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流行语“翻船体”

2016-11-21 13:54李妍妍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9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计算机技术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发达,使得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最近,又掀起了一阵“翻船体”风。对“翻船体”的语言进一步分析,发掘其能够流行的原因和预测其发展前景很有必要。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计算机技术 “翻船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12-01

1.“翻船体”的出处

1.1源于美剧对话

经典美剧《老友记》第九季的第六集中一组对话“哪一种船永远不会沉呢?”“哪一种?”“友谊之船。”

《破产姐妹》中也有类似的台词“我和麦克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1.2源于歌词改编

《让我们荡起双桨》中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被网友改编为“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说翻就翻”。

1.3源于漫画创作

2016年4月2日微博上发表的一组名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漫画,由喃东尼创作。

关于“翻船体”最初来自哪儿已无从考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真正让“翻船体”流行的是喃安东的漫画。

2.“翻船体”的原型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组漫画中包括一只小船,两只呆萌企鹅,经过一番对话后,结局只有一个——“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其原型主要是以下几组:

(1)乘坐在友谊之船的两个好朋友,如果有一方变瘦——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2)乘坐在友谊之船的两个好朋友,如果吃独食——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3)乘坐在友谊之船的两个好朋友,一个突如其来的表白——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4)乘坐在友谊之船的两个好朋友,有一个突然脱团——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5)乘坐在友谊之船的两个好朋友,如果合影只给自己P图——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最初创作的“翻船体”语体结构由三部分组成:人物+场景(条件)+结局,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往往是相同的,只需场景或假设条件变换就可以造出各种“翻船体”。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运用修辞手法把看不见的“人际关系”比作“小船”。

3.“翻船体”的演变及主要类型

3.1各种职业“翻船体”版本

媒体职业版本:“今晚出来腐败一顿好不?”“不行,刚出来各热点,我很兴奋,还不饿,要赶紧跟。”“那明晚再约?”“NO!NO!我的热点已经追到了大后天!”“周末总该有空陪我出去逛逛吧?”“没空!你不知道干这行没有周末吗?”——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教师职业版本:“今晚出来吃饭吗?”“今晚不行,我得改作业。”“那明晚出来吃饭吗?”“明晚也不行,我得带晚修。”——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除此之外,还有医生、夫妻、银行员工等人物设定。这种职业版本和最初“翻船体”原型有所不同,不再是严格的三部分,更注重生活对话,贴合自身生活场景,但结局还是一个“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演绎出适合每个人的独特的“翻船体”。

3.2“翻船体”的衍生语

3.2.1“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

把“翻船体”定位到恋人之间,就衍生出爱情的巨轮,其基本结构和“翻船体”相同,也运用了修辞的手法。

乘坐在爱情巨轮上的一对恋人,如果有一方变成胖子——爱情的巨轮很容易沉没。

乘坐在爱情巨轮上的一对恋人,如果对爱情巨轮的航向产生分歧,必将产生海滩——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

3.2.2结局改编衍生语

对“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二次创作,使其更加多元化。如月初的流量说没就没;刚吃的晚饭说饿就饿;亲情的火苗说灭就灭;刚取的人民币说没就没;青春的小鸟说飞就飞……这些衍生语中如“月初的流量、刚吃的晚饭、刚取的人民币”这些都是和我们密切相关的,生活化,大众化;而“友谊的小船、亲情的火苗、青春的小鸟”中“友谊、亲情、青春”都是抽象的,生活中摸不到的物体,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小船、火苗、小鸟”这些实体表现出来,更加生动形象。

4.“翻船体”流行的原因

4.1依托漫画,便于理解和传播

“翻船体”是依靠漫画来展示的,单纯的文字传播过于枯燥,而漫画以其形象生动的画面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漫画中只有两只可爱的企鹅和一只小船,同时,还配有人物的简单对话及场景描述文字,通过简单的文字和图片就能轻松的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不必费心去理解。所以漫画对用户来说是几乎是零门槛的,各行各业、各种知识背景的读者都能看懂。所以,无门槛,简单易懂,是“翻船体”能迅速走红的重要原因。

4.2戳中热门话题,引起内心共鸣

“翻船体”影射出时下社会人际关系这一热点问题,不同职业的人们,处于各种人际关系网中,交际双方所说的话都决定着二者友谊的继续与否,因此,“翻船体”更容易被人们结合自身进行创作,引发共鸣。

5.发展前景预测

“翻船体”和之前的其他流行语不同,它不是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而是有上下文联系的一组句子,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参与进来,因此,“翻船体”会不断被丰富,发展前景乐观。

参考文献:

[1]吕叔湘.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付艳玲.如何穿戴[J]. 湖北电大学刊,1995:7.

. 作者简介:

李妍妍(1991,02-),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历,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计算机技术
从目的论角度谈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网络流行语言的变迁及其特点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浅谈计算机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应用
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相关探讨
探讨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基于矩阵LU分解的并行处理
政府机关档案计算机管理的有效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