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6-11-19 19:48闹忠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闹忠

摘要: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

关键词:创新能力;优化教学;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53-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江泽民同志曾经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阐明了我们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究竟要培养学生什么素质这一核心问题。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我们必须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

1.转变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育只重视知识教育,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味追求高分,教学时满堂灌,强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迫使学生走上"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在很大程度上把学生的创造性束缚起来和压制下去。而将来能够成才的不一定是经常考99分、100分的学生,更多的会是综合能力很强、思维敏捷的学生。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一切要从学生怎样学出发,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当好学习的教练,做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实践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指导员。

2.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以教案为剧本,以教师为主角,以少数学生为配角,以多数学生为群众的课堂演出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具有积极性的思维- 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使课堂活起来。

2.1 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创造性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能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表现。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激发思维,发挥潜能,迸发创造火花。要获得如此良好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就得营造一种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学习格式。例如在教学《荷花》一文中,我创设满池荷花盛开情景,引导学生结合朗读课文观赏荷花挨挨挤挤,荷花全开、半开和含苞待放的形态,让学生具体描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从多角度描述荷叶的多,按花开的不同程度描述荷花的美,还能概括性地描述满池荷叶荷花的整体美。

在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热情高涨中,学生会进行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描述,如荷花未开、半开、全开的形态各异,以及绿叶红花的相互映衬,不同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可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

2.2 引导学生在大胆想象中发展创造思维。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能概括世界的一切",同时,想象力也是创造思维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它是一种酶,能够活化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可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想象,或对课文情节进行补描,或对故事结尾进行推理,也可对文章细节进行拓展等;引导学生据图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让学生在思维的天空中尽情翱翔。如教《小摄影师》一课,课本结尾言犹未尽,可让学生继续推理想象,启发学生从高尔基的语言、动作中展开想象:小男孩还会来吗?为什么?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就活跃了,他们可以联系上下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看法的依据。有的说:"小男孩再来的可能性很大,理由是小男孩給高尔基照相的愿望是那么的强烈,这一强烈的愿望促使他必须还会再来。"有的说:"高尔基如此热情地接待他,配合他,他相信自己再来,仍然会受到高尔基的热情接待。"

3.更新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的教学评价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在某一学生答对问题时,往往就要求所有学生用掌声对其进行鼓励,这样很容易将学生的看法统一到老师的认识上,不利于培养创新精神。教师认为好的,并不代表所有学生都认为好。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倡导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使学生能互相启发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因此,可以向每个学生发三面牌子,分别是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牌。红牌代表反对;黄牌代表基本赞同,但有补充;绿牌代表同意无意见。让学生用举牌的形式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而后再阐述理由。甚至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主动向教师提出质疑。这样做才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教师只有真正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才能在教学彻底摒弃"我只有教你才会"的教学思想和"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路子。要相信学生们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样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有培养起来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应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自我展现的机会。如在班队活动课上自编自导小品或课本剧,朗读自己的作品;在教室专栏里张贴自己创作的作品等等,从而使学生在自我表现中不断创新。

4.分析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定势指的是沿着固定的思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具有两重性,积极的方面是稳重,消极的方面是缺乏创新精神。定势是创新的最大障碍。如何巧妙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并用,力求求新求异,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想象力,爱因斯坦曾经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全部,是知识的源泉。"可见想象力对于科学研究,探索发现的重大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安排一些启发学生想象能力的教学环节,对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创新能力是大有益处的。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欣赏,使学生受到感染;通过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当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之后,创造想象能力便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其次,在已有知识结构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和发展,从而产生的新奇结局。当然,创造性想象能否产生创新成果,还取决于结果的合理性,在教学时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评价自己想象的合理性,并告诉学生创造性想象不能违背客观现实和客观规律,学生创造性思维不是失去理智的胡思乱想。

课堂上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能作出伟大的发现。"直觉思维是创新的先导,许多科学家就是靠直觉思维作出预测,把握方向的。直觉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弥补,是创新的高级思维形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猜测是发展创新的方式之一。语文课堂适当应用发现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让学生独立发现,而不是越俎代庖,这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系,又使学生获得了自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的态度和形象,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不断改革应试教育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语文课教学不仅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可以使传统的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创新教学。不断学习,勇敢创新,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一片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空。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优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