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6-11-19 12:06李季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走进生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李季

摘要: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高中语文的教学,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走进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08-02

学生由初中升到高中,面临着更大的学习压力,语文课程作为一门最基础、最熟悉的课程,学生难免会产生复杂的情绪,一方面面临多门学科的学习负担,觉得自己基础方面还可以,想要在语文课上放松一下;另一方面语文课程的学习难度也在加大,学生一个不留神,发现自己已经被拉下很远了。学生刚进入高中,还不适应紧张的学习状况,作为语文教师,在这个时候为学生指点迷津,帮助他们适应教学进度,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很有必要的。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继续指导他们在课堂上巩固基础,提高能力,为接下来高考或是走进社会做准备,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高中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身心发展已基本成熟,懂得辨别是非黑白,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利用语文的学科性质,向学生传达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感受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的历史精华,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同时要在上课期间向学生传达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时纠正班里的不良作风、习惯,为学生继续深造和走上社会做准备。笔者试从创设情境、小组教学和走进生活三方面入手,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进入状态

众所周知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有时候学生还没有从上一节课的英文单词中走出来,下一节语文课就接踵而至,学生需要马上调整学习状态,回到上一节语文课的学习内容上,跟上老师的节奏。有的教师为了自己的教学进度,不顾学生的学习状况,照本宣科的讲自己的,长此以往,学生因为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就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另外,高中语文有很大一部分是对文言文、古典诗词的学习,这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以及古典文化傳播固然有很大的作用,但也难免使学生产生隔膜,因为对古代言语表达方式,生活方式都不熟悉,会使学生不能及时进入上课状态,影响课堂教学,因此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学生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要创设情境,可以联系到他们非常熟悉的情景,引起他们的共鸣。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时候,我先在课堂上给同学播放与之相关的流行歌曲,这让整天沉浸在"学海"中的学生精神为之一振,都开始精神起来。播放完后向学生提问,"大家觉得歌曲在传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沉浸在甜美歌声中的学生的回答七嘴八舌。然后向学生点明,这是一首在中秋时节大文豪苏东坡写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的佳作,表达作者热爱生活和积极心向上的情感,这与大家的想象大相径庭,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同样是怀人之作,怎么苏轼与前几天学到的柳永却是完全不同的抒情方式呢"?这样的引入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截然不同的风格,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与上一节课的内容产生联系,让学生迅速回到之前所创设的古代离别情绪中,为接下来讲述正文,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都迅速融入到课堂情境中,跟着老师一起欣赏中国古典文化的美。

2.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很多高中教师在教学中会产生认识的误区,认为高中课程紧,时间少,任务重,讲好课完成教学目标最重要,全然不顾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而还有一些错误观点认为小组学习就是教师在"偷懒",自己不想讲课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我们一直在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发挥自己观点的机会,和同学很好的交流自己的观点,迸发思想的火光。虽然是高中语文课堂,但是小组学习仍然是很有必要的。

很多学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忽视了与身边人的交流,这样的结果是培养一群"高分低能",不会和他人沟通的学习机器,而小组学习大家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接受不同人的意见,又想要努力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在小组成员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得到提高,更容易团结班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学会合作。

印象最深的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是在学习《祝福》一课的时候。故事的结局比较沉重,祥林嫂故事让大家唏嘘不已,我顺势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对祥林嫂结局、遭遇的看法,沉浸在悲伤情节中的同学立刻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认为是祥林嫂的性格造成她最后的悲惨结果,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有的学生认为是吃人的社会把祥林嫂逼到绝处,使她再也活不下去;还有的学生认为祥林嫂被卖到山里本来就是一个悲剧,是她悲惨命运的开始;甚至有的同学认为祥林嫂即便失去了阿毛也可以重新开始生活,为什么要从此一蹶不振呢?同学们的讨论使我感到非常惊喜,虽然他们平日里沉浸在学习中,但原来知识储备这么足,他们的思考也很有深度。于是我在课堂上进行总结,从作者鲁迅的角度为学生解释那个"吃人的社会",那些不公平的制度。结果那节课的学习效果非常好,沉浸在课堂氛围中的学生听的格外认真,已然忘记了上课时间。

3.走进生活,激发兴趣

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虽然比较深入,但仍然是围绕我们的生活展开的,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语文课堂走进生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超乎寻常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这一点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深有体会。

我经常会利用周末或者是平日里的活动课或者语文作文课的时间,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去学习周边的历史古迹或是村庄小区走访,感受存在于生活之中的语文课堂。学生普遍反应效果很好的是对商店门头"错别字"的调查。由于高考题目中会涉及到对错别字的考察,高中语文对学生字词辨别的考查力度比较大,可是这却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在一次课后活动中,我带领学生到学校旁边的商店街考察门头店的字词使用情况,结果发现很多错别字。这些错字的运用有些是店家有意为之,为了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有的却是店家没有意识到,结果却是令人啼笑皆非。学生在调查之余自己反思了很多,深感用好字词的重要性,对学习开始重视起来。

综上所述,高中期间的语文学习任务虽然非常紧,但同样要讲究方法。很多教师为了学习进度,而舍本逐末,只讲究速度却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这样做只会减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非常不可取的。语文教师要讲究教学有法,提高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走进生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生活之中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应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探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