于群体的压力或你害怕也被排斥在大多数之外。

3.3 性格原因与行为偏差。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样,孤掌难鸣。对冷暴力而言,不论是施暴者还是被施暴者,没有谁是完全的正确,造成冷暴力现象的原因 一定是双方。在冷暴力双方“交火“之前,导火索是双方存在的性格缺陷和行为偏差。所谓性格缺陷是指在性格方面存在缺点。常见的性格缺陷类型有无力性格,不适应性格、偏执性格、强迫性格、爆发性性格、攻击性性格、分裂性格。行为偏差是指在一个社会集体中,某个成员的行为违反了既定的社会规范。性格不合或者行为上的偏差都可能导致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矛盾和冲突,直接造成两个交往主体之间紧张、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这样一种冲突矛盾在大学生中通常不会通过武力的方式来发泄解决,而更多的是双方之间的冷漠对待,继而导致双方所在的人际圈之间的冷漠对抗,这就会直接导致冷暴力的产生。

4 如何减轻冷暴力现象和避免冷暴力对策分析

4.1 构建积极的自我意识

构建积极的自我意识就是指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认识自己,避免自卑情绪。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我定位的认识和评价,通常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通俗来讲就是对自己的喜好的一个认识。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帮助我们认识与了解外在世界,一个人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了解自己与周围相区别,使自己融入到这个物质世界中去。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是谁,自己具有怎样的特点。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助于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自我教育积极的效果。最后,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我。

4.2 管理情绪,莫成施暴者

成功的情绪管理能够帮助我们掌握自我,善于排解不良情绪,构建积极的生活带图,对生活中矛盾和冲突导致的悲伤、愤怒等不良情绪及时排解出去,能以乐观、积极的带图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解决生活中的矛盾。情绪是指个体对本身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短暂而强烈的反应。是一种主观感受、生理的反应、认知的互动,并表达出一些特定行为。情绪管理是将这些感受、反应、评估和特定行为挖掘并驾驭的一种手段。在与同学交往中,合理变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强加于人,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充当了施暴者。

4.3 人际交往的调试与优化

在人际交往中,掌握好交往的尺度,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人际关系的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尽量避免与他人争论。人与人之间的争论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争论往往都以不愉快的结果而结束。事实证明,无论谁赢谁输都会很不舒服。赢者当时可能获得一种心理满足,但很快会被人际关系恶化的阴影所笼罩,一时的满足心理会变得烟消云散。输者的心理挫折感更加强烈,往往会演化为人身攻击,对于人际关系是非常有害的,争论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同时,在自己有错误的时候勇于承认。勇于承认错误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当人际关系产生障碍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是明智之举,这可以及时有效的缓和矛盾的深化,促使双方重新冷静的思考问题,从而可以正确的解决问题而不导致误会矛盾加深。

最后,在他人有错误时,学会正确的使用批评。学会批判是指在正确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别人的不足,学会批判的艺术,不随便批评他人。这时学会批评的艺术是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策略,即不得罪他人,同时恰当的指出别人的不足之处。恰到好处的批评可以使双方成良师益友。

4.4 学校与教师积极干预

首先,对于学校来说,更应该起到教育救济的作用,更加关注和干预欺凌行为,加强对冷暴力危害的宣传,同时在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供同学们咨询心理问题。但是,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心理咨询室的利用率普遍偏低,这就需要学校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改变大家认为心理咨询是一种“看病”的不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由冷暴力造成的心理问题。

其次,对教师而言,老师需要更多的关注弱势学生,而不是对不起眼的同学更加的忽视,增强对校园冷暴力事件的敏感性,及时有效的干预,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1] 于海霞.关于校园冷暴力,构筑和谐人际交往[J].科技信息,2012,(3)25.

[2] 田丽.关注学校冷暴力[J].当代青年研究,2009(9)27.

[3] 陈静.浅谈现代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J].价值工程,2011,(11)31.

[4] 杜景丽.大学生之间人际冲突现状结构及其影响的研究[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0(6)8

[5] 李勇.警惕学校冷暴力的危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32

蒋欢(1991-),女,四川资阳,重庆交通大学,2014级思政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

G641

A

1672-5832(2016)08-0242-02

猜你喜欢
冷暴力施暴者性格
家庭冷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小编有话说
——
遭遇冷暴力,如何“有效”应对
猫的性格爪知道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矫治问题研究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你的冷暴力会耗尽我所有的爱
遭遇配偶冷暴力,你会依法维权吗?(一)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