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

2016-11-21 12:08王海燕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阅读兴趣名著

王海燕

【摘要】名著导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模块,该模块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并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教会学生具体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从阅读名著到爱上名著,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结合初中生学习特点,简要分析了提高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以期提升名著导读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 导读 有效途径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80-02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语文教材增设了“名著导读”的内容。随后在中考试卷上也出现了名著阅读内容的考查。名著阅读既然已经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教学或活动。在此,笔者从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活动实践的角度出发,尝试一些课堂教学措施,为指导名著阅读实践做一些有益的探索。笔者认为要想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有所作为,应从培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及培养阅读热情入手。

一、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读书的兴趣需要培养。作为教师,必须在开展阅读名著活动伊始向学生讲清开展阅读名著活动的重要意义,明确阅读名著对于成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正如英国科学家约翰·卢保克在《读书的乐趣》一文中说的那样:“书籍指引我们渡过难关,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籍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人们的脑海充满崇高欢乐的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只有激发了阅读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读书,乐于读书。

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走进名著,知人论世。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教者以名人逸事或故事的形式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读书的热情。其次引领梳理,理清脉络。教师要以层层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想象的空间,引起学生阅读的渴盼。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学们之所以爱读名著,就是因为那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上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如长篇小说《水浒传》,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造反这条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再次注重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通过精心设计,也可以让学生自编剧本演绎课本剧来诠释对人物的理解分析把握。运用猜想法让学生猜想分析,更能引领学生走进名著,引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极大渴望。

二、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具体方法

古往今来的众多文化名人都是“读”出来的,叶圣陶说:“他们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人的文化气质。科学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效果的保证。有了科学的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时一般根据篇幅长短与精美程度大致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法:第一,浏览法。对于那些篇幅较长或内容不是很重要,但自己又必须了解的文章,采用此法。一般只要求了解内容概况、文章主题、主要的写作方法等。第二,精读法。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篇幅又不长的文章,可以采用此法。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写作的特点,从而获得知识和受到情感的熏陶。第三,读书笔记法。这是一种深化阅读,把读与写结合起来的一种阅读方法。比较贴近生活,易引起自己感触的文章,采用此法,既把书读深读透,又能提高文化素养。该种方法类似与读后感法,这里的读后感有两层含义:一是读完名著后,自己写出读后感;二是看别人写的读后感,如能把二者结合起来更好。自己写读后感,势必要回顾原作,咀嚼回味,从而加深对原作的进一步理解。看别人写的读后感,既能观照自身的阅读经验,又能发现自己阅读的不足,提高鉴赏能力。第四,质疑法。质疑。我国宋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是读书经验之谈。读书贵在有疑,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真正深入,领会,学有所得。

三、开展阅读名著的相关活动

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该举办一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从而促进他们更好更广泛地阅读。例如,开展“评选读书积极分子”的活动,树榜样,使学生有成功感。开展新书推介或者“每日新知,与你分享”的活动。这一活动让学生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所阅读的名著内容,自己阅读时的感受并且说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办手抄报,报纸的内容是学生在阅读名著时的一点领悟,如“我与曹操对话”“鲁滨孙求生技能”等;举办“与名著人物对话”的语文活动课。让学生打开名著,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百姓,引导学生与他们心灵对话,与前人进行交流,由此贯通华夏千年,通晓世界发展史,其乐无穷。

综上所述,有效地开展名著阅读需要以兴趣为前提,采用合适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具体的名著导读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应该勇于探索、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适合学生学习名著的好方法,好技巧。

参考文献:

[1]杜丽娜.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有效途径初探[J].学周刊:A,2012,6.

[2]黄鹏.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初探[J].新课程·中旬,2015,4.

[3]于欣.浅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5,10.

[4]种满华.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几点策略[J].考试周刊,2016,9.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阅读兴趣名著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