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参考教科书、教参,还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学生的学情分析,进行多方位的诊断和预设,必要的时候,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变动和调整,把教师的智慧与学生的学情相融合,最终不仅能有效地促使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还能不断地促使教师专业水平的渐进提升,更能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渐进提升,真正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笔者在近日参加一次市级优课评比,在不断的磨课和理论学习过程中,对执教的内容——人教版“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时做了一下微小的调整和变动,并在教师问题和情境的铺垫下,达成理想的突破,促使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以学定教、注重概念建构的渐进性
旋转的概念学生并不是太陌生,在他们的生活前概念中有一定的积累,而且学生已经学过平移和轴对称.为此,笔者就做了不少调整.最初,想借助动态的图形演示直接由教师给出,发现学生并不能吃透理解概念,其实这里我们在借助动态图形的引入过程中,无形之中犯了两大错误:(1)剥夺了学生的自我建构权利,笔者将旋转的图形以旋转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视觉的刺激下直接跳跃性的建构一个陌生的概念,以此达成强硬灌输的情况.(2)完全忽略学生已学的图形平移和轴对称的经验,忽略学生内潜的知识与技能素养,其实学生已有的概念往往会影响其后续的学习,原有的认知模式也会影响知识的建构.进行试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为此对概念导入环节进行微小的调整,最后采用先引导他们回顾图形的平移与轴对称变换,通过类比前面两种图形变换来引导学生去突破概括旋转的概念,在类比的引领下,帮助学生对“旋转概念”进行引入、调整.真正的教学智慧就体现在这些微小调整中,在探究旋转性质时就有必要先唤醒学生对前两种图形变换性质的认知,帮助学生温故图形变换性质的研究思路,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旋转的性质,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图形变换的知识结构.
二、以生为本、注重难点突破的策略性
教师如果单凭经验来教学,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对旋转角的理解是顺理成章的事,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建构“旋转”概念以后,很多学生仍然不会找旋转角,其本质是对旋转角的概念理解不到位.为此,笔者随后改进教学方式,授课前先在黑板上作一个△ABC的旋转变换,课上请学生在黑板上指出旋转角,并追问是如何找到旋转角的,在学生的自主总结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自主揭示旋转角就是对应点到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并请学生找出图中所有的旋转角,吃透旋转角的概念,为后面性质的探究及作图做一个很好的铺垫.为了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突破教学难点,笔者并没有请学生自己动手画三角形旋转,因为在画图的过程中,学生目的性不够强,而作图不够严谨,为了转移这一难点,让学生先掌握相应的方法,再通过训练将方法与技能融为一体.于是,为了更好地通过作图来更好地反映旋转的性质,笔者将白板演示和精确的几何画板相结合,利用几何画板的功能度量长度与角度来揭示旋转的性质.在教师的板演下,帮助学生逐渐了解作图的技巧,而且在教师的演练下,再次展现旋转图像的特点,又一次的一举双得.在这个环节中,笔者大胆地分析了学生的学情和可能存在的易错环节,利用现代化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几何画板进行巧妙而完美的结合,将教学中的难点一一化解,最终促使学生对难点环节的巧妙突破.
三、方法总结,注重方法积累的渗透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与生共渔,其中每节课的课堂小结就是一次非常理想的与生共渔的教学策略.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摈弃笼统、简单的知识再罗列,概念再阐述,而是通过问题的形式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表现,进行针对性的发问,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设置的问题如下:
问题1:叙述什么是旋转?(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好旋转三要素.)
问题2:旋转的性质是从哪些方面来研究的呢?有哪些性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和局部上分析,从形和数上来分析,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
问题3:到目前为止,共学习了哪些图形变换?(设计意图: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在这里,笔者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研究思路,不论是平移、轴对称或旋转,变换前后的两个图形整体全等.因图形是由点构成,所以还需研究对应点与相应图形变换要素之间的关系,平移的要素是平移的方向与距离,轴对称的要素是对称轴,旋转的要素是旋转中心、方向与旋转角.由此,学生对这些性质的认识将会再上一个台阶,形成一个更为清晰、完整而深刻的认识,同时还能切实领会数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思路,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问题3的改进,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知识在初中阶段的地位.它是继平移、轴对称之后的又一种图形的全等变换,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旋转的学习,学生将更加系统地认识图形变换,同时其也是后继学习圆的重要基础.
课堂策略中的变动虽然很微小,但是这些变动都是教师基于学生学习和教材的充分分析而实现的,科学合理的变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还能大大分解教学的难点,有力地促使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突破,促使学生在思维的实践下,达成实实在在的建构,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渐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