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班主任的地位尤其重要,其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与教育者,还是小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领路人。为了发挥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主要阐述了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关键词:教育方式;班主任;偏激心理;渗透教育
众所周知,做任何事都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与策略,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更不能松懈。作为班主任,我觉得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找到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小学生,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态度决定一切,良好的态度能使学生乐于与教师交流分享,因此,我觉得只有将方法与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即方法+态度=效果。
一、正确引导,规范学生言行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他们的生活阅历不足,对事情的看法也不全面,基本上是凭着自己的好恶来决定的,若是班主任不能及时地给予引导,极有可能造成学生的偏激心理,因此,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规范学生的言行,让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由于小学生好动、爱打闹,学生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纠纷,虽然这些事情在我们看来不重要,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这些事情看得很重,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学生的小纠纷不能应付了事,而要进行换位思考,进行客观、公正的处理,体会学生的心理活动,以便于在不伤害学生的前提下,完美地解决问题。并且教师要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言行,让学生懂得相互尊重,从而能够和睦相处。另外,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对学生适时地进行渗透教育,让学生明白要团结同学,互相帮助,这不仅是口号,也是良好的品质。
二、以身作则,用品格影响学生
对于纯洁得如一张白纸、好奇心强、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榜样对于他们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班主任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都应该起到表率的作用。班主任的举止在无形中能够影响孩子的言行,所以班主任要身体力行。如教师可以自觉地摆正教室里的课桌椅、捡起垃圾等,而不是指使学生去干这些。在班级大扫除时,班主任虽然是班级的领导者与策划者,但是不代表他有权利随意指挥学生。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班主任要与学生一起积极打扫,对于学生做不好的事情,如,擦玻璃等危险的事情,班主任还要主动帮助学生,这些小事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从而有助于学生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品格,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乐观地成长。
三、真心感人,真诚与学生沟通
小学生是敏感而善变的,但是以心换心这种交友方式永远都适用。因此,班主任要用真心感动学生,真诚地与学生沟通,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只有与学生成为朋友,才能够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与情感,从而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我曾经教过一个学习成绩好但是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她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在课堂上她几乎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有时候我要提问的时候,她就不自觉地把头低下去,等找了别的学生回答,她才恢复正常的学习状态。我很费解,于是找她聊了聊,给她讲了我小时候上学的事,告诉她即使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答错了,老师和学生也不会嘲笑她的。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谈,她在之后的课堂学习中变得积极了,也慢慢敢于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经过这次事件,我深刻认识到了班主任对学生的重要意义,也知道了只有用心与学生交流,真诚地与他们沟通,才能让学生有真正的改变。
四、多与家长沟通,加强家校共育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只是一个方面,家长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作为班主任,我觉得要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就要联合起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力量,共同监督孩子的成长。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地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或是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与学生家长沟通,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重视起来,而不是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在与家长沟通时,要保持良好的态度,采取合适的沟通方式,对于那些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以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表现稍差的学生,班主任不能只是一味地贬低,而要客观地评价这件事情,并主动承认自己的失职,使家长能够意识到孩子的错误,感受到班主任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从而与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担,时时督促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总之,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可忽视。为了促进学生品德与素质的提升,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班主任要时刻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并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指导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蒋园园.中小学教师领导者角色的有效性:实践改善与资源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2]李伟胜.“班主任制”的多种探索:深层因素与发展趋势[J].中小学管理,2012(10).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