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尧
将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
王尧
内容提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立德树人”的思想资源之一,是中国大学教育的重大历史进步,也是改革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的一次契机。我们面临两个传统,一个是“旧传统”,一个是“五四”后的“新传统”,不能偏废。如何在现代大学制度下,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人才培养
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立德树人”的思想资源之一,对中国的大学教育而言应当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也是改革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的一次契机。
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曾经表示要警惕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的错误,但实际上后来还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未能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对待思想文化遗产采取了革命的方式或者其他粗糙的、轻率的方式。“文革”对“传统”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其负面影响仍然在延续。当下的很多社会危机,在相当程度上是文化危机。因此,重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缓解文化危机,形成有利于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文环境。
在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时,我们实际上面临两个传统,一个是“旧传统”,一个是“五四”后的新文化传统,或者称之为“新传统”。“旧传统”与“新传统”关系之复杂,“新传统”是否断裂了“旧传统”等等,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难题。建国以后,我们展开的是社会主义文化想象和实践,和“五四”新文化传统是有联系和区别的。在讨论作为思想资源的优秀传统文化时,如果忽视“五四”新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在思想文化建设上仍然是偏颇的,甚至是危险的,将影响文化发展的方向,也影响到立德树人的效果和大学教育长远的发展。如果不讲“旧传统”,文化认同的危机如何克服,“新传统”的出发点在哪里?如果不讲“新传统”,“旧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如何实现?中国如何和世界对话?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传承这两个“传统”,不能偏废。周扬在1958年《对古籍整理出版的意见》中曾经说:“我们这一辈人的缺点是对文化遗产注意不够,或者还没有来得及掌握。古代的文化遗产要注意,‘五四’时代的文化遗产也要清理。否则,社会主义文化就没有稳固的基础,就没有根。”上世纪60年代周扬主持文科教材编写时,曾经有几次讲话,其中也谈到教材编写如何如处理文化遗产的问题。周扬的几次讲话,有那个时代的痕迹和局限,但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注意和汲取的观点与思路。几十年过去了,文教部门很少有人像周扬这样系统讨论过文科教材的编写问题。这套文科教材在“文革”结束后使用过很长时间,后来陆续被其他教材取代,如果比较当下使用的许多教材,我们可能并不会认为当下的教材在学术上超出许多。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将“传统”分为“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按照庞朴先生的阐释,前者是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系、精神谱系,后者是具体的形态、载体。作为价值体系的文化传统,如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世界文明融合,是一大难题。“传统文化”是我们熟悉的概念,在大学教育中,传统文化反映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在讨论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体系时,中国现代大学的历史经验仍然可以借鉴。50年代院系调整之前的清华大学人文学科的历史具有启发意义,《清华大学人文学科年谱》详细梳理了清华人文学科的发展,包括中文专业课程的设置,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如何在现代大学制度下,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在人才培养的理念、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中,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近几年来,我们初步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文史哲不分,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在文科基地班建设的基础上,我们在2011年11月成立了“唐文治书院”。在学校和校长的支持下,我们用无锡国专唐文治校长的名字命名。在我们学校,文、史、哲三个专业,分属三个不同的学院,如何融通文史哲是个难题。成立唐文治书院,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文治书院在现代大学制度下,参照西方“Liberal Arts College”培养模式,激活中国传统书院的经验,吸收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等同类学院(书院)的做法。书院集中选拔、培养以文史哲为主兼及其他文科专业的优秀学生,优化配置教学科研资源,实施体现学术型、跨专业、国际化的培养模式,为教育培养卓越人文学者奠定良好基础。在这一点上,我们同时明确,不把书院办成国学院。从几年的实践看,效果明显。
文治书院优化配置教学科研资源,设计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打通文史哲,回到文史哲专业的基本面,回到中国文化的“原典”,强调经典研读,从传统出发并对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以现代的立场阐释经典。除部分通识课程外,主体课程都是单独编班授课。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通识教育课程部分,书院在大一学年强化英语水平的提升,每周十节英语课涵盖了综合英语、写作和听说三个方面,为学生在之后的大学生活中研读国外经典著作提供了阅读基础;大类基础课部分主要包含文史哲三个学科的基础课程;专业教学课程部分,开设的课程包括《诗经精读》、《左传精读》、《史记精读》、《四书精读》、《说文解字精读》等,强调经典研读。
导师制是唐文治书院实施教学改革的重点,其现实目标在于改善教育大众背景下师生关系疏离状况,从而进一步化解专业教育之弊。书院导师制教学的特质在于,导师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言传身教感染和影响学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指点迷津,传递独特的学术风格和文化精神,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书院的导师制是将传统书院提倡的尊师重道精神与国外现代书院中的导师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可以有效改善当代大学师生关系,使导师在与学生的频繁互动和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并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书院的管理也试图体现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精神,突出民主办学、敬畏学术、教学相长、自我发展的特征。在办学中,我们还重点解决卓越人文学者教育培养过程中的选拔、培养、退出和完成的问题。在新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我们从文史哲三个专业中选拔三十名以内的学生。二年级时考核,不符合条件的退出。书院不设专职教师岗位,在文史哲三个专业及相关专业中聘任教师(导师)。
经过四年多的改革与发展,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研究人才。在已毕业的两届学生中,有66%的学生进入境内的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985、211高校进一步深造,有近13%的同学选择境外、海外的高校进一步完成研究生学业。
如何在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中文学科的优势,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2013年6月我们成立了“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并以“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为域名开设了专题网站。“工作坊”依托中文学科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努力建设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校园文化品牌。“工作坊”成立三年来,立足长远,科学谋划,稳步推进,扎实开展了一系列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对全校的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起到了辐射作用。
“工作坊”常年开设六个互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文化教育和推广子项目,即“中国传统文化课堂”、“中国手工艺作坊”、“中国影视艺术播映厅”、“汉外双语角”、“中外大学生伙伴计划工作站”和“语言文化沉浸项目”,承担一年一度的“读书节”等。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参与工作坊各项活动的研究生人数达数千人次。其中“中外大学生伙伴计划工作站”项目,学院为留学生每人配备一名本院中国学生作为伙伴。“工作坊”为留学生和香港地区进修生的中国文化沉浸课程提供了有效平台,受到香港教育学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国务院关键语言项目负责人的积极评价。
2015年,“工作坊”的“中国传统文化课堂”与《姑苏晚报》社、“虎丘书院”合作开设“姑苏讲堂”,举办“书法与生活的相关性”、“苏州园林文化”、“文化名家进校园”等三个系列学术讲座系列,共计100多场。听众除本校学生外,还有众多校外人士。《姑苏晚报》择要刊载“姑苏讲堂”讲座的重点内容,扩大了讲堂的社会影响。“工作坊”还重视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组织了专题组,承接了“倪小舟木刻艺术收藏”、“周联一金石砖瓦收藏”和“桃花坞街道历史街区文化”等项目的挖掘整理。不久前,又在苏州太仓市沙溪镇挂牌,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工作深入乡镇基层。“工作坊”成立至今,短短三年内,先后获得教育部、江苏省和苏州市多项奖励。2014年“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列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国五十个推广项目榜首。第18届“读书节”获得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国十个示范项目。
在全球化背景下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建立跨学科、跨文化的学术共同体,和西方汉学界形成对话关系。尽管西方汉学界对当下中国学界的影响已经没有90年代之前那么大,在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体系时,仍然需要有一个“他者”做参照。为此,我们于2005年便成立了“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2015年3月升格为苏州大学校级学术机构。其宗旨是开展对海外汉学(中国文学)的深入研究,总结海外汉学研究的经验,以资国内学界之借镜,并汇通本土的学术智慧,以创造新的研究局面。经过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为国内海外汉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举办大型国际性的汉学会议。2014年7月与台湾“中研院”、香港城市大学、蒋经国基金会合作承办了大规模的“第四届两岸历史文化研习营”,获得了巨大成功,极大提升了苏州大学的国际影响力。2005年6月18日至20日,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在苏州大学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汉学会议”,并出版了由王德威、季进主编的论文集《文学行旅与世界想象》。2010年6月3日至6日,与哈佛大学、美国Mellon Foundation、复旦大学合作,在上海和苏州举办了“中世文学的世界:汉魏六朝唐宋研究的新视域与新路径”国际学术论坛活动。2011年11月25日至27日,与美国斯坦大学东亚系联合召开“学术共同体中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主编大型译丛和研究丛书,推动相关学术研究。季进、王尧主编出版了“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译丛”和“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丛书”;围绕中国文学海外传播这一研究领域,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和教育部项目等,学科成员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国际汉学》等刊物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设立“海外汉学讲座”,加强与海外学者、海外高校的学术交流,先后邀请了李欧梵、王德威、宇文所安、田晓菲、罗然(Olga Lolova)、瓦格纳、艾朗诺(Ron Egan)、顾彬(Wolfgang Kubin)、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等海外汉学名家来中心演讲数十场次,结集出版了演讲录《下江南》。学院还与捷克查理大学汉学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系、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研究所等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协议。
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与文学走出去。我们不断受邀出访哈佛大学、杜克大学、威斯康辛大学、日本爱知大学、捷克查理大学、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等海外名校,或访问交流,或参加高规格的国际会议,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中国文学与文化。同时,从中国文学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高度出发,一方面深化关于“走出去”过程中“如何走”、“走向哪”等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则加强对当代文学海外译介的研究,总结其经验与教训,同时,积极为当代文学的海外译介牵线搭桥,向海外著名翻译家推介当代文学作品,努力推动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王尧,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戴紫)
App ly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o Talent Cultivation
Wang Yao
Apply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o talent cultivation is a great historical progress for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and it is also an opportunity to deepen the reform in the disciplin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or the educational ideas,curriculum systems,and cultivatingmodes.We inherit two traditions-the“old tradition”and the“new tradition”ushered in by the May 4th Movement.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system is a long-term exploring process and practice in model of apply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o talent cultivation.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Moral Education;Talent Cul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