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开展好有效教学

2016-11-19 18:04李孟喻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效果教学活动

李孟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44-01

有效教学要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效益,二是效率。这就要求教师既关注教学效果,又要有时间观念,在教学中力求以最高的效率获得最大的效益,使学生高效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又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1.教师要做到教而有道

这里的"道"指的是思想。缺乏教学思想的指导,教学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谈不上有效性。追求有效教学而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其过程必然是缘木求鱼,其结果必然会南辕北辙。

从本质上讲,有效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高效的学习活动,达到课程目标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发展进步作为首要目标,关注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既要树立"全人"的概念,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要树立"为学生学习而教"的观念,着眼于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到了什么,即学生在教学后的进步、提高,才能有效改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2.教师要做到教而有法

这里的"法"指的是规范,教学必须科学规范才能实现高效。

一是组织要科学。教师对教学要做出合理化安排,确保教学策略顺利实施,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科学的组织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排除干扰、井然有序,减少教师用于课堂管理上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能使学生专注于教学内容,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这就需要教师认真规划,有条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合理分配教师讲授、辅导与学生思考、实践的时间,注重课堂管理,减少教学中断,使教学流畅地进行。

二是形式要简洁。有效教学应返朴归真、倡简求实,要通过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像那种花样繁多、表面热闹的课堂教学,不但教师教的劳累,学生学的辛苦,而且往往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三是过程要高效。高效地利用时间是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特征,成为区分有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有效教学在时间利用上讲求效率,力求在单位时间内取得最佳效果。因此,教学活动要最大程度地指向教学内容,将更多时间用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师生活动上,减少课堂纪律管理、维持学习秩序、交流学习规则以及其他无关活动的时间。

3.教师要做到教而有术

这里的"术"指的是方法。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掌握、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开展好有效教学。

一是教师的讲解要清晰。讲解能力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基本素质要求,清晰、准确、精炼的授课语言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教师的阐述清楚明白,有较强的逻辑性、条理性,学生就会易于透彻理解、正确掌握,获得结构化的知识。

二是激发出学习的动机。动机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就会自觉关注教学内容,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所以有效教学要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投入。

三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效教学要着眼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改变被动、接受、灌输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将会增强学生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的效果,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4.教师要做到教而有趣

这里的"趣"指的是情趣。教學总是在师生一定的情绪背景下进行的,师生的情绪状态影响着教学效率,因此开展有效教学,引起师生积极的情绪十分必要。

一是教学要生动有趣。充满趣味的教学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最有效,一旦学习成为一件有趣的事,学生将更加投入,因而大大增加有效学习的时间。

二是教师要充满热情。国外有学者认为,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教学的热情。教师在教学时的热情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关系密切,饱满的情绪可以感染学生,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学时充满激情的话语,丰富的眼神、表情以及恰当的肢体语言,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充满魅力。

三是师生要和谐融洽。现代师生关系理论表明,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状况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和教师教、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教学要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关心、爱护、信任、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地交流,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友谊,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可以使学生拥有轻松、愉悦的心理情绪,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5.教师要做到教而有心

教学是一件花费心思、倾注心血的工作,教师在教学前后都要做个有心之人。

一是课前要精心准备。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课前对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的设计。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虽然会有妙手偶得,但不能全靠临场发挥,有效教学要以课前认真准备为前提。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结合重点、难点制定教学计划;全面研究学生,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选择教法。而且,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预测并做出备案,可以减少课堂因突发事件而受到干扰,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同时充分的准备还可以提高教师的自信心,使其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二是课后要用心反思。有效教学总是与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个教师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审视自己的教学,质疑自己的教学,常常追问自己:"这节课的教学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怎样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并不断学习新观念、掌握新方法、探索新途径,就可以使原来的教学走向有效教学。总之,教师必须成为一个善于反思的人,通过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反思中提升素质、提高能力,这将会促进其专业的持续发展,开展好有效教学。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教学效果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