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艺帆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传统商业银行竞争力培育
□ 杨艺帆
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涌,对传统商业银行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传统商业银行能否在这股浪潮中顺利转型、寻找到新的竞争力值得思考。本文基于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对互联网金融及传统商业银行的各自优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传统商业银行必须通过互联网思维重新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的思路。
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思维;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等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金融模式,其业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互联网理财等。近年来,尤其是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成为金融领域最令人关注的事件,互联网金融正在从一个传统金融的补充者和搅局者,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参与力量和创新力量。从P2P到微信银行;从互联网保险到股权众筹;从第三方支付的方兴未艾到网络银行破冰。互联网金融的高频率出现且发展之迅猛,给国内整个金融时态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互联网金融正在改变整个金融样态,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成为当今的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从观念、运营模式,到资金链的流转,互联网金融都显示出与传统金融的不同。对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和影响,国内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谢平、邹传伟认为,互联网金融将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吴晓灵则持另外一种观点,她认为互联网金融本质上也属于金融,属于“草根性”的金融服务,对传统金融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马蔚华也认为互联网金融颠覆不了商业银行,但前提是商业银行要摄入更多的“互联网”基因,学习借鉴互联网的思维,从理念、体制、机制、流程、考核、产品和文化等各方面入手开展持续创新。为了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到底有没有冲击?冲击到底有多大?有必要对互联网金融及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进行对比及分析。
1.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优势分析
(1)平台和场景带来的客户群体及大数据的优势。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巨大冲击的并不是一般的互联网企业,而是像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这些互联网巨头经过多年积累,在平台和场景方面的有着明显的地位和先机,而利用这些平台和场景使得其在发展互联网金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所指的平台是指连接两个或多个群体,并为他们提供行为准则、互动规制和互动场所,而从中获取赢利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正是基于上述平台,得益于准确切入用户的场景,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金融版图。比如,阿里金融的“余额宝”就是基于淘宝平台和“购物”主场景来切入并发掘客户金融需求的;而腾讯的“微信”则是依托微信这个平台和“即时通讯”主场景来切入推广其微信支付,这两个互联网巨头都在互联网金融的战场上取得了不殊的战绩。
基于平台和场景,互联网企业在积累客户群体和利用大数据增强客户体验及营销方面赢得优势。首先是互联网企业在积累客户方面有优势。互联网企业基于平台和场景入口,能实现客户数量几何级数般的增长。其次,在大数据分析方面有优势。互联网企业的平台和场景优势还可以带来海量数据,互联网企业可利用各种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各种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为客户体验改善、金融产品设计、贷款审批及风险控制等方面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阿里小贷就是利用阿里巴巴B2B、淘宝、支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客户积累的信用数据及行为数据,用网络数据模型和线上资信调查模式,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向这些通常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征信困难群体批量发放“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小额贷款,这就是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来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例子。
(2)纯线上运营模式带来成本和效率优势。相比较传统商业银行的物理网点,互联网金融的资金交易双方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平台实时了解对方的信息,基于彼此需求协商确定合适的内容和价格,快速实现资金的交易。利用这种新型的网络平台进行资金交易和宣传金融产品,可以节约开设传统物理营业网点的资金,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成本及相关金融产品价格,进而能促进了金融产品的销售。实践证明运营成本的低廉是互联网金融能异军突起的关键因素。有人比较过美国银行业不同服务渠道的交易成本,发现人工柜员式每单耗费的成本超过1美元,而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交易,这一数字还不足0.1美元,两者相差足有十倍之多,成本差异相当明显。
此外,互联网金融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为支撑,自动自发地为用户快速地进行金融产品计算和办理金融相关业务,与传统金融企业许多环节需要人工参与相比,互联网金融企业也赢得了效率上的优势。如淘宝(天猫)卖家向阿里金融申请的订单贷款最短三分钟就可发放,这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是难以想像的。
2.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分析
(1)有数量庞大的营业网点、能为客户提供面对面的线下服务。互联网能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拉近距离并进行即时交流,但却不能缩短现实中的实际距离;它能够提供海量的客户或交易数据,却难以解决人跟人之间的信任和情感问题。许多金融服务还是需要线下面对对沟通交流的,这种体验是互联网金融无法替代的。
(2)有较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实体银行对资本金有较高的要求,这些银行都有较强的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传统商业银行大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风控体系,国家对传统商业银行也有一套成熟的监管体系,这些都为银行的平稳运营提供了保障。
(3)有金融产品组合方面的优势。相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主要集中在理财、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等方面,传统商业银行有种类更多的金融服务可以选择,这些金融服务具有消费、结算、信贷、投行、财富等优势。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为客户提供附加价值的一组独特的技能或技术,是组织中沉淀和积累的知识。Prahalad和Hamel的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主要如下:
1.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判别标准
三个判别标准分别为用户价值性、独特性和延展性,这三个标准缺一不可。
2.树型理论
Prahalad和Hamel还认为,公司可以比喻成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可被认为是核心产品,分枝可视为战略业务单元,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而核心竞争力就是为大树提供养分、维系生命和稳固树身的根。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来说就像为企业提供养分和根基的根,是公司内部的各种知识的大汇总,尤其是那些如何协调节纷繁复杂生产技能和融合多种技术潮流的企业内部知识。
1.切实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带来极致体验
随着银行竞争的加剧,各大银行都纷纷提出了要以客户为中心的口号,但事实上,许多银行还停留在依赖信贷资产和垒大户的外延式粗放型经营方式,在经济形势下行及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已经难以为继,以客户为中心还远没有到位。以客户为中心要借助“用户思维”,一方面要做到扩大客户群体,做到客户下沉;另一方面要重视客户体验,争取为客户创造极致体验。
传统商业银行在原来外延式粗放型经营方式的指导下,较为重视中型以上企业和一些高端客户,而忽视了一些小企业及普通客户的服务。而借助互联网技术及服务半径和范围的扩大,长尾客户同样可以为银行带来利润和回报。银行可借助互联网技术,不断扩大客户群体,做到客户下沉,为银行长远持续发展夯实客户基础。
以客户为中心还要注重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指用户与产品、系统或界面交互之后所形成的主观感受。任何一种互联网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成败取决于用户体验的核心质量和效果。用户体验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将有助于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忠诚度、粘合度的增强。商业银行可借鉴电商设计理念,通过大数据对用户期望和偏好进行细化研究,甚至可以通过让用户参与产品设计,使金融产品更符合客户偏好及市场吻合度。此外,银行推出的金融服务产品操作应更为简易,各项服务响应速度要快,这些也都是提升客户体验的关键。要让极致体验带来忠诚客户,增加客户的粘性,使客户成为银行的粉丝,并成为营销推广和传播的主力军。
2.化繁为简,优化流程,不断降低银行的金融服务成本
在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不对称被逐渐消灭的背景下,用户都希望能用最低的成本甚至零成本获得价值最大的产品或服务。相较于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由于物理网点和人员的标准配置导致相对较高的成本,为更好顺应当前潮流,商业银行应该在不降低客户体验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多采用机具代替人工的方式,简化业务流程和交易操作步骤,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业务审批环节,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不断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杨婷
杨艺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统计学与互联网金融。
G250.72
A
2095-5103(2016)03-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