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
摘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核心。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力、想象力、初步获取知识的能力、简单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正确意见的品质;学会科学地整理自己的思想,表述自己的见解。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创新;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195-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放在第一位,以培养出符合我国要求的创新型实用人才为奋斗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创新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因此,我们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知"圆",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几只猴子骑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轮子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开始让学生猜测,谁跑最快,然后媒体演示赛跑过程。结束时,问学生为何骑圆形轮子的猴子跑第一,让学生弄清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道理,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乐于创新。教学中还应联系实际解决简单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激发得越强烈,就越能对学过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就越能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以尝试、创新的空间,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2.课堂教学要创新
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开放,思维就越活跃,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创设创新情境,学生主动创新。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同时,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创设教学情境有多种做法,如动手操作、制造悬念、实物观察、电教媒体展示、新旧知识间矛盾冲突、"问题解决"的方法。引导自主学习,激励学生探索创新。美国心理学家杰斯认为:"数学不同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条件能够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思维研究认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比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教师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成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四块,同学们很快想出四种折法。这时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造成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既促进他们进一步思考尝试、探索,又得出了多种折法。
3.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点,是创新素质形成的基础。扎实的基础知识就是在创新教学中不能忽视的教学,是创新素质形成的基础。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绝对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而要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把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落实在知识点的教学上。要求学生既要勤奋学习基础知识,又要注意掌握创新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加强各知识点的联系,创造性归纳和综合,又要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方法构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引导学生把初中生物、地理、历史、物理中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以具体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并提出对策。这样以知识为载体,以综合各学科所学知识为基础,以 "人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使学生想前人所为想,创前人所为创。
4.体验成功快乐,让学生爱创新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欲望。创新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总是要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机会,并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进行到综合练习这一阶段时,让学生回忆近期学过的内容,自己编题。学生们都迫不急待地要讲出自己编的题目。有的说"9十4",有的说"18-9",教师将这些题加以整理,就成了一组完整的综合练习题。学生们计算着自己编出的题目,情绪很高。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教师在重点辅导时,多给予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和多种鼓励,慢慢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感觉到自身的价值。
总之,在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下,数学教学方式也进行了转变,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并在课堂中建立师生的和睦的情感桥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学习程度来进行教学,摒弃传统的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并向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从树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识到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探索和积累的过程。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要本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原则,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郭银春.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初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3)
[2] 刘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05,(05)
[3] 龙连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12)
[4] 张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 新课程(小学),2001,(09)
读与写·上旬刊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