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涛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效开展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并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英语;小组合作;合作精神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
我国很多地区目前依然是采用大班制式的教学形式。那么让每位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并且有所收获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在英语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方式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意识,是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大胆改革和有益尝试。
二、如何合理分组
学习小组的组成应按照就近原则,前后四人为一组为宜。各组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责任心和性格特点搭配分组,每组一个优秀学生为A,一个学习薄弱的学生为D,两个中等生为B和C,同桌是AD,BC搭配。A是分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可让小组成员民主选举,老师审核认定。A不但要智力好,英语基础好,而且要有责任心强、乐于助人。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A,对他们严格要求,督促他们积极有序地带领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同时要特别关注每组的后进生学习,倾听他们的声音,防止其掉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摸索调整组合,因为这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如何有效实施
1.课前合作预习。预习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大幅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我在教学初中八年级上Unit One Section B 2d Reading 部分时,学生第一次接触篇幅较长的文章,我先把要预习的材料发给每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由A同学组织预习。每个组员分工合作。實践证明,让学生开展合作预习,不仅提高了上课的效率,还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
2.课中合作学习。在导入环节后出示一些图片、实物和提示词等,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小组间展开竞赛,看看哪组对话编得又快又好。在“练习(Practice)”阶段,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看图、看物问答,模仿对话,表演课文对话等等,穿插“对练”或“组练”方式,教师巡视监听,对有困难的组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充当“助手(helper)”或“引导者(guide)”的作用。让学生在展示中获取成功的喜悦。
3.课后合作复习。课后复习可以让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所以为了让学生及时消化当天所学的新词、新句,复习操练是必需的。但是常规化的要求根本无法激起学生复习的热情,所以小组合作复习是个可取的办法。让各个小组合作编对话。然后分角色扮演,不仅能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帮学生复习旧知识。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新目标八下Unit 9 Section A 2c 部分时,展示了本地的一些名胜古迹的图片,让学生编写对话,下节课展示,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四、如何有效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指导性和针对性。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和参与程度,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动有趣的激励。比如,在教学中,我们通常会有每周一次的班级小组“量化”考核,每周评出表现“最活跃”“最有创意”和“最佳进步”小组奖等几个奖项,给他们“加星”并且赠送小礼物,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合作
精神。
五、总结与反思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也遇到不同的问题:
1.由于课时紧,内容多,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不能落实到位。学生编对话合作学习机会不多。
2.有时候小组讨论表面看起来气氛很热烈,但实际有效性不强,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3.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小组合作中,A、B、C、D组员间要经常进行轮换角色。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A逐渐成了各组的“代言人”,而其他组员成了忠实的“听众”。
4.在评价时,许多教师只重视对小组的整体评价而忽视了对小组成员个体的评价,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广大英语教师继续去探索和研究,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承锋.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吴本虎.英语学习策略[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