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微
小学六年级的语文复习,需要将小学六年当中的所有语文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并在复习中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的内容。在复习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不同的复习内容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从而保证复习的质量和效果。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
1.生字的复习
在总复习时,每位教师都要汇报自己在平时听写时学生普遍写错的字,由负责拟写生字复习教案的老师汇总,编写出教案后,由执教者引导复习。主要步骤是:先由学生自己翻出平时听写本,把自己写错的生字找出来,分析错误的原因与同学交流。再汇报自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别字。最后做老师精心设计的形近字、多音字练习,对易错的字进行巩固,汇编出形近字、多音字大全。
2.词语归类复习
先由学生收集本册近义词、反义词、各类成语,教师归纳在一起,从而唤起学生的记忆。活动前先拟写计划,组长执笔记录。收集后,教师上复习课引导分类汇总,我们把成语分为数字成语、含动物的成语、历史故事成语、神化传说成语、含修辞的成语,等等。在网上搜索趣味语文习题,由李明珍老师负责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由于成语复习比较枯燥,所以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全组老师针对她的教案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形成教案。上课时,看哪个组材料收集得多,收集得全,进行奖励。收得不全的小组在听其它组交流时要补充自己的资料,同样要汇编成六年级上册近义词、反义词、成语大全。再设计出封面、目录。活动后有总结、感悟。这样,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收集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3.病句的修改
首先找病因:在组内先讨论病句的类型,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只有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我们要求负责教案的老师在教案中全病句的类型,进行练习设计:(1)成分残缺;(2)用词不当;(3)词序颠倒;(4)重复嗦;(5)不合事理;(6)前后矛盾;(7)分类不当;(8)关联词错误。然后开出药方、对症下药,如:成分残缺的要“补”;用词不当的关联词错误的要“换”;词序颠倒的要“调”;重复嗦的要“删”。值得注意的是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因此,修改前必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找到病因后修改,修改后还要细致检查,因为有的病句不止一处有语病,还要看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有的病句不止一种修改方法,只要表达清楚即可。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如下修改步骤:(1)读句子、理句意,(2)查、排、审找病因,(3)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进行改病句练习。每一类病句都要全,而且练习形式要多样。可采用各种形式的比赛进行,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进取意识。
在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时,由于基础知识内容多、量大,复习较为繁琐,我采用分层次复习法,简单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自主复习,教师抽查,如字、词的复习。词语的理解可放到课文复习中,并要求学生上学必须带字典,不懂的字、词要会自己查,或小组商议、讨论,直至理解。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从文章中找出关键词语,让学生分析理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又可开阔学生的眼界。对于基础知识中比较复杂的语法知识,虽然只要求学生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但如果老师单纯地讲,有些问题就会错过。
二、阅读理解部分的复习
阅读是借助具有客观意义的文字符号,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从而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思维活动;是搜集处理信息、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形成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习阅读以获得阅读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为目标。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会运用朗读(诵读、背诵)、默读和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同,扩大自己的阅读面。
以读懂一段话为例:
自然段就是指在文章里提行排版空两格为标志的一段文字。在自然段中的句子间有一定的关系,有的一个或几个句子可以组成一个意思,分析段中句子间的关系,有利于理解段落的内容。段落中句子间的关系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总分关系
有(1)总叙→分叙、(2)分叙→总叙、(3)总叙→分叙→总叙几种,阅读时抓住了中心句就了解了段落的内容,如: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晴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威尼斯的小艇》)
这段话是由“总叙→分叙”形式构成的,全段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内容(中心句)叙述。
2.并列关系
围绕一个内容,从几个方面进行叙述,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并列的,如: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桂林山水》)
这两段话分别从“静、清、绿”“奇、秀、险”写出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特点。
3.递进关系
段落中的句子在意思上一层更进一层,或者是在范围上由小到大,或者是在程度上由轻到重等,如:
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多米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这段分别写了“桥的险要”、“河水湍急”、“桥头被堵”、“敌人猖狂”层层深入,为衬托展现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埋下了伏笔。句子间的关系还有“因果关系”、“转折关系”、“顺承关系”等等,在阅读中认真体味、感悟,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