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族主义立场与取向研究

2016-11-26 04:52韩钊
中国国情国力 2016年5期
关键词:发展脉络近代史民族主义

◎韩钊



近代民族主义立场与取向研究

◎韩钊

摘要:考察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问题时,无论是持辩护还是批判的立场,都很难做到完全的价值无涉。因此,在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时,不应回避这种“当代史”性质而强求形式上的客观中立,必须关注不同时代各方面论述话语的逻辑出发点,并整理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史的脉络。

关键词:民族主义;近代史;发展脉络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民族主义情绪的升温,学术界对民族主义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民族主义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课题。我国近代史上的大事小情几乎都和民族主义脱不了干系。“晚清清议派出于民族主义把办洋务看作崇洋媚外,推翻清王朝的主要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也是一种民族主义。北伐和大革命时期反对帝国主义同样是一种民族主义。”[1]因此,研究者在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时,不应回避这种“当代史”性质而强求形式上的客观中立,反而应该更关注不同时代各方面论述话语的逻辑出发点。这就要求我们不只是简单地罗列和评述他人的研究结论,而是要以时间为轴,整理出一条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史的脉络,并以此为出发点,思考当下的中国民族主义研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说,从以义和团为代表的大大小小的反帝爱国运动,到梁启超、章太炎这样的近代思想大家,再到路矿、海关或民族工业等经济史课题,完全回避开民族主义对其展开讨论是不可能的。这些研究虽然未必开宗明义地把“民族主义”写进标题,但却塑造或影响了我们对“民族国家”或“中华民族”等与民族主义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的认识,因此同样构成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论述的一部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只要民族国家仍然是组成国际社会的基本单位,民族主义相关的历史研究就必然带有强烈的“当代史”性质。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研究者对民族主义的探索和阐发,必然受到来自个人所处的立场和所抱有的问题意识的强烈影响。而今天我们看到的对“中国民族主义”这一问题的论述,正是各个时代的“当代史”层积堆垒的结果。

中国民族主义的启航期:1901-1949年

中文里“民族”一词最晚到1837年时就已经出现,1872年时就已经有华人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然而根据金观涛、刘青峰基于数据库的研究,“民族主义”在中文中的第一次亮相则要晚至1901年梁启超刊登在《清议报》上的《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2]。民族主义思想究竟何时在我国出现,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20世纪初,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前,最早接触到“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知识分子普遍认为我国是不存在民族主义的,而当务之急则是早日养成我国自己的民族主义。正如梁启超所呼吁的,“知他人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国民所当汲汲者也!”[3]养成民族主义的方法,无外乎是靠少数精英知识分子的研究和译介。在这一阶段,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本身和对民族主义理论的研究探讨是共同成长、互为表里的。换言之,20世纪初的我国知识分子对作为外来知识的民族主义的翻译、阐发、论证甚至剿袭,构成了国人对于民族主义的理解最早的基础话语。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随后在民族自决的旗号下成立了伪满政权,同时积极策动所谓“内蒙古自治运动”和华北五省自治,加紧分裂中国。在这时“什么是中华民族”的问题开始引起我国知识分子的关心和忧虑,并在学术界引发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即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的整体性的讨论。这时期知识分子关注民族问题的动机显然是民族危亡之际的“团结则生,不团结则死”,有很强的政治目的。但这种既不同于梁启超等人译介的19世纪西方民族主义理论,也不同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的,以文化为切入点的中华民族论的出现却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有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的自觉。

总而言之,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启航期,尽管系统化、理论化的民族主义研究尚未成型,但并不缺乏针对民族主义这一新兴的思潮或现象的讨论。讨论者往往同时身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因此这些讨论本身兼具了“先行研究”和“史料”的双重性质,即在塑造了人们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初步认识的同时,也影响了其发展走向。

现代化与革命的背后:20世纪50-80年代

尽管二战后以民族主义为导向的殖民地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但相对而言,在全球冷战的背景下,20世纪50-80年代却成为世界范围内200年来民族主义思潮最隐而不彰的一个时段,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很大程度上盖过了民族主义运动的喧嚣。

特别是随着冷战期我国与西方国家对立格局的形成和中苏分裂后中国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逐渐突出,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中国民族主义进行研究的需求也随之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自1960年之后的30年间,国外研究中国民族主义的专著超过20部,规模超前”[4]。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由美国战后汉学大师约瑟夫·列文森(Joseph Levenson)的“从文化主义到民族主义”说,即认为传统中国并不存在民族、国家等概念,“中国认同”的核心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华夏文化。而在近代与西方列强的冲突中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中国知识分子对华夏文化的优越感开始瓦解,不得不转向民族主义,寻求建立近代化的民族国家以抵抗西方列强和救亡图存。列文森称这种转向后的民族主义为“非文化主义的中国民族主义”,并称这种转向是近代化的产物。

显而易见,这种观点是美国学者费正清主导的“冲击-回应”理论在民族主义研究领域上的延伸。“冲击-回应”理论作为一种现代化史观,认为近代以来西方的冲击是使得停滞的中国转向现代化的主要动力。这种观点在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占有统治地位,甚至成为战后美国高校东亚史教科书的核心概念[5]。“从文化主义(有时也称为天下主义、华夏中心主义等)到民族主义”自然也随之成为美国学界谈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问题时的标准范式。

大陆学界同样强调我国民族主义的传统与内发性根源,只不过这种强调同样并未直言“民族主义”,而是围绕“中华民族的起源问题”展开的。20世纪50年代范文澜与叶菲莫夫关于汉民族形成问题的争论,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是一场“传统与现代”之争。范文澜把汉民族定性为“既不是国家分裂时期的部族,也不是资本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民族,而是在独特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的民族……它经历过二千余年的锻炼,具备着民族条件和民族精神”[6]。

20世纪8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赞同汉民族形成于秦汉甚至更早的观点。而且,这些研究者在论证时大抵诉诸文化要素。如王雷认为,秦统一后形成民族的基础是华夏文化的广大地区内“基本的文化特点和心理素质仍是相近的”;徐杰舜认为汉族的前身华夏民族是夏、商、周、楚和越诸族文化的融合;史继中认为“汉族的形成并不是居于血缘的连结,而是很大程度上以文化传播为其纽带”[7]等。这正是研究者自身民族主义立场的体现。中国的特殊性或者“中国性”(Chineseness)真正开始成为我国民族主义研究的焦点。

现代之后,后现代之后:20世纪90年代至今

1983年有理由被视为现代民族主义理论元年。这一年出版了三部民族主义研究著作,即盖尔纳(Ernest Gellner)的《民族与民族主义》、安德森(Benidict Anderson)的《想象的共同体》和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与兰杰(Terence Ranger)合著的《传统的发明》。这些重要著作的问世,不仅重新唤起了人们对民族主义问题的关注,而且规定了民族主义的研究范式,使得理论化、系统化的“民族主义研究”得以登堂入室,成为独立的学术研究对象。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主导世界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意识形态随之丧失了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冷战的结束并没有像一些学者预测的那样带来历史的终结,相反,民族主义全面复兴,成为冷战后大多数国家事实上的意识形态和统治合法性来源。1994年,我国开始推行爱国主义教育,以《中国可以说不》、《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等书籍的畅销和反美情绪的膨胀为标志的民族主义情绪开始在我国民间社会显著升温。在这种背景下,民族主义问题开始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90年代以来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对“文化”这一概念的认识的改变。以往,在近代中国研究的语境中,“文化”往往被默认等同于“传统文化”即儒家思想,是与近代的民族国家相对立的范畴。一直要到19世纪末叶,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武力威慑下,中国人才被迫放弃长期抱持的文化优越感,由文化主义开始转向民族主义。这一转变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进入21世纪后,很多研究者开始再一次有意识地强调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渊源中的本土要素。在2006年中国社科院举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研讨会上,认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来源中“既有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也有中国传统民族主义的资源”,“离开近代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基因谈民族主义无异于缘木求鱼”[8],成为与会研究者的共识并在各自研究中有所体现。

2011年出版的葛兆光的大著《宅兹中国》可能是近年来我国研究者对“解构中国性”的最有力回应。在这本书中,葛兆光明确地认识到我国研究者自身的民族主义立场的影响,并且指出“不能要求欧美、日本的学者,像中国大陆学者那样,出于自然的感情和简单的认同,把中国当作天经地义的历史论述同一性空间”,并且承认海外的研究视角和叙述立场“确实有力地冲击着以政治边界当文化空间来研究中国的传统立场”,并且明确提出了“如何尽可能地在同情和了解这些理论和立场之后,重建一个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9]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金观涛. 百年来中国民族主义结构的演变.二十一世纪,1993,(2):65.

[2]金观涛,刘青峰. 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法律出版社,2009:563.

[3]梁启超. 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20.

[4]崔玉军. 西方关于中国民族主义的研究:范式与主题. 中国研究, 2009,(5):116.

[5]仇华飞. 从“冲击-回应”到“中国中心观”看美国汉学研究模式的嬗变.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47.

[6][7]王东平.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129-183,215-223.

[8]贾小叶.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再思考——“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学术研讨会”综述. 教学与研究,2006,(4):61-63.

[9]葛兆光. 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中华书局,2011.

(作者单位:日本早稻田大学亚太研究院)

DOI:10.13561/j.cnki.zggqgl.2016.05.012 ■ 编辑:云霞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发展脉络近代史民族主义
20世纪90 年代以来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研究述评
浅析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进程
透过李鸿章看中国近代外交史
舞龙舞狮竞赛规则的发展脉络与现实启示
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方法与学科发展的多视角分析
建国初期电影歌曲发展脉络及特征
“民族主义”的老问题与新困惑
明治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韩国历史编纂学中的民族主义
关于启蒙运动教学的几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