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文
山水诗情景关系的嬗变
——以大小谢的承继为例
杨国文
大小谢同为山水诗大家,一前一后,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很大不同。谢朓的部分长篇山水诗对谢灵运山水诗有明显的模仿痕迹,除此之外,谢朓在继承谢灵运的基础上,对山水诗进行了变革与发展。这体现在山水诗内容不断丰富,情景关系的处理走向情景交融;时空上,由移步换景走向定点透视;二人都善于用典,但是典故来源有很大的不同。
谢灵运和谢朓同为南朝的著名诗人,二人在山水诗的创作上都有着突出的贡献。二人一前一后,后者对前者山水诗存在着模仿与继承。于此基础上,谢朓在内容、视角、情景关系、典源这几方面都与谢灵运存在明显不同。
大谢属晋宋,小谢居于齐梁,二者一前一后,谢朓作为后来者,在行文写诗方面少不了对谢灵运的模仿与继承。比如谢朓的《游山诗》与谢灵运的《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这两首诗都是山水诗的长篇,二者形成的山水诗的玄言意味很是明显,尤其是突显在诗的最后,“永志昔所钦,胜迹今能选。寄言赏心客,得性良为善”(《游山诗》)句与谢朓“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有异曲同工之妙,《游山诗》对《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有明显的临摹痕迹。二者都是同样的题材,登山远眺,眼前所见之景寄托了心中之情,借玄理抒发出来,给人一种深奥难懂的感觉。
此外,具有明显模仿痕迹的如小谢的《游敬亭山》,诗中描写的是深山幽静的景物,与谢灵运所写的山水诗结构、手法、语言等方面都十分相似。《游敬亭山》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写谢朓登上敬亭山远眺,接着五到十句具体描写敬亭山的山光水色,最后八句由眼前之景引发出由衷感慨,结构与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的三段式结构如出一辙。具体诗句“上干蔽白日,下属带迥溪”中的“蔽”“带”两字的用法,对谢灵运的《过始宁墅》“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有明显的模仿痕迹。对于这首诗明人胡应麟《诗薮·外篇》中提到:“世目玄晖为唐调之始,然此君实多大篇,如《游敬亭山》《和伏武昌》《刘中书》之类,虽篇中绮绘间作,而体裁鸿密,往往与灵运、延之逐鹿。”谢朓的山水诗长篇对谢灵运的山水诗进行了刻意的模仿,除了《游敬亭山》,还有《和伏武昌》《刘中书》等诗作。
谢朓在作山水诗的长篇时,多有模拟之作,但是如果用对谢灵运山水诗的评价标准来看待谢朓的这些有意模仿之作,总感稍逊一筹。故小谢不得不在大谢的基础上,不断地对山水诗进行变革,诗歌走向圆美流转如弹丸。
(一)描写内容更加丰富
谢灵运喜欢游于山水,刻意去深山大壑中寻找自然景物作为自身感情宣泄的载体。谢灵运所涉及的山水诗内容大部分为出游所作,可以称之为纯自然山水。如《登江中孤屿》: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站在江中的小岛中,往四周所及之景。“乱流”“孤屿”“云日”“空水”都是美丽的大自然景色,纯天然的山水。除此之外,《富春江渚》《登池上楼》等诗描绘的都是同类内容。
待到山水诗发展到谢朓,他不用如大谢般寻找深山大壑,时时处处都能体悟到自然之美。就内容而言,谢朓不仅写大谢的纯自然山水,还增添了都邑山水方面的内容。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这首诗是都邑山水诗的创造,这是谢朓对山水诗在题材方面的变革。诗人遥望京邑,看见眼前之景,尤其是“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这两句写景之妙,看见眼前之景便引起心中之情。眼前所见的不是奇山异水,而是“飞甍”“京县”“春洲”等景物,这对于谢灵运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谢朓的《入朝曲》则是仕途意味浓重。该诗也是将山水和都邑的仕宦生活相结合,这是山水诗内容的不断丰富。从二者的经历来看,谢灵运的山水诗创造主要在刘宋时期,政局不稳致他受压抑且政治上不得志。他只好纵情于远离尘世的山水,于山水寻找心灵慰藉。谢朓则不同,他拥有相当强的适应能力。遇到仕途的沉浮,他没有谢灵运那般愤恨,同时就不需要像大谢一样寄情于山水、喜游于自然。
(二)由“移步换景”到“定点透视”的时空转换
大小谢同为山水名家,但二者山水诗的观察视角完全不同。谢灵运的山水诗视角并无固定的时间和空间,他的诗流动于外展,移步换景,多沿山水景物的变化而流动。例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全诗以“还”字为线索贯穿全诗,从石壁下来入湖,到岸边乘舟,最后抵达东扉,将一路上的所见贯穿起来。诗人的视角一直是流动的,经历了从清晨到日落一天的光阴,眼前之景时时变换着。这首诗是突出的移步换景写法,《登石门最高顶》《晚出西射堂》等都是采用了这种典型的写法。
谢朓的山水诗结构视角采用的是定点透视,在网状的景物框架上,诗人心中之情有感而发。小谢“拉开了观者和山水的距离,淡化景物局部的勾勒描摹,避免身在其中见木不见林的观览方式,驻足于远距离的固定一点,使景物的整体尽现眼底。”以《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为例,“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这句诗就自然将诗人定位于三山之上。从这个视角,定点远眺,看见了参差的房屋、繁华的京邑,又远眺到山水美景。最后引出了不舍离去之情,一个悲伤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除此之外,谢朓还有好多山水诗采取了定点透视的结构技巧。比如,《新亭渚别范零凌云》:“洞庭张乐地,潇洒弟子游,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观潮雨》:“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既撒百常观,复及九成台,空蒙如薄雾,散漫似轻埃”等都有共同的特点,诗人在处理诗的结构时采取了固定的视角。
谢灵运的不断换景造成可见的景物是不断变换的,视角范围广,但是所描写的景物都是客观的,少了一分情在其中。谢朓则不同,定点透视的视角,可以抓住极具特色的景物。两种不同视角造成不同的结果,在山水诗史上留下各有特色的山水诗作。
(三)理重于情走向情景交融
谢灵运历来为人们诟病山水诗的玄理太重,易造成结构分割。这点可以由其山水诗的篇幅得出,比如《富春江渚》诗中前四句记游,接着四句写景,最后“洊至宜便习”到“外物徒龙蠖”共十句全是悟理,玄理意味太浓。同时悟理与写景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造成二者的分割,理重于情。《登池上楼》《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登永嘉绿嶂山》等诗的写景诗句在全诗中所占份额较轻,说理(或议论)并未和写景完美融合在一起。
对于这点谢朓对山水诗有很大发展,在他自觉追求下,山水诗走向了情景交融,这一现象在谢朓的大部分山水诗中略见一斑。如《郡内登望》起端自然,寻常中暗寓曲折深邃,尤其是第二联“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大笔勾揽苍茫浑渺之景,传达出一种整体氛围和浩杳境界,令人感受鲜明、强烈,体味无穷。它十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登临的特有心情,把景的描绘与情的感发完美地结合起来。又如《高斋视事》:
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空为大国忧,纷诡谅非一。安得扫蓬径,销吾愁与疾。
开篇写景,薄雾缠绕白日,乍暖还寒,远眺所见宣城美景。接着叙写自己的生活,生活优裕但还是挡不住内心的忧愁。正如眼前之景一样,总会有薄雾般的愁绪萦绕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心中之情正合眼中之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还有上面提及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入朝曲》等都是谢朓自觉追求情景交融的诗篇。造成这种现象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从二人生活的时代背景来看,成诗的时代风气是一大影响因素。时代风气给二谢诗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谢灵运山水诗创作时期,玄言刚刚告退,难以摆脱玄言诗。等发展到谢朓时,永明文人自觉向浅易流畅、明白如话的方向发展。
(四)典源由先秦变为两汉之后
谢灵运在写诗过程中善于运用典故寄予自身思想感情,典故熟练应用于诗歌创作中,如《富春渚》中“亮乏伯昏分,险过吕梁壑”谢灵运将《庄子》里面这两个故事运用得恰到好处,为写景添了神来一笔。《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一句取自于《九歌·东君》:“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分忘归”,意思是说山光水色使诗人心旷神怡,以致乐而忘返。《登池上楼》中“祁祁伤豳歌”一句的“豳歌”,指《诗经·豳风·七月》一篇,诗中有“采蘩祁祁”等描写春景之句。《七月》是周公在避流言、出居东都时作的,此典故,带有暗喻的意思。“萋萋感楚吟”的“楚吟”,指《楚辞·招隐士》一篇,其中有“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此外还有较多此类先秦典故,不一一列举。
与之比较,谢朓所用典故的源头有很大不同。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开头借用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河阳视京县”一句从字面上看似乎与上句语意重复,其实不然。这儿借用潘岳《河阳诗》“引领望京室”句,这两个典故将诗人此时的境况表现出来。《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中“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化用了《烈女传》(西汉)中玄豹的故事,暗喻自己没有玄豹的聪明才智,善于避害。《新亭渚别范零陵云》“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中“广平”指晋朝广平太守郑袤,“茂陵”指司马相如。这两句是说范云本想能如郑袤那样有声望,自己也想像司马相如那样被赞赏。诗人用郑袤的典故来勉励范云,茂陵这句是诗人的自喻。此外,谢朓还有不少山水诗化用了此类典故,就典源的年代而言,多为两汉到谢朓所在的年代。
综上所述,谢灵运和谢朓都是诗歌史上的山水诗名家,二者对山水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谢朓在继承谢灵运的基础上,对山水诗进行了变革与发展,丰富了诗歌内容,诗歌由玄理太重走向情景交融。并且二人的观察视角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山水诗由谢灵运发展到谢朓就基本上趋于成熟。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 450001
杨国文(1993—),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郑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