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影响身体的社会心理机制

2016-11-25 14:10郭慧玲
社会观察 2016年5期
关键词:习得性阶层生理

文/郭慧玲

阶层影响身体的社会心理机制

文/郭慧玲

身体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身体健康是人类生活中的基本诉求和终极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和重视。身体看似是一个物理和生物的概念,却饱含着社会意涵。身体处于社会和群体之中,其存在形态和发展趋势受到社会结构和分层状况的影响。社会阶层不仅意味着财富、资源和地位的分配差异,还暗含着歧视、疼痛和疾患的不平等分配。如果说前者是显性的,后者则是隐性的过程。

在《自杀论》中,涂尔干应用社会团结和群体意识来解释群体中的自杀比例,他看到这两种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及由此带来的自我伤害。但因为其社会功能论取向,并未解释自杀率的阶层差异,更未看到社会底层的相对脆弱性,所以并没有对自杀做出充分解释。一系列研究发现,社会不平等可能对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使社会民众中患慢性疾病的概率增大。健康风险的不平等分配是阶层不平等在身体上的体现,健康不平等正是通过个体的身心过程实现的。

阶层具身化

群体之间的分类不仅包括最简群体背景下的群内偏好和对他群的贬斥,还包括由资源分配不平等导致的支配群体和从属群体之分。当然,支配群体和从属群体只是相对的概念,只是在社会等级序列中突出其中的特定对立群体。群体之间的等级差异也不仅仅体现在财富、地位和声望之上,而且这种等级差异还进入个体的身体,影响个体的心理和生理状况,我们将后者过程称为社会阶层的具身化。

心理疾病与社会结构息息相关,除遗传因素外,后天的社会地位对个体的健康状况影响很大。群间地位差异导致健康程度不同,影响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社会方面主要体现在显性的社会资源不平等分配。占有更多社会资源者,可以享受高质量食物、有条件和时间休闲放松、使用健身器材和享用更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条件,这些都降低健康风险。就文化方面来讲,有闲阶层一般具有更健康的行为方式,更注重健康生活的理念。而在心理方面,阶层对健康的影响最为微妙,它不仅包括由社会资源和社会互动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抑郁,还包括由此进一步导致的生理病痛和自我伤害。而心理层面的影响过程将成为我们分析的重点。

社会不平等和由此带来的歧视影响社会底层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抑郁则是其中较为常见的后果之一。抑郁的发生具有精神生物基础,特定遗传成分使个体在受到环境影响时更容易患精神疾病。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因素都影响抑郁和压力恢复。与抑郁和压力恢复有关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乐观主义、认知灵活性、认知解释风格、社会支持和压力免疫等。

生理疾病和疼痛还可能直接与社会因素相关。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交互作用,对个体的慢性疼痛产生影响。社会排斥是令人“痛”苦的,这是因为对排斥的反映是以生理疼痛系统的一些方面为中介完成的;这种生理机制具有生物进化上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社会动物对离群威胁有所反应。对非人类动物的研究发现,社会和身体疼痛共享同样的生理学机制。在语言学意义上,人们表达两种痛苦时有一致之处,如“痛苦”“心疼”和“头疼”等。

社会因素对生理过程和健康风险具有直接作用。非裔美国人对种族主义和歧视的持续体验可能是他们与当地白人身体健康水平有很大差异的根本原因;社会情境的外在作用会导致大脑功能和生理反应的内在世界发生变化。社会等级的压力差异对肾上腺皮质、心血管、生育、免疫和神经生物过程有完全不同的影响。心理生理过程对社会因素的敏感性使社会阶层体现出具身化的特征。

心理机制:群际伤害和习得性无助

社会对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不仅通过社会资源、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缺失的途径,还通过或明显或隐秘的歧视、侮辱和敌对的方式达成。这种群体支配和伤害多数时候是在隐性和合作化的过程中完成的。将本群和自我看作更有优等,而将他群和遥远他者客体化和物化是常见的心理过程(Haslam,2006)。这一过程不仅在群际冲突情境中发生,而且作为一种社会认知过程存在于任意日常社会现象之中。

个体无意识中显露和表达出来的群际伤害甚至无法被施行者意识和感知到,而这种在社会化中习得的行为模式,与其他礼貌行为一样在潜意识中被认为理所当然。在等级社会中,生活中的无礼、怠慢和反感这些细微反应无处不在,这构成了社会等级的微观防护墙和隐性隔阂。除人际冲突和敌意外,这些隐性侵犯过程总在细微之处彰显。即使施行者没有意识到,也无意识地表达出来,对弱势群体构成心理伤害。就与职业相关的阶层分类而言,工作压力、低决策自由度、低社会支持、付出回报失衡、工作不稳定都与一般心理失常有关,其中工作压力和付出回报失衡的影响最大。由此可见,个体对工作回报期待高、付出多和实际回报少容易导致心理压抑,也就是说,相对剥夺感在心理疾病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习得性无助是长期受压制和压抑的情况下产生的另一种负面心理机制。习得性无助是塞利格曼(Seligman and Maier,1967)在动物行为研究中提出的术语,指在反复的失败和挫折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放弃努力、听任摆布的悲观心理。这种心理取向降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虽然它源于前期的劣势环境的反复刺激,却对个体造成长期持续的负面影响。在社会生活中,个体的劣势社会地位使其仅具有较少、较低质的健康资源,这种劣势地位也使其遭受到各种群际伤害,但更隐蔽的是这种劣势造成的习得性无助心理使这种劣势的负面作用持久化。习得性无助使个体更容易形成抑郁和悲观情绪,由此对个体的身体健康形成负面影响。社会结构中的从属群体不仅遭受到支配群体的或显或隐的群际伤害,习得性无助和合法化意识形态还使其遭受自我伤害。社会支配论认为,从属群体在合法化谎言的作用下,不仅缺少本群偏好,甚至表现出他群偏好,这使个体体现出合作化的自我伤害倾向。

社会交往与健康

社会交往作用于身心健康的方式至少有两种,在宏观角度,社会交往作为社会资本和社会支持的象征可能是健康不平等再生产的工具;但在微观角度,与社会交往相伴随的情感支持为抵御和化解阶层带来的心理伤害提供可能。在心理方面,个体的情感支持对一般精神失常有抑制作用;在生理方面,社会支持与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变化有关,在与疾病有关的系统中,社会支持与更正面的生物反应方面有关。群际伤害是社会作用于身体的重要心理机制,而社会交往则对此过程构成干预作用。群际接触是减少群际伤害的主要策略,但社会网络闭合过程则为此类策略的展开构成障碍。

社会接触和人际交流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人际互动和交流促进相互理解、信任、合意、忠诚、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这些都有益于心理健康。隔离和缺少社会接触都强烈地降低主观幸福感。社会关系不足及相关情感、认知和行为因素都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在人际交流过程中的相互肯定带给个体的事物判断正确感也对于减少抑郁有积极作用。在临床干预中通过这种心理方面的调节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但一旦患者恢复日常现实生活,肯定和认可的缺失依然可能再次导致心理失常。心理因素并非根本,作用的根源依然在于“系铃者”社会。情感上受到伤害的从属群体成员,其社会网络容易发生进一步内卷化和闭合,这进一步导致其丧失社会资源,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测量与发现:阶层经由心理影响身体

通过分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2010)”,我们有以下三方面经验发现:

第一,总体而言,身体健康风险沿着社会阶层向下移动。用来衡量社会阶层的收入和受教育水平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单向促进的;但就自评社会地位来讲,中间阶层的身体健康状况最佳,自评为社会上层和底层的民众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虽然社会地位高的人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经济、心理资源,生活方式也更为健康,但他们也倾向于处于较多的紧张和压力之中,这使其也面临更大的健康风险。通过了解其中的社会心理机制,身体健康风险的阶层分配状况才更容易理解。

第二,阶层对身体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心理机制实现的。首先,自评社会经济等级相比客观社会等级对个体健康有更大的作用,甚至前者可以代替后者的解释。其次,身体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高度相关。虽然二者可能互为因果,但二者的强相关性让我们不可完全否定从心理到身体的作用过程。已有研究表明,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容易导致身体内部紧张,使生理及免疫系统下降,从而形成身体疾患。最后,阶层对身体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通过群际伤害和习得性无助感得以形成。个体面临的被剥夺、不公平待遇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第三,社会交往既是阶层健康不平等再生产的路径,也是从个体层面化解和抵制阶层具身化的心理过程的方式。社会交往既与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和社会支持相关联,也与人际层面的情感支持相联系。人际情感支持对个体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对于缺乏社会经济资源的群体而言,通过增加与家人、亲戚和朋友的联络和交流改善其健康状况,是相对易得的路径。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摘自《社会》2016年第2期)

猜你喜欢
习得性阶层生理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例谈分数意义习题习得性教学误区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别让“习得性无助”击溃你
19世纪20年代不同阶层的民国女子影像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中小学生学业习得性无助感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