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素芳
“课程改革已经15年了,当语文的工具性、本体性知识渐渐湮灭在人文的大潮中时,一线的教师不得不提出这样的呼声:我们需要方法,语文必须有学科素养,语文教学必须回归到本位”
2015年4月17日,由《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杂志社主办的“全国小学作文有效课堂教学研讨”在杭州举行。其中周晓霞老师执教的《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引发了听课老师与周晓霞老师一场关于作文课堂教学观念、效率的大争论。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周晓霞老师也回了一篇近万字的实践文章,但争论依然不休。他们在争什么,为什么而争呢?笔者认为,这是语文教学的工具与人文权重之战,方法与情感之战。要想把这场战斗捋清,我们就要追本溯源,来看整个语文课程改革的历史与变革规律。
追根溯源: 我国建国以来的语文课改之路
新中国成立至今已过半个世纪,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五十年代初,语文教学时兴分析,堂堂课都要讲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或艺术风格等。加之凯洛夫教育学的五原五环被广泛采纳,使语文教学中繁琐之风越刮越烈,并陷入了僵化模式的泥潭。之后的一段时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语文沦陷为政治的工具,隐匿了本体,变成了政治化的语文。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语言教学拨乱反正,又重提工具论,强调练好语文基本功,强化语言文字训练。这样做有着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强化训练”与“应试教育”一拍即合,并集合在应试的大旗下,成了脱离了人文精神的纯技能训练。语文课淡化了形象感染,强化了情感熏陶,使本应具有的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教育,缺失了应有的魅力,从而陷入了“形式训练”的误区。加之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评估不够科学,特别是教学理念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从而导致语文教学耗时多而收效小。
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产生的,针对形式训练、繁琐分析、忽视学生主体、忽视人文精神培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语文课程的改革。
这十多年来,语文教育教学也的确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现象,情智语文、诗意语文、和美语文、五重语文……大师大家齐出,可谓百家争鸣。这些现代大师的课堂,很好的诠释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的应有之义。于是,我们会在课堂上看到非常热闹的积极的生命运动,会在课堂上听到各种各样的理解、观点、看法,会听到各种形式的朗读,但很少看到训练。
其实,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学会冷眼看改革。教育改革没有所谓成功与不成功,因为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的新课改也是如此。但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改革,其实都是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也可称为思想性)上左右摇摆的问题。两者之间的比重会随着矛盾的运动而发生变化,五十年代工具性占主导地位,六七十年代语文沦为思想的工具,到了八九十年代,拨乱反正,钟摆又摆向语文的本体性知识。步入新世纪,语文的本体性知识退居二线,进入了新一轮的改革。
不仅是中国有这样的现象,事实上,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钟摆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各种矛盾关系互相调整的结果。
正本清源:厘清学科性质与目标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问题是关系到语文教育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历次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有关语言课程性质和地位的不同认识对语言课程的目标、教学和评价会产生直接影响;并且这种认识及由此而来的语言教育实践对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实现我们对于教育的理想也会产生直接影响。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李伯棠先生曾指出:“这种争论,我想是不会停止的,停止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僵化了。”
古代教育史上,有“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等等说法。1992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又有了更为多元而开放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所以,语文课程要达成怎样的目标,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里的语文素养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那么,能力的形成仅仅靠人文关怀,仅仅依赖于生命互动有没有用呢?我们再来看老一辈的语文教育专家的教学主张与教学流派。
导读派:以钱梦龙、蔡澄清、黎见明为代表,特点是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训练,把语文教学过程当作学生训练过程。钱梦龙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是主线。“何谓训练?训,指教师的教导、指导;练,指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就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师生协同活动过程。”蔡澄清也认为:“教学之道无他,求其善导而已。”钱梦龙在“三主”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式”课堂教学结构:自读课、教读课、练习课、复读课,其中自读课是导读的主要课型。他构建了“导学五步教学法”:认读感知、辨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其代表作为《导读的艺术》。
目标教学派:以武镇北、王文延为代表,特点是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制订语文教学目标。目标教学程序包括目标展示、前提测评、导学达标、达标测评、学习反馈、查漏补缺等。在导学达标中,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目标的双重作用,即教师为达标而教,学生为达标而学。制定目标是,注重目标的层次性和科学性。在层次上,一般分为记忆、理解、运用、综合四级,与传统的目的教学相比有显著的特点。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以系列的教学目标为核心。
如果这些大家的成长期是新世纪,有他们观点成长的空间吗?抑或他们能这样去总结他们的教育观念吗?在他们总结的教育教学观念中,我们会自然不自然地与训练搭边。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改革的钟摆已摆向人文。那么这些大师的教育观念有没有生长点,至今他们为后人学习称道的根基是什么呢?
语文课程改革已有15年,改革的钟摆荡向人文之风已有15年,课堂矛盾与改革问题也已日趋明显,改革的钟摆应该开始理性回归。如许多课程专家已在呼吁语文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呼唤课程改革的理性回归。在一线的特级教师中,也出现了这样的实践者,如管建刚的指向于写作的阅读课。他认为写作能力是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指向写作的阅读,才是作为专业的语言学习者的阅读本质所在。如薛法根老师的清简语文。
静心看陈周之争:工具与人文权重之争
绍兴的陈建新老师在《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第11期中发表了《习作教学:请别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文章,文章中强调了习作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文章中有“练习”“效果”等关键词。
陈建新老师其实代表着一线教师对这么多年人文之风盛行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批判。一线的教师希望看到这样的课堂:有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更有系统的可以习得的方法,教师们从这样的方法中得到启发,获得迁移,并能真正、有效地指导自己的一线教学实践。如果大家不远千里来,而体会到的仅仅是一种思想,这种思想还是可以在家里也学习到的,那来参加活动的价值就值得质疑。
也许我们不是要回归到课改之前,每节课大谈训练,是以工具性为主要目标,但现在过度地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忽视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物质,就导致了一线的迷茫,也会导致语文学科的高耗低效。
读了陈建新老师的文章,周晓霞老师写了近万字的文章来回复陈建新老师提出质疑。周老师的文章中的关键词是:情感、生命、幸福、分享、真实……
笔者是周老师执教的《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的这节课的亲临者,这节课就像周老师在文章中所说的那样,情感是她最终寻求的对象,她是为了一个个生命的成长。她为什么要一封一封地发信?也许在她看来,发信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是要让学生经历期待这样的一个生命的历程,所以,不能发一个两个,而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所以,她发信就用了16分钟,也许对听课老师而言,这真的是无意义的16分钟,但对于学生而言,每一分钟于他们都是有不同意义的。周老师用了23分钟交流来信内容及打算写什么,其实是与学生在交流可以写什么,打开学生的写作视野,书信的内容及其广泛,可以评价老师,可以描写学校,可以交流活动感受等等。她就是用这样一个温馨的、平等的、看似侃大山式的对话,让学生明白,写作就是生活,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
如果我是一个校长,我喜欢周晓霞这样的老师,她真的爱教育、爱学生。她把对学生的爱像涓涓细流渗入学生的心田。所以,在一节课上看周老师的作文教学,真的只能窥冰山一角。有周老师这样的语文教师,是不怕教不好一个班的,是不怕班上的孩子不会写文章的。如果我是一个学生,我喜欢周这样的老师,她像一个亲切的大姐姐,带着我们一起活动,一起游戏,平等地交流,与她在一起,会留下很多值得回味的童年往事。就像聂闻主编讲的那样,有些课,真的不是用来“看”的,它是给学生上的,是上给学生的;不为哗众取宠,只在于生命的成长。这不正是教育所要追寻目标之一吗?
现在看起来,陈建新老师要求的没错,观摩课堂应该是精致的,高效的,有法可依的,有章可循的。周老师似乎也没有错,尊重生命,平等对话,真诚互动,激励、唤醒、鼓舞每一个学生。
笔者认为,两位老师观念上的争论,其实就是语文两个性质权重的争论。课程改革已经15年了,当语文的工具性、本体性知识渐渐湮灭在人文的大潮中时,一线的教师,不得不提出这样的呼声:我们需要方法,语文必须有学科素养,语文教学必须回归到本位。
慧眼看课堂:
名师语文本体性学科素养的缺失
周老师现象绝对不是个案,她只不过是个性更鲜明,情感性更突出而已。不关注学科本位,凭经验在进行教学的现象绝对不止周老师一个。当代大家给我们呈现的课堂是怎样的呢?我们看课堂时一般会关注什么呢?大多数老师倾慕的是大师或唯美的语言,或幽默风趣的理答,或巧妙的设计,很少去关注大师的文本解读是否正确,大师的训练设计是否合理,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有课例为证:
2015年11月1日,笔者受邀参加“媒体看课:2015中国习作教学擂台赛”活动。活动的组织形式很独特,由各省名师工作室参加活动,名师工作室会推荐优秀青年教师与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同题赛课。第一天上午赛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习作。教材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本领。下面就是一个写自己长处和本领的片段。
第一节课是青年教师执教。他创设情景:学校已成立一周年了,他代表校长招募有特长的小达人。第二步运用视频看其他班级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特长,明白何为特长。第三步是如何写好特长,他运用文本例文,把关注点放在解决困难上:你的长处与本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再用具体的事例写清楚,让别人相信。教学效果:学生习作干巴巴,且没有真情实感。
第二节课为重庆的优秀青年教师执教。他创设情景:微信圈里晒特长,为自己点赞。运用策略是:比一比,谁的特长多,明白何为特长。第二步,赛一赛谁的特长更特别,让学生明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第三步,写一写,怎么让别人相信自己很厉害,关注自己怎样练成,有什么荣誉,通过一件事写下来。写作策略就是把战胜对手的过程写具体。教学效果:学生基本能写清楚是如何战胜对手的,比第一节效果明显。
第三节课是全国知名特级教师的课。首先进行课前游戏,拉近了师生关系,也初步明白小动物都有各自的特点。第二步创设情境,用求职信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写好特长的用处:认识自己,充满自信 ;交到朋友,大家喜爱;达成愿望,发展未来。第三步引导学生交流特长,让学生通过对比显出长处及自己独特的本事。第四步引导学生开始写作。指导策略是:对比法,用事例说话,可以引入数据,写好细节。他引用的例文是《徐悲鸿励志学画》,让学生明白举例子及比喻句的作用。教学效果:指导涉及一些策略,学生较之前两节课稍有进步。
在青年教师与特级教师同台赛课之后,上海师范大学的吴忠豪教授与杭州师范大学的叶黎明博士都做了很好的点评。
三位老师对于习作教材的解读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老师没有关注到语文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叶博士说:《我的长处》这类习作,教师首先要明白它可以分为两类写作范畴,一类是说服性写作(自荐);一类是说明性写作(交朋友)。教师只有明白了这两类文体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比如第一位老师代表校长招募特长班,学生写的就应该是说服性写作,说服性写作自有其写作规范。执教的第一位老师完全不清楚说服性的写作《我的长处》该如何去写就进行设计,把写作的策略放在如何写好困难上,那么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又何从谈起。老师们在摸着石头过河,学生大多被淹死在河里了。三节课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吴忠豪教授指出,目前的习作教学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理解与表达结构性失调,偏重文学写作价值取向,有习作题目没有习作教材,没有明确的表达对象,习作课程内容不成体系,我们的习作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经验化的选择。
其实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语文的本体性知识问题,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问题。纵观课堂,我们发现,语文课程改革又到了理性回归的时刻,钟摆要向工具性回归,要向语文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回归,语文的高效课堂呼唤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的理性回归。
结语:我们前行的方向在何方
我们都认同,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不仅承担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思想品德、情感审美和多元文化教育等诸多任务。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阐述,我们可以把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划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从哲学层面看,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本职任务,反映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性。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就能为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也能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并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语文这门课程。
就一线语文教师而言,面对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需要系统的方法,无论是文本解读的方法,还是作文指导的方法、评价的方法。就像叶黎明博士在《写作教学新论》中阐述的那样:写作应该教什么?用什么来教等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写作前的动机激发与写作后的评价反馈,更需要写作过程的介入性指导。
一线的教师希望通过理论的引导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不断加深对各种体式的领悟,提高对具体写作情境的同化和顺应能力,强化言语生命意识,以期达成基本图式的灵活运用,转换生成,整合延展之效。这样,情感、激发、生活、阅读才能真正为言语生命教学服务。而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者们冷静地审视语文课程改革,系统地学习本体性知识,对课堂进行理性回归,我们所追求的像陈建新老师所要求的高效语文课堂才能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