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王鑫
摘 要 剖析大学英语教学现存问题,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分析中职升本、高职升本和高中升本三类起点学生特点,研究构建多层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授课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旨在实现分类培养,提高应用型人才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外语实践能力。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089-03
1 前言
随着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专业化和多元化,迫切需要基础夯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指出,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政府及高校应积极探索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提高高校办学质量[1]。同时,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求,高校应注重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程,正历经由语言通识课程演变为工具性课程,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就业已成为其主要教学目标[2]。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强调英语的交际功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式的实践性。文章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应教育部鲁昕副部长的指示,注重对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努力将其建设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试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现有中职升本、高职升本、高中升本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生源特点制定多层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培养应用技术技能型外语人才的关键,也是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大学英语教学现存问题
教学观念滞后 当前诸多高校仍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首要标准,将过级率作为衡量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其教学应试化严重,忽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未能为实现大学阶段人才培养目标服务[3]。
授课方式落后 国内大学英语普遍采用大班教学,教师为课堂主体,以语法和翻译讲解为主,大量习题为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做笔记,学习的激情和兴趣迅速消失。高校不够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未能扩展学生学习空间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未能及时将学生习得的语言知识内化为语言应用能力,未能将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专业能力及职业能力结合[4]。
大学英语课程性质单一 国内高校普遍开设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主要为新视野教材系列以及新编大学英语系列,均属于通用英语的范畴,单一的课程性质难以满足学生不同语言水平和能力发展需要。
3 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分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有中职升本、高职升本、高中升本三类生源,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且各具特色。中职升本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语言应用能力差、英语学习兴趣低、无合适的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效率低、缺乏自信心 [5]。高职升本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差异明显:部分学生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具备一定程度的读写能力;部分学生英语水平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偏低、学习主动性不够,学生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忽略英语听说的训练,导致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佳。随着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全面开展,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高中升本学生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虽然掌握了高考词汇,但很难读懂英文原著和应用型英语题材,多数学生还不能进行英语交际[6],对大学英语认识不充分,不重视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4 创建多层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构建多层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学者文秋芳指出,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能扩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提高综合素养,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能帮助学生运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及培养学生学术素养,但EGP和ESP都强调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两者应当相互融通。因此,科学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因材施教,合理设置EGP和ESP课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建立科学的多层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培养,建立一套完整的多层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语言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效结合,使其相互依存、互相补充,实现大学英语不间断教学。
文章根据教学内容和难度,将EGP分为四个等级(EGP1、EGP2、EGP3、EGP4),各个等级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为兼顾大学英语人文性和工具性目标,根据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在EGP之后开设ESP,并根据教学内容和难度将ESP分为三个等级(ESP1、ESP2、ESP3),各个等级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由于中职升本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应通过EGP的学习培养英语综合能力。学生在第一、二学期修EGP1相关课程;在第三、四学期修EGP2相关课程,使其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后四个学期进行ESP1的教学,学习专业英语知识。
高职升本的学生虽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英语整体水平不高,需加强其综合能力的培养。由于高职升本学生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习时长为两年(第五学期至第八学期),可在第五学期开设EGP2,第六学期开设EGP3,加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第七、八学期开设ESP1,继续为期一年的专业英语的学习。
高中升本的学生在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后经过高考升入本科,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因此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可开设EGP3,第二学期开设EGP4,扩充词汇量、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为专业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在第三、四学期开设ESP1,第五、六学期开设ESP2,第七、八学期开设ESP3,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侧重点,逐步培养专业英语的阅读、写作、翻译水平。
多层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通过EGP1的学习,学生需掌握约1400个词汇量;能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简单描述课文及背景知识,能听懂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英语有声材料;能简要讲述与本学段难度相当的故事,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和角色扮演活动;能读懂内容简单的书信、通知、说明等应用性文字材料,能借助工具书理解与课文难度相当的文字材料;能用英文清楚地书写,能明确大小写、词距,正确规范使用标点;能根据图片进行简单描述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EGP2的学习,学生能掌握约3000个词汇量;能基本听懂发音清晰、语速适中的日常英语对话;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课堂交际,并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英文材料,能理解实用简短的材料,如邮件、信函、合同等;能根据要求写出80词左右的命题作文,能仿写和填写简单的英语应用文,如简历、信函、通知等,词句基本无误,格式正确;能借助工具书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英文翻译成中文,基本达意、通顺。
通过EGP3的学习,学生能掌握约4300个词汇量;能听懂日常对话及语速适中的音频;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进行交流,能就某一主题讨论发言,能较清楚地表达思想,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理解一般性题材的英语材料如报刊,能对篇幅较长的文章进行略读和寻读,能读懂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的应用型文体材料;能在规定时间内,运用一定的写作技能,完成难度中等的写作任务,并用词恰当、语意连贯、内容基本完整、中心基本明确;能借助工具书对题材熟悉的材料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正确。
通过EGP4的学习,学生能掌握约5500个词汇量;能听懂英语对话和一般题材的英文讲座;能较流利地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能较自如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基本读懂英文杂志上一般题材的文章,能在长篇阅读中筛选所需信息;能用文字就一般题材表达观点,能在规定时间内写出结构较完整、观点较明确、条理较清晰的短文;能借助工具书翻译英语报刊上文章,能英译关于中国国情和文化的文章,基本无错译,语言表达正确,译文基本顺畅。
ESP1主要教授专业词汇学习、专业句型分析、专业文献阅读等,注重学生专业英语基础能力培养,依托专业内容实现英语学习。通过ESP1的学习,学生借助工具书基本能读懂相关行业产品说明书。
ESP2指经过ESP1学习之后,教师敦促学生自学专业英文原著教材,教师用中文讲解原著教材中的专业知识,侧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兼顾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文献阅读、翻译及写作能力。通过ESP2的学习,学生能阅读相关行业产品说明书;基本能写出所学专业论文的英文摘要;能借助工具书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
ESP3指经过ESP1和ESP2学习后,具备一定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基础,教师使用英语教材,双语教学。通过ESP3的学习,学生能听懂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专业英语讲座;能较为流利地就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和讨论;基本能写出所学专业小论文;能借助工具书翻译所学专业英语文献与资料,以及相关行业产品说明书。
建立多层次大学英语授课模式 由于不同起点学生英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授课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及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形成多层次的大学英语授课模式。
根据中职升本学生特点,组织教师编写针对中职升本学生的教材,包括常见会话500句,短文60篇,涵盖单词约3000个。教学过程中应组织多类教学活动,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动机。教学过程中以模仿学习为主,可通过模仿录音、电影独白的方式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引导学生背诵简单的课文段落,以及经典电影台词和歌词等,对其进行单词排序、单词填空、句子听写、句子默写等,让学生逐步熟悉英语语序、单词拼写、组词成句。可组织单词听写比赛、课文朗诵比赛、课文背诵比赛、英语配音比赛、英语歌曲比赛等,并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以赛促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根据高职升本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差异明显的特点进行分组教学。按照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分组建立学习圈,A类指对知识点完全掌握的学生,B类指对知识点似懂非懂的学生,C类指对知识点完全不懂的学生。每个组都应当包括A、B、C三类学生,建立互助学习圈,建立师生协作课堂。教师可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以任务为驱动,以情境为依托,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资料查询、整理、成果展示,并分组展开竞争激活课堂,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增强对教学的反拔作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协作能力。
根据高中升本学生特点,可实施翻转课堂下的主题式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制作微课讲解知识点并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课下观看教学视频并记录疑难点,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疑难点和进行任务展示。教师根据教学主题布置课下任务,引领学生以个体或团队的形式通过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了解和学习相关的音频、视频和文字材料,最后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加工处理后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及时进行反馈评价。翻转课堂下的主题式教学能提高课堂效率,深化教学内容,增强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此外,积极倡导建立和完善第二课堂,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延伸和扩展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全校学生英语能力发展。建设囊括大量英语学习资料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丰富英语学习资料;定期举办英语沙龙,提高学生英语交流能力;成立英语爱好者协会,交流英语学习经验和体会;建立英语广播电台,定期播放英语美文或是英文原著欣赏,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设立英语读书社,通过分享读书心得,增强文化内涵;举行英语书写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作文大赛、英语歌曲大赛、英语辩论赛、专业英语词汇比赛、专业英语翻译比赛、专业英语应用比赛等,扩展学生英语学习途径,促进学生英语学习。
构建多元化大学英语评价体系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多层次大学英语教学亟待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化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反拔作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多元化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多元评价主体。师生为教学过程的主体,理应都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强调师生协作,形成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多元评价主体,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及公正性。
二是多元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应当包括对学生课内表现和课外活动的评价、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评价。课内活动评价针对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堂展示的深度和难度;课外活动评价针对学生课后任务完成情况及参与各类学习活动情况。自主学习评价针对学生网络平台学习的时间、次数、自测成绩;合作学习针对学生对教师安排的合作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三是多元评价标准。由于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特质,不能用单一的评价标准评价所有学生,应当结合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多元评价标准重在强调评价学生学习的纵向发展情况,可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定期检查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进步情况等,结合教学目标制定多元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多元评价方式。将多种评价形式引入评价方式中,除考试之外,如学习成果展示、读书报告撰写、微电影录制、情景剧表演、英语访谈、专业英语学习汇报、与专业结合的成果展示等,以多种评价方式从多方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情况。
5 结语
综上,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分析其中职升本、高职升本、高中升本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建立基于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求,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强调学以致用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连续性和延伸性。
参考文献
[1]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EB/OL].http://
www.gov.cn/gzdt/2013-05/22/content_2408927.htm.
[2]蔡基刚.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9-14.
[3]张珊珊.对大学阶段英语教学内容改革的一点探讨[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1):55-58.
[4]郭应可.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32):106-107.
[5]陈颖.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2.
[6]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
2013(6):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