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要“爸”还是要“妈”

2016-11-19 08:41聂闻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工具性本体语文课

聂闻

课改之前,语文是“工具性”大包大揽的天下;“人文性”要求的崛起,是课改之后。这之后,“人文性”一时间就成为了语文课的重点、主流,“工具性”被一点点弱化、边缘化。课改推行了十多年后,我们发现语文课上少了“工具性”的意识是有问题的,于是我们开始疾呼“工具性”之于语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什么是“工具性”?什么又是“人文性”呢?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工具性”是指某一事物在它与诸多事物构成的链条或系统里,处于手段、桥梁和中介的地位,这一事物的存在价值是通过使其他事物更好的存在而体现出来的。

“人文性”是指某一事物或学科对人在精神滋养和个性心理健全方面造成的影响,是客体对主体个性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完美,是个性生命的完美视域里展开的认知活动,是一种精神修养。

工具,其本身就是人的思想和情感作用的产物,当其成为具象化的物质后,利用它来让更多的人能够便捷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工具是精神活动的载体,承载着精神活动后的信息,要表达的是人的思想与情感。这是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因为它是人们思想与情感借助语言(口头或书面)进行信息交流最重要的媒介。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继承、学习人类各项文明成果也少不了它,这是它的客观性。而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的语言,它们又按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律或规则组合、编排,才能进入公共交流领域。学习语文,一方面是具备语言交流的必备素养;另一方面就是学习语言交流信息的编码规律,不仅用之于破解语言承载他人的信息,还能用之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而我们现在的语文课,一篇篇课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我们通过精神产物来学习“工具性”的内容,又获得“工具性”的技能,表达精神世界里的东西。所以,语文首先是“人文性”的,而其本身是“工具性”的,但它又承载着人文的信息,要实现的又是人文的目的。这应该才是对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完满、健全的理解;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单独分析的认识,是片面的、残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开宗明义的确定。其实,“工具性”和“人文性”不仅仅是统一这么简单,更应该是水乳交融的融合,有各自的本体特征,又相互渗透。

近年来,语文学科的本体性提得比较响,在提及语文本体性的时候,往往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而有意无意间将“人文性”归为非本体性的内容。如果上面的论述是正确的,很显然,将“人文性”划为语文非本体性的内容,是生硬的、割裂的,对语文本身是有伤害的。

那作为语文分支的作文呢?以上这些问题、这些关系又该是怎样的呢?

由上面的论述可知,“工具性”是刚性的,“人文性”是柔性的。如果把语文比作一个家庭,“工具性”与“人文性”就可以看作是这个家庭的男主人与女主人——爸爸与妈妈,而作文就是这个家庭中的孩子。作文,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产物,因此它既是工具的,也是人文的。无论是语文课还是作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它们作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又各自独立的,是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应是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动态地把握、调整、处理好权重的问题,而不是一个扬抑的问题,更不是舍弃的问题。在语文课或作文课上,如果讨论要“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问题,就犹如一个家庭中,爸爸妈妈开吵了,觉得有点水火不容的样子,逼着孩子做出生命中的选择:要爸爸还是要妈妈?非此不可、只选其一的结果,在现实生活是一个破碎的家庭的出现,体现在语文或作文教学中,那就是我们要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造成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

猜你喜欢
工具性本体语文课
语文课文
眼睛是“本体”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向量的巧用
一种新型水平移动式折叠手术床
浅谈“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Care about the virtue moral education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