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2016-11-19 19:04王平绕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古典诗歌有效性教学

摘要:诗歌教学尤其是古典诗歌一直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有效地进行古典诗歌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从朗读、知人论世、感悟意象和意境以及赏析语言四个方面来谈古典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關键词:古典诗歌;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77-02

诗歌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古典诗歌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难点。对于诗歌的教学,我们的一般做法是:古代诗歌赏析是"读读背背"讲讲名句;现代诗教学是"抒情加意象"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找出并分析诗中的意象感受和体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教学观念一直到上个学期我上了一节诗歌的区级公开课后,对诗歌的教学的内容确立和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有了新的认识后才有了转变。下面就本节公开课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为例来谈谈如何有效的进行古典诗歌教学。

1.朗读是诗歌教学的基础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朗读就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让学生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朗读诗歌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处理好句子中的停顿,把握好诵读的节奏、速度、语气和语调等,这可以为下面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打好基础。如我在上《归园田居》(其三)就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设定为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是朗读法。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在教学环节上安排了"四读课文":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出节奏;三读,读懂诗句;四读,读出感情。在反复地朗读中,学生读准了每个字的读音,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读准了诗句的节奏。有节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独特魅力。学生在根据诗歌的字面意思,能初步读懂诗句的表层以思。"三读"诗歌可以为下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打好基础。而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必须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之上进行酝酿,而不是在上课几分钟之后就能达到的,有时一节课上完之后这种诗歌的感情也很难酝酿成的。所以,在本堂课一开始就安排"读出感情"有些过于牵强。

2."知人论世"是诗歌教学的关键

所谓"知其人"就是指读者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思想状况和写作动机等;"论其世"则是指读者要把作者还原到他所生活的时代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如果不"知人论世"学生就很难对作者和作品做出公正的评价,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为学生的感性思维常常会对诗歌的理解产生一定的误差。如果学生了解了诗人的身世和创作背景之后,就会更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感情了。如在上《归园田居》(其三)时,如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学生了解背景之后就能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和"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陶渊明的生活愿望,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归隐田园,与官场决裂,保全一个完整的自我。学生对作者在本诗中流露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就容易理解了。由此可见,"知人论世"环节,在诗歌教学内容的确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更加深刻的理解把握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3.感悟意象和意境是诗歌教学内容的重点

诗歌主要是通过意象来营造意境从而来表达情感的,而诗歌的意象不仅融合了作者的主观感情,还掺杂了所要表达的情感,想要真正读懂诗歌就要把这些意象揣摩明白。因而在诗歌的教学中就必须立足于意象,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来进入诗歌的意境。在上《归园田居(其三)》时,让学生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而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月亮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之情。而深深地享受其中的乐趣。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对意向和意境的分析是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认识、归纳意象,感知体验意境,引导学生沉浸在诗人所创设的意象中品味其诗歌的意境,从而能深刻地感悟作品所反映的真实情感。

4.赏析语言也是诗歌中的重要内容

众所周知,诗人写诗时都讲究"炼字"和"推敲",讲究用笔简省、凝练。所以在诗歌教学内容确立的过程中,语言赏析环节也不容忽视,当然也并不是要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我们主要推荐抓关键字(诗眼)的方法。如在上《归园田居》(其三)一诗时,我抓住"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字和"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的理解。我们只要抓住了这些关键字,析中赏,赏中悟,就能准确地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悟出诗的感情,从而概括诗的主旨。

综上所述,我觉得在诗歌教学内容的确立中一定要注重朗读、强调知人论世、重视感悟意象和意境,还要赏析诗歌的语言。换而言之,诗歌教学就是带领学生进入诗境当中,去体悟"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背后的情感。

作者简介:

王平绕,职称:一级,工作单位:马鞍山市丹阳中学,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古典诗歌有效性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从近代英汉文言译诗的发展看古典诗歌革新的困境
小学古典诗歌选材示例
巧解古典诗歌“景语”中的情感元素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