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背景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高管变更

2016-11-19 14:00孔文泰
金融理论探索 2016年4期
关键词:所有制董事变量

孔文泰

摘 要:本文利用2006~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教授背景独立董事对高管变更与业绩敏感性之间关系的差异。实证结果发现,教授独立董事可以增加高管在企业业绩较差的情况下变更的可能性。另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不同的目标函数,使这种关系在国有企业更为明显而在民营企业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关系在企业聘用重要大学的教授作为独立董事时仍然成立。这说明教授独立董事在不同所有制性质的环境下对于公司治理有着不同的作用。

关 键 词:独立董事;企业所有制;高管变更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517(2016)04-0031-06

Abstract: Using a data set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6 to 2014,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ependent director of professors and executive turnover in different corporate ownership.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dependent director of professors can reduce the executives turnover-performance sensitivity and this result only exists in state-owned companies.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of professo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will help people more clear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Key words: independent directors; corporate ownership; executive turnover

一、引言

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内部任职,与公司没有重要的业务和专业联系,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的董事。为了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保护小股东权益,自2001年起,证监会在中国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特别是教授独立董事能够从专家的角度为企业提出指导和建议,提高公司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水平,从而提高企业价值。教授独立董事作为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特殊群体,在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高管变更特别是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离任和继任,是公司治理内外部机制对企业权力拥有者进行重新配置的行为。高管变更与业绩之间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在公司治理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独立董事对高管变更业绩敏感度的影响,是我们认识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又一新视角。

本文搜集2006~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教授背景独立董事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教授背景独立董事对企业高管变更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差异。 本文的贡献有以下两点:第一,丰富了独立董事背景的研究内容,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独立董事是否会提高公司价值这方面,而较少涉及到高管变更这方面的研究;第二,扩展了高管变更的研究领域,本文首次将高管变更和独立董事背景联系在一起, 考察在不同所有制性质下,教授背景独立董事对高管变更的影响,从而为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认识。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有关独立董事的研究起初主要集中在董事会的独立性增加是否会提高公司价值这方面,研究表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3]。后来的研究涉及到了独立董事的背景方面,研究发现独立董事中“海归”越多,公司经营业绩越好。但独立董事的多重董事身份越多, 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则有负面影响[4]。另外,来自政府或者银行的独立董事与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5]。张慧等(2005)发现公司董事会成员的学历分布与公司绩效之间为正相关关系[6]。 郑路航(2010) 发现独立董事政治关联程度与企业的价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该正相关关系在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的上市公司中表现更为明显[7]。张爱平和凌定胜(2010)发现独立董事的平均年龄对公司绩效有正面影响,这说明了独立董事的阅历和经验对公司有着重要影响[8]。

高管变更是公司治理研究中的重要话题之一。已有文献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差,高管变更的可能性越大[9]。在此基础上,有学者从董事会构成、所有制结构、公司特征等方面对高管变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10]。在董事会构成方面,有独立董事的公司,其高管变更与业绩之间的负向关系更显著[11]。另外独立董事占比会影响高管变更,独立董事占比高的董事会更容易换掉表现差的高管[12]。从所有制结构来看,研究发现家族企业董事会因公司业绩而变更的可能性更小。另外,高管变更与公司业绩之间的负向关系在民营企业里更为显著[11]。此外,当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时,高管变更对公司业绩的敏感度更高[13]。

已有文献表明,教授背景独立董事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因为其大多在高校和研究所工作,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所以更注重个人的声誉, 并且在公司治理方面能够提出很多建议,因此有更强的能力影响公司的重大决策,从而改善公司治理。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促使公司在其业绩不良时及时更换高管。高管的更替和业绩之间的敏感度越高,说明当公司业绩表现不良时,其高管的辞退或变更的可能性越大,独立董事可以更好地发挥公司治理作用从而保护投资者。 据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有企业聘用教授独立董事可以增加高管在企业业绩较差的情况下变更的可能性。

中国高校众多, 各高校由于建立时间、所处地理位置、生源质量等原因,在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一些重要大学的教授具有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更强的科研能力,因此,重要大学的教授背景独立董事可以凭借其能力更好地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据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有企业聘用重要大学的教授独立董事可以增加高管在企业业绩较差的情况下变更的可能性。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

本文研究的样本包括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 我们从上市公司年报、各高校网站和新浪财经资料中整理了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教授背景的相关数据。教授背景是指在高校或研究所工作的教授或副教授。其他数据全部来自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回归分析中需要控制行业因素,本文采用申银万国公布的行业分类代码,将上市公司分为28个行业,并对数据进行以下处理:(1) 剔除金融类机构的上市公司;(2)剔除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3)剔除资不抵债的公司;(4)剔除ST或者PT的公司;(5)为消除离群值的影响, 对所有连续性变量进行了1%的缩尾处理。最终本文得到了前后9年共计11 957个样本观测值。

(二)相关变量说明

在本文的研究中, 我们用高管变更虚拟变量(TURNOVER)作为高管变更的指标,使用教授独立董事(ProfDmy)和重要大学的教授独立董事(ProfkeyDmy)作为教授背景独立董事的指标。根据已有文献, 本文首先控制了公司层面的基本特征,包含公司规模(SIZE)、成长性(GROWTH)、资产负债率(LEV)、盈利能力(ROA),并控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OP)、董事会规模(BOARD)和总经理职权的两职合一情况(DUALITY)这些因素。此外在模型中加入年份虚拟变量(YEAR)和行业虚拟变量(INDUSTRY),以排除因年度和行业差异对高管变更产生的影响。相关变量定义见表1。

(三)基本模型

为了验证假设1,由于被解释变量TURNOVER为虚拟变量,本文采用了probit和logit模型,加入了ProfDmy和ROA的交互项来检验拥有独立董事的公司其高管变更与业绩敏感性的关系。并且模型中加入年份虚拟变量和行业虚拟变量,以排除因年度和行业差异对高管变更产生的影响。具体如下:(1)

为了验证假设2,加入了ProfkeyDmy和ROA的交互项来检验拥有独立董事的公司其高管变更与业绩敏感性的关系。并在模型中加入年份虚拟变量和行业虚拟变量,以排除因年度和行业差异对高管变更产生的影响。模型具体如下:

四、实证结果

显示了上市公司教授背景独立董事的年度分布情况。从表中可以发现国有企业聘用教授背景的独立董事比例基本不变,而民营企业聘用教授背景的独立董事的比例在减少,另外也可以发现国有企业聘用教授独立董事的比例明显高于民营企业。

表4显示了主要变量的基本统计信息,主要包括样本数、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中位数和最大值。其中,ProfDmy的均值为0.8217,在所观测的上市公司12 914个样本中, 有10 611个样本拥有教授背景的独立董事,这表明本文关注独立董事教授背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控制变量来看,我们发现ROA的均值为0.03, 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资产收益率低且普遍收益有待提高。

表5显示了教授背景独立董事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对高管变更的影响及对高管变更业绩敏感度的影响。分别采用了probit和logit模型,(1)、(2)列为全样本,(3)、(4)列为国有企业,(5)、(6)列为民营企业。第(1)列中ROA的系数为-1.272,且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 说明高管变更受到公司业绩的影响, 业绩较差的公司高管变更的可能性更大,这与此前很多研究结果一致[14-15]。另外,ProfDmy和ROA的交互项系数为-1.479, 并且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 说明聘用教授背景独立董事的公司,可以增加其高管在公司业绩表现不良时变更的可能性。第(2)列的结果同样支持我们的假设。(3)、(4)列ProfDmy和ROA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负,而(5)、(6)列并不显著,说明这种关系只在国有企业存在,实证结果支持了假设1,即国有企业聘用教授独立董事可以增加高管在企业绩效较差情况下变更的可能性,这说明了教授背景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方面能够提出很多建议,从而更好地发挥公司治理作用并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表明公司规模越小、资产负债率越高、董事会成员越少,高管变更的可能性越大。

表6显示了重要大学的教授背景独立董事在不同所有制企业对高管变更的影响及对高管变更业绩敏感度的影响。 结果与表5相似,ProfkeyDmy和ROA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负, 这证明了假设2,即聘用重要大学教授背景独立董事的公司,可以增加在公司业绩表现不良时, 其高管变更的可能性,该实证结果表明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2006~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教授背景的独立董事对高管变更与业绩敏感性之间关系的差异。结论有以下三点:首先,教授独立董事可以增加高管在企业业绩较差的情况下变更的可能性;其次,这种关系在国有企业更为明显而在民营企业并不明显;最后,这种关系在企业聘用重要大学的教授作为独立董事时仍然成立。

本文的结论表明教授独立董事在不同所有制性质的环境下对于公司治理有着不同的作用,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企业应该聘用高校教授特别是重要大学的教授作为其独立董事,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另外,由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存在不同的目标函数,导致独立董事发挥对公司治理的作用不同,因此我国应该加快国企改革,提高企业外部治理水平。本文强调了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外部治理机制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Brickly J,Coles J and R Terry. Outside Directors and the Adoption of Poison Pill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4,(35):371-390.

[2]Peng,Mike W. Outside Directors and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5):453-471.

[3]王跃堂,赵子夜,魏晓雁. 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否影响公司绩效?[J]. 经济研究,2006(5):62-73.

[4]Norburn,David,GOGOs,YOYOs and DODOs:Company Directors and Industry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6(7):101-118.

[5]魏刚,肖泽忠,Nick Travlos,等. 独立董事背景与公司经营绩效[J]. 经济研究,2007(3):92-105.

[6]张慧,安同良.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学历分布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06(1):37-43.

[7]郑路航. 独立董事的政治关联与公司绩效[J]. 当代经济管理,2010(11):20-25.

[8]张爱平,凌定胜. 独立董事个体特质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10(3):192-196.

[9]龚玉池. 公司绩效与高层更换[J]. 经济研究,2001(10):75-82.

[10]周林洁,邱汛. 政治关联、所有制性质与高管变更[J]. 金融研究,2013(10):194-206.

[11]Kato T,Long C. CEO Turnover,Firm Performance,and 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a:Evidence from Micro data[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6(34):796-817.

[12]Hiller D,Linn S C,McColgan P. Equity Issuance,CEO Turnover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Evidence from UK[J].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2005(4):515-538.

[13]Goyal V K,Park C W. Board Leadership Structure and CEO Turnover[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2(8):49-66.

[14]Coughlan A T,Schmidt R M. Executive Compensation,Management Turnover,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5(1):43-66.

[15]Fich E M,Shivdasani A. Are Busy Boards Effective Monitor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6(2):689-724.

(责任编辑:卢艳茹;校对:龙会芳)

猜你喜欢
所有制董事变量
认真对待“外部董事召集人制度”
董事平权:消除独董履职障碍
“混改”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缺陷与改进建议
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肖亚庆:2017年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口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轻松把握变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