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容
【摘要】语文课堂上激情燃烧,生命活力彰显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追求的教学境界,这一境界的实现,使学生不仅能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和运用能力,还能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享受创造的喜悦与满足,品味人性的灿烂与魅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那怎样才能点燃激情让语文教学的旅程充满生命活力和生命光彩呢?师生零距离是激情燃烧的润滑剂,偶像崇拜是激情燃烧的兴奋剂,个性激励是激情燃烧的催化剂,教法创新是激情燃烧的助燃剂。
【关键词】语文课堂 激情燃烧 生命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38-01
语文课堂上激情燃烧,彰显生命活力是指在语文教学中,紧贴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把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起来,把学生的生命活力有效激发出来,让学生的思想自由放飞,智慧火花不断闪现,使师生的交流、生生的交流像飞溅的火花光芒四射。
一、师生零距离,激情燃烧的润滑剂
激情是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中产生。师生零距离就好比机器零部件和谐咬合的润化剂,它能抹去师生间的阻隔,填平师生交流的沟壑,换来的是师生零距离,润滑课堂上涌动翻滚的思想车轮,不再视教师为权威,抛弃拘谨,营造课堂和谐、平等、民主、热烈氛围。这就需要教师一改过去的君临天下,唯我独尊,俯下身子心平气和地听学生述说,静下心来思考学生所愿,和风细雨地与学生交流探讨,让自己成为学生的伙伴、学伴、成长历程中的领头雁,消除师生代沟,与学生零距离相处,让学生心情平静,精神放松,毫无顾忌地甩开手脚,大胆地思,尽情地想,乐于亲近教师,敢于在课堂上向教师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让学生觉得在教师面前表现是一种快乐,是一种荣耀,是个性的张扬,是生命活力的彰显,也是一种激情燃烧。
二、偶像崇拜,激情燃烧的兴奋剂
偶像崇拜就是兴奋剂。它让崇拜者激情燃烧,思想飞扬,为偶像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与爱好。教学中,教师只要成了学生的偶像,还愁课堂上静如止水吗?激情催生智慧,有了智慧的课堂还愁生命不能鲜活吗?教师怎样才能把自己打造成学生的偶像呢?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中学生时常在人前眉飞色舞地讲述她曾经的一位语文教师上课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幽默风趣,还常在课上讲到有关的美术知识与鉴赏,音乐知识与欣赏,有时还会穿插讲到一些天文地理历史等知识,这位教师不仅少而精地讲书本知识,还把自己的阅读积累与体验源源不断地讲解给学生,让学生不仅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了课本知识,还极大地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言毕,这位中学生还不忘加上两句:“我好崇拜他哦,我好喜欢上她的语文课哦!”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它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就得博览群书,才能厚积薄发,就得苦修语言,才能妙趣横生,就得据学生所需用心备课,才能实现大语文观,才能让学生轻松高效地学习。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师修成了学生心中的偶像,崇拜就能使课堂变得兴奋而又激情燃烧,生命活力就会得到极大彰显。总之,教师要以自己的知识魅力、业务能力魅力、性格魅力、语言魅力去成就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偶像地位,让学生因为你的魅力四射而激情燃烧,智慧的火花飞溅,生命活力彰显。
三、个性激励,激情燃烧的催化剂
美国教育学家雷思·赤赤奇告诉我们:“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尤其需要来自父母和老师、朋友的激励。”在课堂上,教师的激励好比催化剂,它能催化学生持久高昂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奋发,产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自信的学习态度。但若一种激励方式长期使用,事必造成学生感观上的疲劳,根本起不到调动激情的作用。若激励方式不符合年龄特点,或没有时代特色,或方式单一,语言呆板,学生也会无动于衷。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激情就有可能忽高忽低。课堂上的惊喜一个接一个,思维的火花频频闪烁,只可能是“海市蜃楼”罢了。那么,什么才是好的激励方式呢?
好的激励方式是能符合儿童的口味与习惯,能贴近儿童的心理期望。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充满个性的复合型的激励方式来刺激学生,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有时教师直接夸赞。如“有见地”。有时教师会贬己夸生,如:“哟,老师咋就没想到这点呢?”有时教师会满含过高期望的夸赞,如:“继续这样努力下去,将来……啧啧,不敢想象,前途无可限量啊!”有时我会语言表扬与行动一起上,如:我一边说:“想得真精彩,这小脑瓜咋就这么会思考呢?让我瞧瞧”,一边上前捧起学生的头,故作惊喜状仔细看看学生的脸。有时,我还会用上流行语,如:“哟,你对自己真给力。”有时我会用普通话加地方音一起合用,让语气夸张、幽默,搞笑课堂,活跃气氛,调动激情。有时,我会让学生自己选择最喜欢的动画片中一个姿势来夸赞自己。有时,我还会以儿童的方式与学生一齐欢呼,如:“耶……耶耶……,咱们又撞过了一关啰!”有时遇到学生举手回答不准确或答案不全,我会从另一个角度去肯定他,帮他找回自信,如:“同学们,大家伸出手,一起为他敢于举手答问的勇气而鼓掌吧,因我坚信勇气一定会让他变得睿智起来的。”
这种具有个性化的复合型激励方式是教师的真情流露,是教师激情高涨的表现形式,它既能让每个学生享受到被肯定的快乐,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努力思考后的快意,找到学习的自信,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认可他们,真心地关爱他们。天真烂漫的个性就会在课堂上自然流露,学习就会始终如一的在自信之中游弋。课堂上智慧流淌,灵气飞扬,精彩纷呈,生命壮观成长也就变成了现实。
四、教法创新,激情燃烧的助燃剂
什么是教法创新?就是扬弃传统教法的同时,创造出新的教法。有创意的教法好比是帮助物质燃烧的助燃剂,它能点燃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助燃学生的表现欲,开启智慧,联通生活,培养学习兴趣,引燃主动探究的激情。“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燃烧的激情会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精典,我常常根据文本内容,采用煽情性的引读,与学生比赛似的接读,一起创造性的表演读,把文中优美的句段串着读等多种形式,用我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的激情,学生既新奇,又觉有趣、亲切,人人兴致很高,个个都很投入,读得摇头晃脑,手舞足蹈,他们读活了文本,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作者的情感。
教无定法,创新的路没有尽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他还说过:“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创造者。”只要每个教师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宗旨去精心创新教法,就一定能点燃学生兴趣,放飞学生激情,让智慧的灵光不断闪现。
总之,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激情燃烧,生命活力彰显,每个教师就必须用心塑造自身形象,努力丰富自身内涵,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真诚成为学生的学伴、师者、长者,使自己的教学活泼而不失生动,严谨而不失幽默,自由而不失品味,宽松而不失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师生一段精彩的课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