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妍
【摘要】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注重语法的讲授,轻视了英语学习能力的养成。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中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教师要从以往的传授者角色转变过来,以适应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本文对新形式下高中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 英语教师 如何适应 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87-02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的时代背景要求新的教育模式。为了推动我国教师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我国提出了新课程改革,以新的教育理念,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更要把握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自身角色的转变,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要由传统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对英语也有了一定的认知程度,培养英语的语言学习能力就成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角色的转变。
一、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以往的高中英语教学注重语法的教学,单纯为了答题,答卷。而忽视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叶圣陶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虽然我们高中阶段面临高考这个重大的考验,但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会很好的促进教学。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合作讨论,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标。我们的新课改的高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设置了有Warming up, Pre-reading, Reading, Comprehending,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Using language这几个板块,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要求学生得到培养练习。有的教师,将“Warming up-热身”部分在讲课过程当中忽略掉了,这是极其错误的。这是让学生通过说,来对本单元的主题进行思考。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发言,主动思考,不仅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融入性。同样,在其他几个板块也是一样。例如,在阅读的时候,教师要改掉以往逐一翻译的老套,让学生们在预习的过程当中自主翻译,在上课时看大家谁翻译的更好,更有文采。这样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实现了教师角色关键性的转变。
二、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新课程改革要求新的方法、新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需要我们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研究新的方法,来适应需要,完善自身教学。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做到教学与信息技术良好结合。一个还不会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的教师,是还没有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教师不是一个把知识单纯传输给学生的媒介,也不要等待着别人的研究成果,一定要不断反思自己,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多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教育理论。弥补专业水平漏洞。高中英语不是教条的知识,不断有新的内容的填充,像:新的词汇,陌生的习语,新的科技说明文,写作方面对于当前话题的见解,这都需要教师先对知识有很好的研究,形成好的体系,教导学生,实现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三、教师要成为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经常训斥,这就使得学生中存在抵触心理,对学习产生厌恶感,甚至是厌烦感。而新课程改革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个性化教育是教育的内在特性,要做到因材施教,第一位任务是了解学生、发现学生,而培养是第二位的任务。教师首先是心理学家,其次才是教育家。学生中存在个体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可能性格开朗,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的学生可能内向一些,不善言语;有的学生会调皮,课堂上做一些小动作;甚至有的学生不服从教师管理。针对这样的差异性,教师要用一个总体的好的方针,针对每个人的个性,用不同的方法来使其养成良好的人格。首先,教师要自身树立一个人格高大,积极向上的形象。所谓“言传身教”。教师的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然后,不管是对于什么样的学生,教师都要与其进行交流谈话,要先倾听学生的心声,如果学生又错误,让他真正认识到错误所在,看看如何改正。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也正要求教师做到: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机、产生学习责任感。充分利用信任的力量,唤起学生的自尊与自信。
新课程改革是促进我们前进的领航灯。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其中包括: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语言能力、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5个方面。总之,培养出有良好知识水平、道德情操的学生是我们每个高中英语教师肩负的义务。需要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在新课改的方针指导下,与时俱进,实现角色的良好转变。
参考文献:
[1]吕世虎主编.新课程与教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隋凤喜主编.四平市中小学教师岗位自学自练指导纲要.四平市教育局编印
[3]潘景峰编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吉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