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责发生制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

2016-11-21 08:28董国强
商情 2016年39期
关键词: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

董国强

【摘要】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使公众对政府履行受托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尤其是近几年大规模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更凸显了政府债务的严重性,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当下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公共环境,也需要建立公共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因此,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等理论,从对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进行梳理的角度,探讨权责发生制下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制度基础、原因及改革途径。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政府财务报告

一、权责发生制下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制度基础

(一)建立健全社会公共管理制度

如前所述,新公共管理的兴起,促进了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当下,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社会公众便于更好的获取政府公开信息;商业管理技术的变化、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社会公众服务取向等,也使政府更加注重自我形象;这些都使政府更加重视服务产出、结果、效率和治理,不断提高管理绩效。

(二)建立一体化的公共财务制度

政府在健全和完善公共预算管理制度的同时,应着力于政府会计制度的完善,建立以公共收入、公共支出、政府成本、公共投资、公共财产、公共债务及政府绩效考评体系为制度链的完整财务制度,不断的创新公共财务管理水平,做到从管理到治理的飞跃。

(三)完整的政府会计体系

政府为更好地发挥公共服务职能,需对其财政收支做合理的预算,相应地需建立完善的预算会计体系。但是,如我们之前的介绍,新公共管理及全球化规避风险的需要,政府仅通过预算来管理是不够的,更不用说进行有效的国家治理。为此,政府必须建立完整的政府财务会计体系,使政府预算会计体系与政府财务会计体系更好的衔接。这里最主要有两点:一是,如何确定政府会计的对象。我们认为,除了公共收入、支出外,还应当包括公共投资、公共财产(包括各项主权为公共部门的国有资产的产权、收益权,如果能够取得一致意见,还应当包括资源性公共财产)及公共债务(显性债务、隐性债务)(肖鹏,2010)。

二、权责发生制下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原因

(一)满足社会各界对政府财政信息的需求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展,社会各界对于政府财务信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一方面,政府获得和使用社会经济资源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公众的监督,公众及其代表不仅需要了解政府的年度收入和支出,还需要了解政府使用社会经济资源的结果和效率情况。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将建立以发行债券为主的融资制度,债券投资者需要了解政府财务状况,做出理性的决策。

(二)政府推行阳光化管理、简政放权的需要

收付实现制的预算会计和决算报告只能反映政府的当年支出,不能准确反映政府运行的真实费用。而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能够实现对政府运营成本的核算和报告,有助于政府管理者将视野从支出金额控制延伸到更为科学的成本控制上来,进一步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提升政府绩效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控制政府运行成本,使政府的活动被大众所知,推行阳光化管理,简化行政审批,以此达到简政放权的目的。

(三)国家治理环境下对政府财务报告的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财税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柱。而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制度是财税法治的基础、国家治理基础的基础。只有全面推进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才能夯实国家治理的基础。

三、权责发生制下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途径

(一)选择恰当的政府财务报告目标及报告模式

一般一国在特定发展时期、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相应地其政府财务报告也要突出政府发展的目标,做到目标设定与环境的匹配。因此,我们应基于新公共理制度环境及全球化趋势的社会环境,选择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相匹配的政府财务报告模式。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受托责任、决策有用目标及权责发生制下的财务报告。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定位一般包括“控制取向”、“管理取向”和“报告取向”。在第六届“政府会计改革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中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编制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作为本来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定位,立足国情,同时参照国际标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崔学刚、叶康涛、荆新、刘子琰,2015)。

(二)加快建立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准则体系

由于政府会计体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它所涉及的诸如政府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等重要概念,不仅要从财务会计角度研究,也应当从预算会计乃至成本会计的角度研究,并保证基本会计概念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和外延的包容性。同样,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也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导向,涉及整个政府会计体系,适当地借鉴企业会计准则建设的成果,参考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特别关注公共部门特有的活动和事项,并考虑与国家治理体系相匹配。

(三)应用准则体系改造会计实务

应采用权责发生制下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准则指导会计实务,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体系,不断完善政府会计程序和实务。在具体应用时,通过恰当的IT 系统和微观组织层面的期末调账实现与现金制基础的政府预算会计体系适度分离。同时,为了编制整体财务报告合并的需要,需要在统一遵循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体系的基础上,提升不同主体会计实务的可比性和相容性。

参考文献:

[1]Grossi,G.,and S.Newberry.2009.Theme: Whole-of-Government Accounting —International Trends.Public Money and Management,29(4):209218

[2]Heald,D.,and G.Georgiou.2011.The Macro-Fiscal Role of the U.K.Whole of Government Account.Abacus,47(4):446476

[3]郭复初.1995.国家财务独立与财政理论更新[J] .经济学家,7885

[4]路军伟.2008.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研究[D] .厦门大学

[5]常丽.2013.公共绩效管理框架下的政府财务绩效报告体系构建研究.会计研究,1016

[6]陈志斌.2003.公共受托责任:政治效应、经济效率与有效的政府会计.会计研究,6: 3639

猜你喜欢
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
政府会计之资产核算的创新与变化
日本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
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应用分析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浅探
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难点及建议
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股权投资浅析
政府会计改革进程中的困惑和机遇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