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仁”之古义:勇壮强力有威仪
石 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威仪;身体观;美且仁;予仁若考;即貌言仁
有趣的是,这种“刚猛、尚武”的形象,亦与《诗经》中仅见两次的“仁”字所表达的意象若合符契。先看《诗经·郑风·叔于田》,其文云: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9]389-390
诗中与“美且仁”句一同铺陈的,是“美且好”和“美且武”。对于“美且好”句中的“好”字,《说文》载“好,媄也”,又释“媄”字曰“色好也”。[10]624两字互训,显然是对某人身体所具有的美好外形和姿态的说明。“美且好”对应着“饮酒”,具体是指“叔”在饮酒之时所展现的豪迈大气的仪态、风度和气质,或者概括地说,就是指其“威仪”。*“威仪”一词最早见于《尚书·酒诰》,其所出现的上下文即与天子之饮酒礼相关,具体所指即是天子在饮酒过程中所应自持和展示的风度、仪表。而“美且武”句,则与“服马”对应。郑笺曰:“武,有武节。”[9]390显然,“美且武”是对“叔”驾马驰骋时的矫健身手和他刚劲英武之形象的赞美。我们看到,与“美且仁”句排比的“美且好”“美且武”,都是对男子阳刚、威武之外貌的形容。依此类推,该诗第一节里面与“居人”对应的“美且仁”句,亦当指“叔”于平日闲居之时所展现的与同乡之人相比大不一样的刚猛尚武、“可畏”而“可爱”*《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畏而爱之”。(参考文献[13]1194页)之气象。
再看《诗经·齐风·卢令》,其文云: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9]487-489
与前引《叔于田》类似,《卢令》一诗亦描写一位气宇非凡的贵族男子。且两诗句式颇为接近,亦有“美且仁”句,与之并列的,则是“美且鬈”和“美且偲”。对于其中“美且鬈”句内的“鬈”字,毛传云:“鬈,好貌。”[9]488郑笺曰:“鬈,读当为权。权,勇壮也。”[9]488而《说文》则曰:“鬈,发好也。”[4]183根据笔者的一项研究,可以发现,在古人对男子气质的审美体系中,若有一头浓密乌黑的长发,乃是阳刚之气和强壮体魄之体现。[11]因此,郑笺以“勇壮”训“鬈”,可谓的论。再看“美且偲”中的“偲”字,《说文》曰:“强力也。”[4]160而《诗经》毛传曰“偲,才也”,郑笺曰“才,多才也”。[9]489对此,段注“偲”字曰:“亦取‘才’之义申之。‘才’之本义,草木之初也。故用其引伸之义。”[10]374换言之,以“才”训“偲”,乃是借用初生草木的勃勃生机来比喻青年男子充满朝气而强壮有力的生命状态,亦即许慎《说文》所讲的“强力”。质言之,“鬈”“偲”二字分别用来形容男子的“勇壮”和“强力”。那么,《卢令》诗中与“美且鬈”“美且偲”排比的“美且仁”句内的“仁”字,根据文势来看,其义亦当关乎青年男子“勇壮”“强力”的身体状态。
辨明了“仁”字在《诗经》中的含义特指外在气象这一点后,似乎亦可顺着该理路,对今本《尚书》中仅见一次的“仁”字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该字出现在《金縢》篇中,比上文所论《诗经》二首时代更早,涉及的问题也更多,历代解说纷纭错杂。因此,很有必要先行简要地梳理一下人们对该字的诠释史。
《金縢》篇载武王病危,周公欲以己身代武王而死,并祷告于神祖。其祷文曰:
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予仁若考,能*按,对《尚书》及下文所引清华简,皆有断作“……考(巧)能,多材(才)多艺”者,本文不从之。另有谓此“能”通“而”、训作“且”者(参考文献[21]1229页),可取。本文重在“仁”字,断句之异无关键影响,下不再注。多材多艺,能事鬼神。[14]196
对其中“予仁若考”句,孔安国传曰“我周公仁能顺父”,孔颖达疏亦曰“我仁能顺父”。[14]196显然,对于其中“仁”字,孔传、孔疏皆直引而不释,对我们考察“仁”字之古义毫无帮助。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则云:“史迁‘予仁若考能’作‘旦巧能’。……知‘考’字当为‘巧’。”[15]这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据此我们考察《史记·鲁周公世家》所载周公祷祝神祖一事,可以发现,其引《尚书·金縢》文作“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16]。与《尚书》所载“予仁若考”不同,《史记》仅作“旦巧”,而无“仁若”二字。对于二者之不同,皮锡瑞引江声语曰:“‘仁若’,衍字也。”[17]就是说,《尚书》所载有误,应依《史记》订正。此言显系立足今文经学立场而下的断语,似有过激之嫌。与之不同,王先谦则以今本《尚书》中的“予仁若考”为古文而以《史记》所引的“旦巧”为今文[18],存其两说而不下断语。显然,王说较皮说更为公允。
那么,此处“仁若”二字当作何解?曾运乾训之曰“柔顺也”。[19]周秉钧从之,并解此句曰:“我柔顺而巧能,又多技艺,能服事鬼神。”[20]曾、周二氏以“柔顺”训“仁若”,虽使原文语意通畅,易于理解,但不知所据。相比之下,刘起釪引王念孙与俞樾之说似乎更有道理,其训“仁”为“佞”,训“若”为“而”,以“考”通“巧”[21]1229,并译作“我很有口才,又很机灵,又多材多艺,能够服事鬼神”[21]1245,亦可通。*此处以“佞”训“仁”,虽有一定的文字学依据,但仍不是最优选择。因为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曾明确区别了“仁”与“佞”之不同。其文载:“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参考文献[23]294-295页)对此二字之差异的讨论详见后文。然而,其诠释策略明显是将“仁”字改为“佞”字,再依后者进行解释。此举虽于义理无碍,但难脱“改字解经”之嫌。
综观以上所引,各家所论皆有未足之处:或直引而不释,如孔安国传、孔颖达疏;或视“仁若”二字为衍文,如江声、皮锡瑞;或“改字解经”,如王念孙、俞樾、刘起釪,以及曾运乾、周秉钧。三种做法虽于文意之理解无甚大碍,但终未尽善。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不破坏经文原貌的情况下进行解释,或可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现有文献中最早出现的“仁”字之构形与古义。换言之,假如确定今本《尚书》“予仁若考”句中的“仁若”二字非衍、非误,那么就很有必要进一步发掘“仁”字的内涵,进而找出更加合理的解读方式。
幸运的是,“清华简”中恰好有一篇题名为《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的文献,其内容与传世本《尚书·金縢》基本一致,这就为我们解决“仁若”二字的问题提供了第一手的权威支持。而其中涉及“予仁若考”的一句,根据刘国忠的释文,乃作:
尔毋乃有备子之责在上?惟尔元孙发也,不若旦也,是仁若巧,能多才*按,传世本均作“材”。但经核实,清华简确为“才”,亦可通。多艺,能事鬼神。[22]
此间“是仁若巧”句中的“是”字,根据上下文看当为代词,指周公旦,亦即今本“予仁若考”中的“予”;而“巧”字,依前引孙星衍、刘起釪之说,其与“考”字音近形似,可通。因此,清华简“是仁若巧”句与传世本“予仁若考”句相当一致,直接否定了“仁若”二字为衍文、讹误的假设。
这样一来,孔传、孔疏“直引而不释”和王念孙、俞樾将“仁”训为“佞”之“改字解经”的做法均不合适。相比之下,以今本《诗经》中的“仁”字之古义来解释本句,似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具体讲,所谓“予仁若考”,完全可以直译为“我的外貌、气质很像(若)祖考”。而愿以己身代武王而死的周公言此,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比武王更适合侍奉神祖。对此,梁涛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据宗教人类学研究,古人常常用相貌端正、与祖考有某种关系(一般是孝孙)的人作尸主,用来迎神。这也说明,相貌端正是侍奉神灵的一个必要条件。”[12]63
例如,《论语·子路》载樊迟问仁,孔子答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23]926与此类似,《卫灵公》篇载子张问行,孔子答曰:“言忠信,行笃敬……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23]1065这些都是从颜容、行止、交接等方面来描述仁者之貌。
又如,《论语·公冶长》载孟武伯问仁于孔子而举公西华以为例。孔子答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23]306虽然“不知其仁”,但对公西华可行宾客交接之仪的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而从《乡党》篇对孔子之描述看,这个评价亦可视作学者切磋近仁的取径之一。换言之,这里的“束带立朝”而“与宾客言”,讲的正是仁者执行朝堂公务时所应展现的“礼”貌。
再如,《论语·卫灵公》载子贡问何以“为仁”。显然,如何“为仁”的问题所关涉的正是养成“仁”德之具体修养途径。孔子的回答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23]1075这是从君子威仪修养途径中“与朋友交接”[24]13-19之项入手来谈仁。斧、刀之于工人,不砥砺不足以为器用;类似地,仁之于君子,若不与贤者、仁人为友来互相切磋,则亦不足以增进之。另外,孔子所谓“朋友切切偲偲”[23]941、子夏所谓“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23]1310、曾子所谓“以文会友,以友辅仁”[23]878等也都是此意。此即仁者与同侪问学时的勤勉之貌。
同样以“为仁”一事向孔子请教的还有原宪。《论语·宪问》载:“‘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23]948孔子虽言“不知”其“仁”,但若能做到不使“好胜”“自矜”“忿恨”“贪欲”[25]149之念外露于形,已实属不易(“难矣”),此亦可看作孔子对“克己复礼”思想之“四勿”解读的另一版本。归根结底,同样是以貌论仁。
此外,在《论语》中,“即貌言仁”之最明显的两例,即是“……令色,鲜矣仁”[23]16;1225和“刚、毅……近仁”[23]940。综合言之,所谓“仁”者之貌,即“威而不猛”[23]505;1370;1371。具体讲为:“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23]1371子夏亦曰:“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23]1315这样的描述,可以说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所言“有威而可畏”“有仪而可象”的令人“畏而爱之”的君子“威仪”[13]1194相当一致。可见,孔门之论“为仁”之学,与前代君子之论“威仪”修养,有着明显且密切的继承关系。诚如春秋君子之威仪观可以细分为“颜色、容貌、举止、言语、交接”[24]13等诸多子项,孔门之“仁”亦可于上述各个子项中得到体现和训练。
而在《论语》所有“即貌言仁”的讨论中,出现最频繁的主题则是“仁”与“言语”之关系。具体来讲,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浮夸、矫饰的言语绝非仁者所有。《学而》和《阳货》二篇皆载孔子之言曰:“巧言……鲜矣仁!”[23]16;1225《卫灵公》篇又载“巧言乱德”。[23]1115而所谓“巧言”,即是“佞”。对此,《公冶长》篇载:“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23]294-295从“仁而不佞”一语来看,提问者对于冉雍颇为欣赏。所谓“佞”,在提问者的理解中,具有“高材仁巧之美义”而非“口谄口给之恶义”[23]294,大概时人以“口才之美者为佞”[23]294。“佞”在当时并非只有贬义。所以,提问者之本意在于“美其(冉雍)优于德,而病其短于才也”[25]76。这种评价,或可看作一种基于时人的流行观念而对冉雍提出的善意建议。可是,孔子面对提问者对于冉雍的这种评价,却显得很“火大”,一再斥之曰“焉用佞”。由此可知,在孔子看来,不佞者或许也“不知其仁”,但佞者“御人以口给”,却将“使人丧其所守”[25]167,一定会“屡憎于人”。所以,对于后者,孔子的态度一定会是“知其不仁”,也就是所谓“鲜矣仁”。
另一方面,质朴、中肯的言语近于仁者所有。《子路》篇记孔子之言曰:“……木、讷近仁。”[23]940而所谓“木、讷”,也就是“讱”。对此,《颜渊》篇载:“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23]826-827显然,孔子之回答重在“为之”,而以“言之”为其次。进而可以看出:孔子心目中的“仁者”,并不是呆头呆脑、行动迟钝的;相反,仁者“敏于事而慎于言”[23]52,“讷于言而敏于行”[23]278,即仁者之智在于深思敏行,而不在于言语夸饰。*《论语》(参考文献[23])中涉及言行关系的语录还有很多,如《为政》篇载:“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97页)《里仁》篇载:“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276页)《公冶长》篇载:“子曰:‘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313页)《子路》篇载:“子曰:‘君子……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892-893页)《宪问》篇载:“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999页)又载:“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010页)这些地方所言,皆以仁者之德在行不在言。皇疏引王弼语“志成*原文“成”字作“浅”,于义理不合。程树德《集释》引作“成”(参考文献[23]826页)。兹从后者。则言疏,思深则言讱也”[26],深得此旨。心志已成,思之已深,笃行之而已矣,何待乎多言?由此可知,“仁者”并非不能言,而是思之弥深、其言也疏,行之弥笃、其言也讱。总之,“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23]951
最后,我们不妨以一段孔子答子张问仁之言,来对《论语》中“即貌言仁”之内容作一个小结。《阳货》篇载: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23]1199
行文至此,似可得出如下结论:以前代君子的“威仪”标准来规训身体之呈现与运作,使美好的人格意义渗透其中,乃是孔门“为仁”之学的重要内容和特色。然而由于理论视角的不同,前辈学者对此罕有深入关注,相反,对于“仁”概念之内在的、形上化的面向则用力甚勤。这种理路,本来无可厚非。但是,鉴于孔门“为仁”之学的亲身性和实践性,我们也不可不顾其“即貌言仁”之内容的外在、具体的操作性说明。这也是“仁”概念之丰富性本身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21.
[2] [清]阮元.揅经室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3:179.
[3] 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87.
[4] [汉]许慎.说文解字[M].[宋]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2013.
[5] 胡吉宣.玉篇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214.
[6] 周祖谟.广韵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1:53.
[7] 庞朴.“仁”字臆断[J].寻根,2001,(1).
[8] 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9] [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M].朱杰人,李慧玲,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0]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1] 石超.规训与惩罚的展示场——身体政治视阈下的髪[J].理论月刊,2014,(10):90-94.
[12] 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4]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5] [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陈抗,盛冬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326.
[16]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516.
[17] [清]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M].盛冬铃,陈抗,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292.
[18] [清]王先谦.尚书孔传参正[M].何晋,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603.
[19] 曾运乾.尚书正读[M].黄曙辉,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50.
[20] 周秉钧.尚书易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1.
[21]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2] 刘国忠.走近清华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35.
[23] 程树德.论语集释[M].程俊英,蒋见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
[24] 石超.儒家“容礼之学”探析[J].学术交流,2015,(4).
[25]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6] [梁]皇侃.论语义疏[M].高尚榘,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13:300.
〔责任编辑:余明全〕
2016-04-1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身体观视域下的儒家修养论研究”(15CX04133B);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早期儒家‘修身’论研究”(YJ201501025)
石超(1985-),男,内蒙古包头人,讲师,博士,从事中国古代哲学与身体哲学研究。
B222
A
1000-8284(2016)10-00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