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微课认识和运用

2016-11-24 03:27刘驱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运用方法认识微课

刘驱

【摘 要】 微课与普通的多媒体教育手段、网络课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微课的制作虽然增加了教师负担,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应选择性地吸收微课思想并活学活用,具体方法是将微视频作为课堂的导入,呈现技能关键点或者知识重难点,利用微课帮助学困生和缺课学生复习或补习,并引入班会课和思想素质教育课。

【关键词】 微课;课堂教学;认识;运用方法

所谓的微课,就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问题点等)或者结合某个具体的教学要求(如目标、导入、内容、方式、过程、评价等),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可视化微型优质教学资源。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微”,短小精悍,时间段,容量小,设计精,效果强。首先,有必要对微课与传统课堂相比,进行一个了解认识。

一、微课与普通的多媒体教育手段、网络课程的区别

以往的多媒体教育,大多老师理解成只要用PPT课件代替板书,适当的时候来一段视频演示等都可以称为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育。包括网络上的公开课等,这些课程都是更多地强调教师怎么上课,囊括了课程的所有环节,时间较长。而微课又是怎样的呢?不了解微课的人,往往认为微课就是简单的课件加旁白,然后简单的录制,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断地插播微视频,把基本知识的讲解、操作过程、归纳概括都是通过播放微视频来展示。这种生硬行为,只能说是没有真正理解微课的内涵。真正的微课则不是系统知识的全貌,而是将知识点切片细分之后,针对某一关键知识点设计、制作成可视化视频,一般不超过8分钟。可以是信息呈现型,故事讲述型,知识讲授型,总结复习型,技能演示型,示范表演型等。它是结合了学习任务单,能让学生利用平时的碎片时间进行课前学习,课堂充实,课后复习的微视频。因此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时间短,容量小,设计精,效果强。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通过微课自我学习,背后的教育逻辑是先学后教或者学完后可以反复重温,其最大的成效不是提升知识,而是培养能力,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二、微课的制作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诚然,微课是逼着老师去学习、去研究、去制作。在开始的时候,教师既要梳理知识图谱,进行合理切片之后,又要制作成微视频,需要大量时间和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当然,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不能因为困难而拒绝接受。其实,简单的微课的制作很容易掌握,常见的有利用PPT录屏,手机录制等,在网上都有教程,非常容易上手。而技术含量更多,功能更强大的还有CS8.0的综合录屏技术、以及网络上常见的一些微课制作工具等都比较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市都在开展各种形式的微课大赛和微课程的开发,涵盖了各学科不同学段的所有知识点,网上微课资源库将不断完善,老师可以通过网上下载后再进行加工,这样一来负担会减轻很多。例如,《中国职业教育微课程及MOOC联盟》就是一个囊括了很多优质微课资源的网络平台。老师通过对平台资源的比较和互相分享,了解学习微课的发展趋势,和各种精彩的微课资源,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会发现,原来还有更好的课堂!

三、选择性地吸收微课思想并活学活用,不过度神化而滥用,也不要过度贬低而拒用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学校仍然采取班级授课制,而这种模式的重要性仍然不可撼动。其实,我们不必过分强调模式,重要的是手段。实践反复证明,传统课程有着知识的连续性、和实体性,微课不能代替老师在课堂上的现场点拨和指导,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而且微视频只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产生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因为有新鲜感,可是一旦新鲜感失去,再优秀的课程也会让学生索然无味。因此,即使是传统课堂,学生天天上课也厌烦,天天做作业也不愿意,若学生没有了兴趣,任何课堂都将难以开展。我们所接触的学生,是属于互联网的一代,信息途径多元化,学习方式多元化,而技工院校里的学生更是存在着关注力弱化,在大量知识的充斥下,持续关注时间难以超过10分钟。正因为这样,微视频由于时间短,对学生的认知、情绪、爱好契合得更好,更能满足作为互联网一代的学生,让学生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随时学习。所以,知识信息化的今天,我们一方面要提高微视频的讲解质量、讲解的趣味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要选择性地吸收微课思想并活学活用,不过度神化微课而滥用,也不要过度贬低微课而拒用。

1、微视频作为课堂的导入

在很多传统理论教学课堂,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往往无法安静下来,需要任课老师的多次提醒强调才进入课堂状态。这种情况下,只要在上课的时刻给学生播放两三分钟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导入视频,面对音画俱美,声情并茂的视频,根本不需要老师的叫喊,学生很快就被视频吸引从而迅速安静下来,从而科任老师可以轻松将学生引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来。曾经听过有一位老师上《汽车文化》这门课程,在介绍各种车型的历史时,用了一段3分多钟的奥迪汽车的发展史来进行课前导入,那娓娓道来的音乐和旁白,霎时间抓住了学生的心神,接下来的上课环节也是非常精彩。

因此,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能成功吸引学生,让学生课前有期待,才能进一步让学生在课中有满足,课后有回味。

2、微视频作为技能关键点或者知识重难点的可视化呈现

在传统教学中,不管是理论课还是实操课,很多知识或者技能操作的重难点。而不同的学生,掌握同样的知识技能所需要的时间往往是不同的。一般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不用老师教,凭借自身的基础,看书能看懂。这类学生接受能力强,上课时轻松应对,但轻视之下最易分心,对关键环节不留心。第二类学生接受能力强,只要老师教一教就能懂的,这类学生是比较用心的,由于步骤过程较多来不及记清楚或者没看清就错过了,最希望老师能再演示一遍的。这时由于课堂时间和上课学生人数的制约,老师不能逐一兼顾到而难以做到教学再呈现。第三类学生就是后知后觉型,即是老师当场教了也不懂,这类学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往往需要课后反复学习,而这种情况下老师更不可能反复地给学生演示。因此,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将某一关键知能点或者技能点制作成微视频留给学生,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有助学生重现课堂教学情境,激活记忆细胞。笔者在给学生演示《网线水晶头制作》这一课程任务时,就尝试使用这一辅助,首先给学生讲解基本制作步骤和制作细节,然后给学生演示,并且用到课堂微视频展示操作细节。但到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时,还是出现了水晶头不够用,裁线过短,接线不好等情况,不少学生课堂上未能很好制作出一个网络水晶头。得不到操作成功感。因此课后笔者把相关步骤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课后通过反复观看微视频,逐步体会其中的细节后,再制作出的水晶头进行比较,发现很多学生的脸上都呈现出成功的喜悦。

3、碎片化的微课帮助学困生和缺课学生复习或补习

学困生往往是接受知识的速度比较慢,传统教学对于课堂并不能完全掌握的知识,老师也没有时间专门去照顾辅导这些学生。而缺课生则是由于事假或病假耽误了学习时间,影响了学习进度。未能按时上课,过后找老师补课,一是老师不可能有时间及时给学生补课,即使有也不会像在课堂上讲课那么具体。靠学生去问同学、问老师的解决方法,实在是长贫难顾。有了碎片化的微视频后,使得平时反应慢而又羞于发问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复习时反复地观看,加深理解,不仅有助于转化学困生。同时也适用缺课学生的补课或者在异地也可以下载微视频自学,实现移动学习。例如,笔者在上《计算机基础》课中关于office操作,这些需要考证的科目,学生学到后面,忘掉前面,学困生更是根本跟不上节奏。这时,通过简单的电脑录屏,将一些基本易混易错考点的操作细节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存在手机里,随时可以拿出来重温复习。在考证临近之时,不管是学困生,还是缺课学生,甚至补考的学生,都可以利用课余碎片时间,在自己的电脑中进行复习操作,使用简便而且效果不错。

4、利用微课进行班会课、思想素质教育课

在学校里,思想素质教育课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纪律教育、挫折教育等各种主题的班会中,大多时候都是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演讲,学生在被动的接受着某些空洞的内容,缺乏更进一步的直观感受,而且某些专业领域,老师讲的说服力更不足。这时候,如果能用微视频导入一些相关案例或者是专家讲解的视频播放,效果将是截然不同,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得学生信服的同时印象深刻。例如,给学生讲解防骗教育时,播放一段《以案说法》中民警所介绍常见的诈骗案例,给学生讲解安全教育、感恩教育,播放一段感人的视频,相信比老师空讲更有感染力。有时,限于课堂时间,内容无法一一呈现之时,甚至可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出主题,鼓励学生制作微视频来阐述相关主题,最后进行作品演示,这样子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制作的过程中又能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例如,在创建班级文化的时候,指导班上的学生将一些班级照片制作成视频相册,在全班播放的时候,学生看着视频中的自己,有着强烈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这样,每个人得到了别人的认同感,班级的凝聚力慢慢也就形成了。

最后、我们应该用正确的目光去看待微课。事实证明,不管哪种课改模式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于微课这样的新生事物,我们要积极尝试、研究和实验,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既不能盲目追风,轻视“翻转课堂”,又不能一概排斥,忽视现代化手段带来的积极作用。正如一位美国教育家所言:技术不能取代教师,但是抗拒技术的教师终将被取代。

【参考文献】

[1] 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

[2] 胡小勇.微课的开发与教学[J].信息化教学研究创新,2015.3.

【作者简介】

刘 驱(1985-)男,广东高州人,学历:本科,单位: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助理讲师.

猜你喜欢
运用方法认识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小图标,大用途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