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龙
摘 要: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为研究对象,就其实践策略进行分析,助力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并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期通过努力,找到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个体差异性;课堂教学;以学定教
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一关键年龄段实施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深入学习奠定扎实、稳固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分析能力以及探究创新能力。
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把握教学进度及难易度
小学生处于相对特殊的年龄阶段,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尚不够成熟,而且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也不尽相同。数学教师应该学会与学生做朋友,学会与学生谈心,同时也可以与班主任进行定期沟通、交流,了解班级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如接受能力的差异、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程度的差异、数学学习基础水平的差异、习惯性思维方式的差异等等,并基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进行科学的教学任务规划和教学目标制订。对于一些较抽象、较难理解的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分配,适当放缓教学进度,例如“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等;对于一些零散、简单的知识点进行相对集中、统一讲解,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大有裨益,例如“千克和克”“了解千米”等课程内容。
二、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
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巧妙应用数学定理和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样,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集贴近生活的新鲜素材作为范例讲解。这样不但丰富、拓展了课程内容,而且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实践价值。
例如,在“年、月、日”一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生活化,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将学生有机地分成5个学习小组,给每个学习小组分发一本“台历”,给学生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小组探讨式学习,思考:“每个月的天数是相同的吗?”“季度和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有的月份只有29天而有的月份有31天呢?”等等,小组学习成员通过对“台历”的研究学习,对教师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和分析。
三、开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儿童认知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相关研究理论表明,小学生处于认识和学习事物的初始时期,学习过程表现为明显的不稳定性和兴趣化。换言之,小学生对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较为反感和排斥,对多样化、灵动的教学模式却非常感兴趣。实践表明,在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中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反思、总结,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对称、平移和旋转”一知识点的讲授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教师通过教学视频的播放为学生呈现一些生活中图形“平移”和“旋转”的实例,让学生置身于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体会和感悟这些空间变化形式,通过表现意象的建立对“对称、平移和旋转”产生深层次的理解和内化。学生在妙趣横生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学习,也有效增强了对数学学科的热爱。
四、重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建立以学定教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实践的发展水平有着调节、激励和引导的重要作用。致力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理念的贯彻和落实,与之相关的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也尤为重要。对教学活动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将数学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应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方面。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对各小组成员的划分,应该基于对学生各方面情况的了解,如学生的协作配合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尽量保证各小组能力均衡,并使各小组成员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优势和特长。
其次,教学评价的主体应该为教师,但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将学生的客观学习感受和课堂教学的心理体验作为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依据,使教师通过学生的教学评价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及时更正、提高和完善。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学生为根本。“以学定教”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素质教育观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职业认知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数学教师应学会根据学生的“学”来调整、改进、创新“教”的水平和实效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效能感。
参考文献:
[1]李芬.小学数学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尝试[J].中国培训,2015(8).
[2]邵建刚.以学定教:让学习真正发生[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12).
[3]叶浩.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实施策略例谈[J].考试周刊,2015(94).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