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2016-11-19 15:35王从勇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法线段三角形

王从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31-02

达尔文有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数学学习方法是数学知识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法指导。"学法"即学习的方法,也就是学习中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径。而学习方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的方法。一个学生如果学而得法,就能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习方法不当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1.养成良好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良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也就是学习习惯的培养.进入初中,科目增多、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从静态发展到动态.加之一些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法不当而成绩下降.因此首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即(1)课前要预习;(2)课堂要专心和主动参与活动;(3)课后要认真复习和完成作业;(4)遇到到疑难要及时求助;(5)阶段性学习后要进行反思和总结。

2.注重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应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对每个小组都要了解和指导,并考虑哪些问题需要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让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许多闪光点,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五会:(1)会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2)会倾听、交流,对别人的发言作评价;(3)会质疑,吸纳与众不同的观点;(4)会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做总结发言;(5)會实践与创新,参与小组动手操作活动,体验每一次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效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评价,使小组间通过竞争共同提高。例如讲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课前教师给各小组准备一根笔直的铁线和一个铁线做成的圆,然后出示本节课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1)动手实践,共同探讨直线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2)给直线与圆的不同位置命名。学生自主地观察、实践、猜想、归纳、分析、验证、推理等一系列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巩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指导

3.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在许多方面决定着数学学习的成败,课堂内的兴趣决定着一节课的学习效果,而课后能否保持对数学的兴趣则决定着学生数学知识的巩固提高、数学的探求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不少学生怕学数学,大多是因为小学或初中低年级学习数学的方法不当、成绩下滑而造成的,少数同学是因为没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学老师而造成的.因此要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注重自己课内外的形象,主动亲近学生,让学生首先从心理上接受你;其次是要在课内外抓住一切机会,利用情景问题和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逐渐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

3.2 记忆方法的指导。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相信:当今科研成果证明,每个人的记忆潜能是很大的,记忆和遗忘是有规律的.只要科学地进行记忆,主动记忆,养成记忆习惯,就能大大提高记忆效果.具体针对以下几点来指导记忆:(1)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来协同记忆;(2)根据识记材料的不同,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在数学中理解记忆占的比重很大;(3)师生共同努力,编一些顺口溜或口诀来记一些较难记的知识。

4.通过展示师生思维过程进行学法指导

4.1 充分展示自己"成功"的思维过程。在解题中教师的思维方法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影响力,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数学观念。如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时,告诉学生通常证明线段相等主要看以这两条线段为边组成的三角形是在两个不同的三角形中还是在同一三角形中:若在两个三角形中,一般证明这两条线段为边组成的三角形全等;若以这两条线段为边组成了同一三角形,则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对的角相等;若以这两条线段为边没有组成三角形,则想办法通过添加辅助线组成三角形再按上述办法进行证明。这样做,使学生学到的不只是一道题的解答,也不只是简单的一招一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数学观念。

4.2 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一题多解,多种证明方法,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最佳时期。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和引导学生展现思维过程。

5.通过数学复习反思进行学法指导

数学复习应是一个反思性学习过程。首先,对所学习的知识、技能进行反思。本课、本单元或本章涉及哪些知识,有没有达到所要求的程度;其二,对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中学数学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在复习过程中,反思一下学习中涉及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是如何运用的,运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思想方法是否在其他情况下运用过,现在的运用与过去的运用有何联系、有何差异,有无规律;其三,对基本问题(包括基本图形、图象等)典型问题时进行反思。反思一下本单元有哪些基本问题,哪些典型问题,有没有真正弄懂弄通了,平时碰到的问题中有哪些问题可归结为这些基本问题。其四,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准备一本纠错本,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最后,作为教师,更应该对所教的内容(知识的结构体系、思想方法、前后联系等)、教学过程(有无疏漏)、学生的学习情况(哪些内容学生可能存在问题,哪些学生可能需要个别辅导)等作一个整体的反思。

学法指导必须与教学改革同走进行,协调开展,持之以恒。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同时应关于理论联系实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猜你喜欢
学法线段三角形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画一画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