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立辉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彻底摒弃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发散思维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发散思维;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灵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唯有创新,方能取胜。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已经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中,笔者立足于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提出学生发散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可行性分析
1.高中阶段学生思维已经趋于成熟
较之初中阶段心理和生理的普遍不稳定状态,高中生的各个方面已趋于成熟和稳定。主要也体现在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完善上。有了初中阶段智力、知识以及生活经验的一定积累,同时高中生对问题已有了一定的敏感度,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思维也已初步体现出了流畅性和灵活性,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高中生在学习中也逐渐克服初中阶段的依赖性,养成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高中阶段是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的最好时机。如果在高中阶段能系统而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将会对学生整个人生的智力、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2.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先天优势
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就是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辩证思维的能力。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编排上也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高中哲学常识课在能力目标方面,首先要求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可以说,在哲学中每一项理论知识的叙述都是某一思维过程的体现,都试图对学生进行某一思维能力的教育。在具体章节上有专门讲述“注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特别强调注意运用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利用教材,在讲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自觉地提高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创造力。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1.营造氛围
对于学生而言,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学校环境、课堂环境等。而发散思维的培养同样需要一个适合它生长的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适宜学生发散思维培养的课堂氛围。
首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当下,有很多学生对课本知识记忆的很好,但却提不出问题,这其实就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单纯记忆的层面,并没有深刻的理解概念、原理背后的内涵。那么就更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同一个知识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发散思维的过程。其次,要包容学生的错误。由于高中生各方面还不够成熟,也不能避免有些调皮的学生想通过一些“奇怪”的问题来刁难教师。但身为教师,应该具备从问题、错误中发现学生可塑性的洞察力。尽管我并不认为错误的尝试等同于创新,但我们都知道,如果你不打算做错误的尝试,你永远不会创造出新东西。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对学生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要懂得包容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2.激发动机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要在发散思维的课堂氛围中通过教师的外部动机来激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内在动机。只有激发学生面对问题采取发散思维方式的动机,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那么教师该怎样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动机呢?最好的途径就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好奇心是一个人学习新事物、新知识的最好动力。教师可以通过时事、典故、名人名言以及幽默诙谐的授课方式来引起学生对发散思维的好奇,比如可以通过同一个话题,展示出不同行业的人都是如何看待的。或者一个思想的提出者,在不同阶段看法上的不同。从横向和纵向上展示出思维多样性的美好。让学生更近一步看到同一问题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案,而且每个方案都有它们自身的优势。从实践再回归到学习中,学生就愿意尝试发散思维的运用,一旦产生了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引导就变得事半功倍了。
3.课堂提问
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枯燥,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或者将知识全盘托出,那么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也会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已经注意到了问题的重要性,在课程开始之前也会采用问题式引导,但大多使用的还是叙述性提问、说理性提问或者判断性提问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是无法拓展的。换句话说,学生是在按照教师潜在的思路进行思考,并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思维上的能动性。相比之下,教师应该采用发散型的设问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
4.打破思维定势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本着更长远的人才计划来实施教育,而作为高中这个关键阶段的教师们更应该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在教学过程中,勇于打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解决问题更多样化,更有独创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才能激发学生寻找新方法。
总之,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是在进行单纯知识的灌输与技术的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创新思维的训练,那么我们只能教育出头脑僵化,缺乏应变能力的庸才。如今,素质教育的深入为我们提高了很好的契机,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應深刻的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为了我们更好的未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高道才.广义创新学[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127
[2]金吾伦.创新理论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60